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社会创富能力引世界瞩目,如此同时,艺术品收藏作为一种投资渠道,逐渐被社会所认可与倚重。
△ 2017年中国艺术拍品TOP10
如今,中国书画成为各大拍场主力已是不争的事实,动辄上亿的价格似乎让许多普通人望而却步,然而……
就在四、五十年前,如北京几个重要画家,像李可染、吴作人、蒋兆和,当时收购价都只有几块钱一平尺。李可染在1964年时
卖给荣宝斋四张山水
卖了350元,一平尺折合10多块钱。
李可染高兴的说,我的画超过我老师的收购价,齐白石才卖10块钱一尺
。
而就在2015年,中国嘉德秋拍,李可染代表作《万山红遍》以加佣金
1.84亿元
成交,据说,这幅画他卖给荣宝斋的时候,卖了
80元
。
如果说四五十年前的例子还显得有些“遥远”,那么咱们再举个近一点的例子,就在1990年前后,张大千的作品开价1万人民币,没有人要。
后来,他的画大部分被台湾画商买去,画商又再转卖台湾投资商,比如林百里就买了很多张大千的画。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算算资产增值了多少倍?
2016年,嘉德秋拍上,张大千《巨然晴峰图》的成交价为1.035亿元。
林百里是投资收藏的成功典范,其关键是在早年没有人要的时候就
先人一步
,而且
挑选精品
买。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60年代,“一片红”只有8分一枚,80年代,“80猴票”只有8分一枚,现在呢?
90年代,书法名家如弘一法师的作品对联大约一千元,同时期的明清官窑也不过一、两千元,现在呢?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国人在艺术市场有所“断层”,对艺术品认知还在初级阶段,如今,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国人对艺术市场及艺术品认知的提高,艺术市场正在回归应有的正统价位。
无数的先例告诉我们,
在少有人关注的时候选精品买进
,这才是明智之举。
抓住艺术收藏的最佳时机之外,关于艺术品的选择也有门道。
艺术收藏界有句话说,投资传统艺术是投资过去,投资当代艺术是投资未来。
仍是以书画为例,古代和近现代书画作品价格一路攀升,一般都被各大博物馆和专业藏家所收藏,而现当代画家的作品,未来往往会有更大的空间。
已被市场关注但还未得到充分开发的优秀书画家的作品,以及已形成了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艺术家作品都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尤其选择某位艺术家的代表作,日后往往也会有更大的回报。
最后,对于初步涉入字画投资行业的爱好者来说,如果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不妨
选择专业的艺术机构合作
,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权益得到最大保障,还可以得到不少一手信息和增值服务。
献礼祖国七十华诞,
传承不朽中国精神。
以工艺美术形式,
见证新中国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