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是教育部主办的以教育新闻为主的全国性日报,是中国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级教育新闻媒体。教师自己的报纸,学生喜爱的报纸,教育部门离不开的报纸。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教育报

寒假里学生最容易拉开六个差距,开学后再看就晚了! | 深呼吸

中国教育报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2-06 08:40

正文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寒假,虽说是孩子放松玩乐的时期,但同时也是孩子进步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寒假,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长得足够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也可以让孩子养成一个坏习惯。短得也足够让自家孩子与别家孩子拉开各种差距。


趁着还没过去,快把这些容易拉开差距的“破绽”给补上吧!


寒假怎么拉开孩子的距离?

培养好习惯:拉开孩子学习差距


太多的孩子在寒假养成这样的习惯:注意力不集中,生活作息不规律,做事马虎等。大都是因为这段时间,由于家长的忽视,导致孩子的习惯变差。


假期是培养学习习惯的最好时期,其重要性要远超于多学几章新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假期应该养成的几种习惯。

阅读的习惯

很多问题都能用阅读治愈。而且阅读量对于作文写作的作用毋庸赘述,而假期是大量阅读的最佳时期。


建议:

①记下书名、作者;

②学会教孩子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学会浏览、略读、精读等读书方法。

③利用多种渠道扩展自己的阅读量。

④采摘生字、新词及佳句。对于每本书,要懂得摘记重要的信息,以备后面写作用。

⑤写读后感记录重要人物和主要内容;

⑥习惯阅读思考,注重情感表达。在丰富的积累之上,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语感能力。

⑦学会自己选择课外阅读书籍、月报。不断地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文学一类的书籍,有利于孩子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复习的习惯

复习,永远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事情。懂得复习,能及时补差补缺。这段时间,把上学前的内容重点再复习一遍。拉开的,不单单是那几分几十分的距离,更是扎实的根基。


建议:

1.复习要及时。复习时,重点要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学会新的解题思路。

2.复习时,学会建立知识架构。复习一节时就建立一节的知识架构,复习完一章,这章的架构、重点自然也就清晰了。


及时纠正错题

给孩子一个专用的“错题本”,鼓励孩子在做错题时将题目写进本子,然后按正确的方法重做一遍后,分析错误原因。以后反复看,就能避开做错题的思维失误。


方便以后再归纳、整理,然后找一些同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来研究解题方法和技巧等。这对巩固知识、提高成绩非常有帮助。


学会使用工具书

对于初中生来说,最主要的是学会查汉语或中文字典。要有运用部首、音序等查字法迅速、准确地从字典中查出生字词的能力,还要有联系上下文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义项解释词语的能力。要具备这样能力,就必须要求学生勤查字典,并进而养成习惯。


提高作业质量

做作业的要求是看清题,抄准题,理清思路,一次做对,认真检查。家长在检查作业后,发现错误,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哪儿错了,而应让孩子自己再仔细检查。


孩子平时在学校如果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寒假期间,家长要监督孩子保持;如果孩子学习习惯一直都不好,家长一定要抓住寒假这个时间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巧用补习班:能拉开孩子学习效果差距


孩子放寒假,并不一定会闲着。很多爸妈平时工作忙,假期也一样。也有很多孩子,会利用这段时间,补差补缺。所以,找补习班是不错的选择。


但家长不要以为把孩子丢给补习班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样孩子即使去了补习班也难以有所收获。


①选择补习班前,家长要与孩子协商,如果硬逼孩子只会适得其反。


②家长要帮孩子分析成绩差的原因再选补习班,如有些孩子是因为知识点掌握不够,有些孩子则是学习方法不对,而还有孩子纯粹是因为态度不端正。总之,要搞清楚自家孩子状况,没方法的找方法、态度不正的掰态度,勿将时间浪费在不需要的补习上。


③选辅导班要谨慎看待宣传,不能轻信“签约保分”,要了解机构的资源、环境、师资等,尽量选择人少的补习班和专业负责的老师,不让补习班变成“托管班”。


总而言之,想通过假期补习来提高孩子成绩的家长注意了:假期补习班选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学习效果!


至于兴趣班,最好是一项长期规划,家长对孩子要有长期锻炼并形成特长的长期打算,因此一开始就要找到合适辅导班,以后就不用每年都烦神了。

家务:帮助孩子拉开动手、认知能力的差距,拉大责任心的差距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寒假中,孩子走出学校,有更多时间、精力与日常生活打交道,父母大可利用这个机会给孩子上上“生活课”,将每天的各项活动转变成一次学习的体验。


比如,生活中(不仅限在假期)


3-4岁:自己穿衣服,更好地使用马桶、更仔细地刷牙;自己收拾整理玩具和书籍;喂养宠物;睡前帮妈妈铺床。


4-5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自己铺床;准备餐桌;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和爸妈一起卖东西购物。


5-6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帮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工具、书本和要穿的衣服,鞋子等;归纳整理衣物,收拾房间。


6-7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和客厅;会使用家里的电器,洗衣机等。


7-12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倒垃圾等


13岁以上: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换灯泡;熟练掌握家里各种器具,并能安全使用。清理冰箱,厨具等,自己能做饭;能独立购物,卖东西。


如果孩子从小就好吃懒做、不爱劳动,长大了必然不能吃苦,独立自谋能力差,工作成就也平平。

因此,利用假期,好好教会孩子做家务,进行早期的劳动训练,孩子动手能力强,认知力就强,责任感也会伴随而来。

利用旅游:拉开孩子统筹规划能力的差距


寒假伊始,不少父母会选择这段时间带孩子出去旅游。但是,一切似乎只是看看山水和风景,孩子真的能长见识吗?想要孩子从旅游中认知更多、收获更多,就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


