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的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时政大事,品读社会人生。您的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长安街知事  ·  36岁李韦,拟任县长 ·  9 小时前  
半月谈  ·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  2 天前  
半月谈  ·  小行星将撞击地球?专家:别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半月谈

品读 | 来此“偷得浮生半日闲”

半月谈  · 公众号  · 政治  · 2025-02-20 21:32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描述了一个位于深山坳的小山村里现代化咖啡馆的创建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咖啡馆位置与环境反差

文章首先描述了车辆在深山坳的小山村停下后,发现现代化咖啡馆的震撼。展示了咖啡馆与村庄环境的反差,强调了咖啡馆的独特位置。

关键观点2: 咖啡馆的设计与装修特点

文章详细描述了咖啡馆的设计,包括外观、内部摆件、卡座、圆凳等,以及主理人的审美和巧思。还介绍了咖啡馆是如何融入农村环境,结合村庄特点进行改造的。

关键观点3: 咖啡馆的业务拓展与农村发展

文章提到了咖啡馆主理人利用地域特点和生态环境优势,打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慢居休闲目的地。并阐述了开设咖啡馆的初衷,即希望顾客能放下疲惫,亲近自然,感受惬意的时光。

关键观点4: 咖啡馆的氛围与影响

文章最后描述了咖啡馆的氛围,以及它给顾客带来的心灵触动。提到市区的咖啡馆与山村咖啡馆的氛围对比,突出了山村咖啡馆的静谧、舒适和轻松。


正文

*本文为《品读》2025年第2期内容

车子停在闽南华安县这个深山坳里的小山村,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个现代化的咖啡馆,场景的反差着实把我震撼到了。

咖啡馆建在村里呈“Y”字形的进出村道上,三角交叉连接处。从远处看,鹅卵石地基、明黄色的外墙、灰黑色的瓦顶与连绵起伏的远山呼应。走近看,只见墙上有个通透的玻璃门,右边悬挂的LED屏特别显眼,用青石细沙子铺的庭院地面,鲜绿色的桂花树,院子中间用华安玉石摆放的矮茶桌,还有一个用各色花卉围挡的露台,干净整洁、自然质朴。只消一眼,便可以在一众村庄普通民居里发现它的特别。

走进店内,所有摆件除了较原生态以外,卡座、圆凳、吧台都和城市里的咖啡馆无太大差别,木质落地灯、实木桌椅、一个长约3米的实木桌子摆在落地玻璃前,以及点缀得当的绿植,让人感到设计感十足又随性自在。融入农村生活的摆件,墙上挂着一辆老式摩托车画作,还有几幅写着“一杯摩卡、思路不卡”“有事没事、来杯美式”“手中有咖啡、心中闷自解”的挂件,处处体现出主理人的审美与巧思。

当主理人告诉我这里之前是一个废弃猪圈时,我着实有点惊叹设计师的大胆与创新。他们结合村庄的特点在原有结构上进行改造,不破坏原生态,不拆掉原建筑,主理人说,只有融入村里的环境才能和谐。

主理人介绍说,光靠咖啡来保持一个良性的运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他们利用这些独特的地域特点和生态环境优势,盘活闲置宅基地、闲置农舍多套,结合企业特点进行装修,想打造成为集“休闲、度假、研学、文创、购物、美食、培训”为一体的乡村慢居休闲目的地。

我好奇地问咖啡馆主理人,为什么不是在农村开茶叶店而是开咖啡馆呢?“我们开设这间咖啡馆,是希望顾客能放下疲惫,亲近自然,感受惬意的时光。”咖啡馆主理人说。他认为茶是一群人的欢乐,而咖啡可以独饮,想在乡村培育新的消费业态,必须迎合年轻人的消费心理,吸引更多城市人和附近世遗土楼游客,来此“偷得浮生半日闲”,让农村更加充满活力。

说话间,服务生端来一杯热腾腾的咖啡摆在面前,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入目的是美好的田园风光,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此刻,我突然明白,市区的咖啡馆再安静,外面也是喧哗的;村里舒适、轻松的氛围,却可以让我们忘记世俗和纷扰,与眼前静谧的田园、咖啡的香气、山野的诗意,构成了最近最美的“远方”。

原标 题《山村里的咖啡馆》
作者:林建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