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的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时政大事,品读社会人生。您的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长安街知事  ·  特朗普:罪魁是拜登 ·  昨天  
底线思维  ·  USAID已死,但新教布道模式不会停 ·  昨天  
中国政府网  ·  我国影史首部百亿元票房影片诞生 ·  2 天前  
半月谈  ·  《哪吒2》,破100亿!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半月谈

福利丨送你一本书,读过就等于读了市面上100本世界史!

半月谈  · 公众号  · 政治  · 2016-12-21 17:10

正文

导读:

《丝绸之路》在中国彻底火了! 3天狂销10万册,《人民日报》破天荒地在一个月内两次刊文推荐,引发北上广公务员团购热潮。 上海虹桥机场书店72小时狂卖100本,一跃成为《人类简史》之后2016年最火爆的历史巨著!


为什么这么火?因为作者彼得·弗兰科潘( 牛津大学顶尖历史学家) ,首次以世界史的视角,彻底讲清了中国政府打造“一带一路”国家级顶层战略背后的历史逻辑: 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谁能赢得丝绸之路,谁就能在未来领先一步。

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两千年来,丝绸之路上发生的15件改变人类历史走向的大事儿!


彼得·弗兰科潘
历史巨著《丝绸之路》作者

简介: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高级研究员,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 曾多次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公开演讲。


你以为丝绸之路只是一条贸易通道?

“错!三大宗教、造纸术、黑死病统统沿着这条路传遍全世界!”

你以为哥伦布远渡重洋,是为了发现新大陆?
“错!哥伦布最初的目标,是去寻找通往丝绸之路的其他途径!”

你以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都在欧洲?

“错!欧洲列强在丝绸之路上利益博弈的失控,才是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 ”




文 / 彼得 · 弗兰科潘


“丝绸之路”因其名中的“丝绸”一词,长久以来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一条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丝绸贸易的通道。


不过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彼得·弗兰科潘认为,丝绸之路远不止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道路,而是贯穿推动两千年人类文明历程和世界史的伟大道路,“丝绸之路之于人类历史的重要性,就像一个人的动脉和静脉”。


一直以来“大部分欧洲人都将丝绸之路视作充满异域情调,但本文作者认为,丝绸之路并不处在世界的边缘,恰恰相反,它一直是世界的中心,而且它还将持续影响当下的世界”,比如三大宗教的兴起、人类地理大发现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

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位,当时的西方没有城市,没有文化,没有尊严,没有利益,文化、思想和机遇——同样还有威胁——统统都来自东方。


亚历山大在继位后,将所有的精力都放诸东方,他一路东进,一座座城池向他投诚,巨大的城邦、富足美丽的城市,纷纷拜倒在这个年轻英雄的脚下。


丝绸之路上的资源使得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马其顿王国,同时亚历山大也促进了古希腊文明与波斯、印度、中亚及中国文明的交汇融合。



亚历山大与第欧根尼


2

汉武帝进攻匈奴




公元前129年,汉王朝为了摆脱不断向匈奴的进贡而造成的政治上的弱势,汉帝国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与匈奴的纠缠。首先夺取河西走廊,控制农业富庶的西域地区,接着经过近十年的多次征战(结束于公元前119年),将游牧部落赶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河西走廊通向西部的帕米尔高原,高原以西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中国为一条横跨大陆的交流通道打开了大门——“丝绸之路”就此诞生,全球化的进程开始,来自世界各地的物品在这条古路上开始互相贸易、文明的交流日益繁多。



西汉与匈奴的“漠北之战”

3

佛教教义的改造与传播




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上的智慧空间和神学空间已经变得十分拥挤,不同信仰之间的竞争都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无论是印度教、耆那教、佛教还是那些根植于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还是西方的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即将问世的伊斯兰教,都在争相向人们展示其文化的优越和神明的灵验。


神祇和宗教派别、神职人员和地方首领在这里相互竞争。为了获得更多的信仰,加强与其他宗教的竞争力,佛教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很多教义。


这个原本不受外界影响、纯粹依靠自我发展的宗教,如今却借鉴了许多其他宗教的做法并建起更多圣地,使通往彻悟和佛国的路途更加令人神往。 与佛陀相关的佛塔和寺庙被兴建起来,并成为人们朝拜的地点。同时,佛经也指导人们如何做才能使佛教的理念更真实、更具象。


犍陀罗像

4

匈奴入侵罗马




公元4世纪末,一场全球性的气候巨变造成食物短缺、饥荒遍地,草原游牧民族迫于生存的压力,开始沿着丝绸之路大规模的移民。以匈奴为首的游牧大军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盯上了丝绸之路上的财富,开始大举入侵欧洲。


公元5世纪中叶,在纠集了一大群蛮族——特里温哥特、阿兰、汪达尔、苏维汇、戈比德、纽里、巴斯塔尼——之后,匈奴王阿提拉亲自率兵出征罗马。阿提拉在夺取多瑙河北部之后,曾侵掠巴尔干半岛达十五年之久。为此君士坦丁堡政府不得不向匈奴人纳贡以换取和平,后者由此获得了大批的珠宝和黄金。


被丝绸之路上的财富所吸引的匈奴人肆虐了近一个世纪,最终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世界,整个帝国的文明几乎回到了史前时代。


匈奴王——阿提拉

5

基督教的扩张与传播




公元7世纪,丝绸之路成了各种信仰、观念和宗教彼此冲突、彼此争夺的焦点,基督教依靠其坚定而狂热的信仰一点点地扩大着它的影响力。


到了公元7世纪中叶,竞争格局似乎变得更加明朗了。基督教压过琐罗亚斯德教、犹太教和佛教,长驱直入地向亚洲进军。长期以来,各种宗教在丝绸之路上相互竞争,它们不断学习以求赢得更多关注。谁能想到最具竞争力、最有可能获得最终成功的,却是这个诞生于小镇伯利恒的宗教。