1、旅游景点攻略的了解。有条件的孩子,可以网上查询路线,分析对比,做好路线规划。旅行途中,当个小导游。


2、旅游预算的计划。其中包括交通费、食宿费、各类门票费用等。孩子可以查询网络,利用现在的信息时代,提前做好功课。


3、旅游途中必备的清单。可以教由孩子负责整理,甚至打包、归纳。


4、旅游目的地的简单认知了解。旅游前,可以鼓励孩子先了解这个地方的特色,历史,文化等。旅游途中,可以跟父母讲解,介绍等。

...

能初步做完以上4项的孩子,基本上,下次旅游就熟懂攻略了。相信,让孩子这样的调查,计划,加实践,你的孩子比别的孩子会更有统筹规划的能力。


更细节的建议还有:

先通过网上各类旅游网站信息来选择旅游目的地值得玩的几个景点,然后根据游玩这些景点需要的时间和当地的天气来预算玩的天数;


再根据天数来预订住的酒店,当然,酒店也要货比三家再预订;

接着每个景点之间的交通怎么安排比较合理,交通费要支出多少,每个景点门票是多少;


每天吃饭怎么解决,大概要有多少花费等等。


如果孩子能做到这些,有没有发现孩子的独立思考、搜索筛选、逻辑思维、提升自理能力、加强适应能力、磨练意志力等,比任何的说教都有效!


总而言之,家长要让旅游成为教育孩子的一次很好的机会,这个假期,即使出去玩,孩子也收获不少。

多运动:拉开孩子意志力、专注力和智慧的差距


运动,能让人更健康,让孩子长得更高,当然,重要的还有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坚持毅力、专注力等。


孩子在学校期间课业繁重,很少有锻炼的机会;父母大部分都是上班坐着,更是缺乏锻炼。家长和孩子一起利用假期尝试一项体育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提升孩子的意志力和坚持力。


很多家长反馈,孩子不能坚持做一件事,缺乏动力。这里面,折射出一个重要的信息:你的孩子,意志力太薄弱,坚持力也不足,需要锻炼了!


芝加哥附近有一所中学实施零时体育计划,即在没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早七点到校,跑步、做运动,要运动到学生的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才开始上课。


一开始时家长都反对,孩子本来就不愿早起上学,再去操场跑几圈,岂不一进教室就打瞌睡?结果发现正好相反,学生反而更清醒,上课的气氛好了,记忆力、专注力都增强了。


原来我们在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和学习有关。


所以,假期中,家长多陪伴孩子运动吧!

管理时间的能力:能让孩子跑得更快


很多孩子一放假就开始“不自觉”了:睡懒觉、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导致放假没几天就很难再找回学习的状态了,甚至寒假作业都要到假期快结束时才匆匆忙忙地赶,完全打乱了利用寒假合理安排学习的计划。


结果,孩子的寒假就“混”过去了,寒假的懒散习惯还大大影响了开学表现!


没有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计划,一旦脱离约束,就是各种混乱。


因此,让孩子好好利用寒假,除了合理的计划,还要帮助孩子培养管理时间的能力。


时间管理的概念对孩子来说太过于抽象,家长要想切切实实帮助孩子管理好时间,从3个具体的方面入手即可。


1让孩子列出每天必须做的事和想做的事

尊重孩子自己的喜好,但是也要明确哪些是孩子必须要做的事。必须要做的事,哪怕不喜欢,也要去做,这是责任;想要做的事情是自己喜欢的、愿意去做的事情,这是权利。


寒假期间,父母要教孩子如何制定一个计划表:


家长要告诉孩子,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比如做作业、看书阅读、打扫自己的房间等,不可以偷懒,就像爸爸妈妈每天必须要上班一样;想做的事情比如和父母旅游、和朋友玩、看电视等,这些他应该自己争取时间去做,就像爸爸妈妈想要陪孩子去博物馆,就要抽时间一样。


2让孩子将自己的事情按照重要性划分级别

每天的时间都是固定的24小时,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要做,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家长要教会孩子划分事情的优先级。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将我们需要处理的事情这样的划分的:这件事很重要,也很紧急;这件事很重要,但不紧急;这件事不是很重要,但很紧急;这件事不是很重要,也不紧急。


其实,这也是我们处理事情先后的一个评判标准。


因此,在与孩子一起列出每天必要和想要做的事情的基础上,再一起划分一起优先级别。


比如:

假期里每天需要完成的作业,紧急且重要,优先做;

老师希望孩子假期体验生活,重要不紧急,安排时间做;

亲戚孩子来访要陪伴,紧急不重要,可以做;

没完没了看电视、打游戏,不重要不紧急,最好别做了。



3让孩子根据必要事和重要事给时间做预算



时间这个概念对孩子来说非常抽象,他们认为时间有的是,也用不完,所以总是想着今天的事情明天做。


因此,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一天只有24个小时,不多一分钟,也不少一分钟。


时间是有限且不等人的,这个概念要让孩子牢牢记住。


寒假,对家长来说,是一场挑战身心的攻坚战!

对孩子来说,利用好假期这个能与别人拉开差距的机会。




本文来源于择学堂(ID:zexuetang_com)

转载自 | 主任研究会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就给小编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