▲
2021年4月13日《新闻联播》视频截图
4
月12日至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国家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鼓励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19年5月30日,山海成长营基于观察和调研,就敏锐设问:
3亿蓝领的需求谁来满足?
其中
,
针对
蓝领人群的职业技能培训
不仅能改变其
命运,也能提升社会效率和稳定性。
2019年12月17日,我们专门探讨
3亿蓝领的教育蓝海
,并且给出创业建议。
2020年2月25日,《
李志刚:
2020年后,新经济巨头将在这些领域诞生
》发布,在教育板块,我们认为职业教育是未来最有潜力诞生百亿级公司的教育方向。
2020年12月2日,我们再次鲜明提出:
职业教育有机会诞生百亿美元公司
。这是我们基于长期对职业教育趋势研究的结果。
今
天再次和大家分享,欢迎职业教育领域CEO与我们交流联系。
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明两年高职院校将继续扩招200万人,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结合这几年来政府在职业教育上投入的力度,以及中考分流的情况,职业教育在中国的重要性与前景更加凸显出来。
从宏观来看,中国人口结构、产业结构都在发生变化,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汇集。
我们预计未来三大产业从业人口比例分别是
10%
、
20%
、
70%
。
农业的变革、制造业的升级、服务业的兴盛,正在催生各种各样新需求,进而需
要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新型职业从业人员。
而从现有教育产出来看,因为高等教育扩招,2019年以前
,中国本科招生人数一直领先于专科招生人数,但相对应的白领职位需求没有同比例增长。
相反的,职业教育产出规模是不能满足现有蓝领人口需求的。
除此之外,很多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也与现有产业发展脱节。
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还需要在岗位上重新学习。
职业教育是大部分劳动力的上游源头,市场足够广阔。
优质的职业教育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顺利进行的基础。
这个领域值得创业者关注、深耕,肯定会出现若干家百亿美元公司。
1
核心:提高收入和就业率
职业教育要做大做强,最核心的是解决就业和收入问题。
如果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者收入水平偏低,学校口碑差,招生就会越来越难,最后只能倒闭。
若要毕业后就业易、收入高,必然要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前提是,看懂中国经济
产业趋
势
,能够准确预判,培养的专业人才在两三年后一定是企业有大量需求的。
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使得从业者必须从职业理念、知识和技术上进行全面升级。
比如农业。不能再看天吃饭,从业人员需要足够的科学种养殖技术。而未来,种植实现机械化、智能化,对农机操作、维修技术人员的需求会逐渐增加。在农村,无人机植保催生的飞手、无人机维修技工就是新的需求。
再比如制造业。
工厂的智能化,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关机械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等人才会变得抢手起来。
这类中高级产业工人,就是未来的新型蓝领。
又比如服务业。烯牛数据显示,仅照顾老人的护工就急需200万人
(来源:人社部《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
。服务业里的家政护工需求不仅在扩大,还在升级。2020年就有新闻是,硕士毕业后做家政,除了做饭还可以辅导孩子学习。
教研
是职业教育结构的核心。选择切入领域后,必须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研发课程,确保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操作。
我们曾预测
K12
教育未来技术和老师比例是
7:3
。
但职业教育不一样,线上培训难度很大,因为学生必须经历实操才能真正上手。
因此,职业教育需要更多的线下师资力量。
考虑到产业细分领域众多,教师的服务是非标的,因此教师队伍的培训、扩大不可能快速规模化,大量的教师团队也考验管理能力,这些都需要时间来打磨、成长。
2
模式:自营+加盟
现在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做得不太好,主要是双方难以达成一致。
企业是需求方,希望通过合作项目招收足够人才。
学生本人也迫切期望,学习的技能与现实接轨,是产业所需的。
但是,对传统职业教育学校来说,可能改变的动力不够,学校考核就业率形式重于实质;也有可能实力不够,难以针对产业变化快速更新教学内容。
这恰好是新入场的创业公司存在的价值:
连接企业招人和学生就业的需求。
新入场的时候,建议创业公司先自建学校试水,打磨出成型的标准体系。
国家政策在支持发展品牌化、连锁化的民办教育集团,所以民办学校的机会是有的。
但是,如果学校全自营的话,会严重限制扩张速度,也会受限于学校这一形式。
所以,采取自营
+
加盟的模式,更适合创业公司。与
其他职业院校进行合作办学,在需求和方向上达成共识,生源由合作学校负责,这样可以解决获客问题。
不过,创业公司需拥有一定比例的所有权,牢牢控制教研质量,整合资源连接企校。
仅仅是连接企校、解决就业问题,还不够。
传统的职业教育学校就是简单的培训公司,和学生的链接比较浅。
入学时收取培训费,结业后学生就和学校没有关系了。
未来,职业教育创业公司应该
和学生创建更深层的链接,为学生提供职业道路持续上升的空间和帮助。
这就涉及到「
李志刚四杀」
里的「
重公司」
理念,要做重服务,才能产生重度链接,持续获得收益,而不只是一锤子买卖。
3
对创业者的建议
第一,创业者需要有一定的产业背景。
这和
K12教育不一样,职业教育核心在职业两字,培养目的非常明确,创业者可能需要先有产业背景,再谈教育。
第二,
创业者需要抬头看世界。
有产业背景是优势,但有时候可能扎入产业过深,视野不够开阔,导致对产业趋势的判断有偏差,或者最终做成一家小培训公司。
第三,创业者需要摸索出极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因为需要标准化管理一大批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很强的老师,同时还要管理数以万计的学生,与他们建立情感链接,给他们提供服务。
不过,这个行业产出很慢,需要耐心打磨教研内容、打磨模型、培养学生、积累口碑。
这不是一个赚快钱的行业,但它是利国利民的行业。
所以,最重要的事是,创业者需要对这个行业抱以敬畏之心,抱以强烈的使命感,有足够的耐心来创造长期价值。
(李志刚:山海成长营创办人、新经济100人创始人兼CEO,著有《创京东》和《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在美团、拼多多A轮时,就发现、判断并帮助他们成长。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