公元635年,远赴中国的传教士成功说服皇帝取消对基督教的抵制,并让它成为合法信仰,因为它非但不会对帝国造成影响,反而能增强帝国的实力。 基督教的分支景教终于开始在丝绸之路上的起点传播。



基督教在中国的分支——景教

6

伊斯兰教的辉煌




公元7世纪,先知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后不久,穆斯林便征服了丝绸之路,一条点缀着几百座城市的道路,一条拥有几百座城市中消费者(换言之,纳税者)的道路。丝绸之路上越来越多的资源和金钱都汇集到中央政府的掌控之下。


富有的人们掀起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令人难忘的学术研究热潮。 许多并非穆斯林的杰出学者被召集到巴格达皇宫中,或被吸引到遍布丝绸之路的顶级学术中心,如布哈拉、梅尔夫、贡德沙普尔和加兹尼等城市,甚至扩展到伊斯兰在西班牙和埃及的领地。学者们在那里从事数学、哲学、物理、地理等一系列专业领域的研究。


这几乎和我们今天看到的情况完全相反:当时的激进主义者并非穆斯林,而是基督徒;当时那些思想开放、求知欲强、慷慨大度的智者都在东方,而不是欧美。



先知穆罕默德


7

十字军东征




1096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应拜占庭皇帝的要求,号召西方的基督教骑士进军援助君士坦丁堡,几万人的大军开始向耶路撒冷进军,由此拉开了长达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的序幕。


虽然十字军东征被认为是一场宗教战争,但其背后隐藏着更为重要的世俗动力。而这动力正来源于丝绸之路上的无限财富。 靠着东征的契机,威尼斯等城市崛起成为丝绸之路上的新贵,西方也借此重新进入到世界的核心区域。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8

蒙古人西征




13世纪初,正当十字军为失利而苦恼不已之时,他们收到了一个宛如奇迹的消息:一支大部队正从亚洲内陆向这里进发,帮助西方骑士攻打埃及。最初,援军的身份被认为是祭司王约翰的部队。但没过多久,人们就知道这一切都是胡说。驰骋在丝绸之路上的,是蒙古人。


在成吉思汗与其子孙的卓越领导下,蒙古人的铁蹄沿着丝绸之路几乎征服了整个欧亚大陆。 与恐怖的屠杀同样为人熟知的,是蒙古人统治世界的智慧。


他们用低税率鼓励丝绸之路上横跨欧亚的贸易,他们用军事统治消除了丝绸之路上的民族隔阂,促进东西方文明的融合,用宽容的政策造就了丝绸之路上宗教信仰的自由与繁荣。



成吉思汗

9

黑死病的传播




14 世纪,是被黑死病笼罩的时代。丝绸之路并不仅仅传播文明与繁荣,同时也带来死亡与灾难。蒙古人沿着丝绸之路的征服行动给欧洲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并不是贸易、战争、文化或货币,也不是野蛮勇士、异域物品、贵重金属以及流行于整个世界的思想和风尚。事实上,造成更为极端影响的是某种彻底融入血液的东西:那就是疾病。亚洲、欧洲和非洲暴发了瘟疫,正吞噬着千百万人的生命。蒙古人没有毁掉整个世界,但“黑死病”却可能做到。


连接欧洲和世界各地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如今变成了传播黑死病的死亡之路。 1347年,疾病抵达君士坦丁堡,然后是热那亚、威尼斯和地中海。病菌都是通过避难回家的商人传入的。当西西里岛的墨西拿人意识到回来的热那亚人状况异常时(满身满脸的脓包),已经为时太晚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呕吐、咳血,然后就死了。



黑死病在佛罗伦萨

10

美洲大发现




15世纪末,丝绸之路上发现的大量黄金为这一时代的航海事业提供了资金来源,各国开始不断组织航海家探索未知的海洋世界。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所处的正是这样一个大航海时代。


他在大西洋彼岸的发现让欧洲备感兴奋。“我们发现了印度恒河以外的陆地和岛屿。”他在返回西班牙的途中给费迪南德和伊莎贝拉写信说。


事实上,哥伦布被他的发现迷惑了。他预期见到的文明人其实是几乎全裸的原住民,他惊讶地发现这些人十分原始。他写道,他们“发育良好,体形健硕,长相英俊”,而且很单纯,收到红帽子、小珠饰,甚至是打碎的玻璃和陶器都非常开心。


丝绸之路上的黄金为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提供了资金,哥伦布在美洲的发现以及对印第安人的掠夺也为欧洲进入工业社会注入了原始的资本。



哥伦布


11

美国独立战争




1770年,孟加拉发生了毁灭性的饥荒。控制丝绸之路的东印度公司的股票被大量抛售,来到了破产的边缘。


紧急的磋商之后,伦敦方面认为丝绸之路实在太重要,东印度公司绝不能垮掉,必须采取应急措施。然而,援助行动需要筹集大量现金,于是英国将目光投向了北美的殖民地,由此颁布了《茶叶法案》。正是这一法案点燃了大西洋彼岸定居者的怒火。


1773年,当三艘茶船进入波士顿港口时,当地人与英国当局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对峙。12月16日夜,一些人化装成印第安人登上茶船,将茶叶倾倒入海。他们宁愿茶叶沉入海底也不愿被迫向伦敦缴纳税金。


从美国人的立场看,导致美国《独立宣言》诞生的一连串事件都有着特定的美洲背景。但是从更宽广的角度看,其原因可以追溯到英国在丝绸之路的政策失衡。



独立战争时期的美国士兵

12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