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枢密院十号
挖掘解密全球最新军武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浙江海港、福建港口与莆田市政府三方签约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我国又一大港部署DeepSeek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展商推介】中锐国际,邀您莅临“2025国际 ...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外运集运东南亚新航线,2月22日即将起航!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枢密院十号

又一款中国六代机亮相?

枢密院十号  · 公众号  ·  · 2024-07-03 23:27

正文



美国《防务新闻》几天前曾详细介绍了全球六代机的研制情况,其中专门单独列出中国六代机的发展现状。美媒在报道中提到,由于全球还没有关于六代机的具体标准,未来的空战模式也没有确定,因此中国可能有多个六代机型号都在同步发展。

这不,最近网络上流传的一张沈飞纪念章的照片,又成为军迷们热衷讨论的话题——没错,放大看其中最上端的模型,显然不同于中国现役任何飞机型号,因此不少人都猜测它可能就是沈飞正在研制的六代机。

不过笔者认为,从外形看,这架“六代机”看上去似乎很眼熟——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推出的SR-72高空高速侦察机出奇地相似。倒不是说中国的飞机设计就不能与美国类似了,例如咱们的翼龙、彩虹系列查打一体无人机,与美国的死神系列武装无人机外形类似,但这是因为双方基于相同的作战思路而决定了相似的气动布局。

所以问题来了——SR-72的设计思路符合六代机的要求吗?根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设想,SR-72属于无人驾驶的高超音速战略侦察机,它采用大长细比机身、无平尾单垂尾的翼身融合体气动布局,机翼为大后掠双三角翼设计,最大飞行速度达6马赫,可执行情报/监视/侦察与打击任务,航程超过5000公里,起飞重量约60-70吨。SR-72为满足不同飞行速度下的动力要求,它采用并联涡轮基组合循环动力系统,低速飞行时以涡轮动力实现水平起降,高速段采用冲压动力实现巡航飞行。

然而尽管外界对于六代机的标准还没有统一确定,但普遍认为它应该是极端强调全向隐形能力、突出网络化作战能力,而非单方面强调高超音速飞行能力——SR-72基本不可能执行空中机动作战任务。美国空战司令部司令马克·凯利表示,“总的来说,中国对于第六代战斗机技术的看法与我们非常相似,其特征是信号呈指数级减少,处理能力和传感能力呈指数级加速,而开放任务系统则具有迭代能力,能够以相应的速度进行重新编程。”

美国的几种六代机概念图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沈飞六代机”高大的单垂尾显然也不符合隐形要求。事实上,在各国的六代机概念中,采用无垂尾设计才是主流。而且SR-72采用的并联涡轮基组合循环动力系统对于战斗机而言也过于笨重了。

但另一方面,笔者也认为不能彻底否认“沈飞六代机”就没有成真的可能。国内外都有意见认为,未来的六代机不应该是单一的机型,而是承担不同任务的多个型号相互搭配,才能在日益复杂的空中环境中执行任务。美国空军提出的“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NGAD)项目,其实也是包括一系列不同型号的有人驾驶飞机和无人机,其中既有第六代载人战斗机,也有忠诚无人僚机。因此如果“沈飞六代机”发展为未来中国空军的无人战略侦察型号,似乎也说得过去。

中国公开的六代机概念图

根据美国《防务新闻》的说法,目前中国可能在同步推进多个与六代机有关的型号,例如2021年10月拍摄的卫星照片显示,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出现了一种新型无尾战斗机的身影。此外,在航展和防务展上,中国不同防务企业也推出了各自的未来战斗机设计。西方分析家认为,美国防务企业的垄断局面成为其新武器研制的严重阻碍——例如美国空军新一代战斗机几乎被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垄断,而战略轰炸机则被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拿下,这种缺乏竞争的局面导致美国新武器项目研制进度迟缓而成本高昂。作为对比,中国六代机的这种百花齐放局面很可能让中国在六代机领域取得领先优势。

笔者的这种乐观态度当然是有根据的——美国《空军时报》7月1日发布了对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的独家采访。最近有传言称,由于美国空军正在同时推进成本严重超支的“哨兵”洲际导弹和B-21“突袭者”隐形轰炸机项目,它们是美国“三位一体”核力量的主要支柱,重要性远超NGAD项目。因此对于资金短缺的美国空军而言,NGAD项目可能会受到威胁。6月13日,美国空军参谋长阿尔文就暗示,在美国政府的2026财年预算中,军方领导人可能会建议重新配置、延迟,甚至取消NGAD项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