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底线思维
深度资讯体验,独家解读分析,政治经济学者每日提供深度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重庆燃气集团,拟罚810万元! ·  昨天  
红谷滩检察  ·  南昌任免一批领导干部 ·  2 天前  
半月谈  ·  今年省考申论,认准这6个话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底线思维

USAID已死,但新教布道模式不会停

底线思维  · 公众号  · 政治  · 2025-02-14 11:25

正文


雁默


台湾自由撰稿人



“台湾就是美国的看门狗,而且还得自己掏钱买狗粮。”
李敖这句名言,传诵多年,但也是直到美国“锦衣卫”马斯克在“门内”大肆抄家,我们才得以补上这名言的下半段:买什么狗粮不能挑,还强迫附赠有毒配料。
关于USAID(美国国际开发署)的丑事,虽然已揭露的可能还只是少部分,但资料量已经非常大,不可能借由一篇文章完整讲述其恶贯满盈。因此,本文还是从本质解释现象,其他需要科普的资料,读者可以向AI寻求帮助。科普工作,现在已不需要时评人操办了。
随着特朗普政府暂时冻结USAID的外援项目,并清洗该机关的人事,欧盟看到了空位迫不及待就想占,宣布将调整外援战略,以争取扩大自身在全球的影响力。
经过马斯克一波骚操作,大家发现“外援”原来是个脏字,它是软实力的基础,软实力的真相则是“钞能力”。美国借此渗透进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社会深处,从思想与文化的根部着手,将其改造为美国满意的样貌,以便驾驭。
这便是狗粮附赠的有毒配料。台湾遭其荼毒数十年,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大部分已经都是白左,他们鼓吹所谓“公民社会”,借此思想平台主张废死、女权、环保、性别多元、“文化去中”、反民族主义、各种人权觉醒等等“进步价值观”,顺势将其他人群贴上“反动”标签,排挤到极端的光谱里。
每一种“进步”主张,都有对应的公民团体(NGO),而现在已被查出收钱帮USAID下毒的NGO有:台湾事实查核基金会、台湾平等运动、台湾性别教育平等基金会、台湾同志热线协会、台湾反叛文化运动、台湾人权协会。
点击查看大图
USAID资助这些NGO的方式是将钱汇入索罗斯的基金会(Open Society Foundations, OSF),再由OSF发放。
这便是约瑟夫·奈所夸称的美国“软实力”。奈是多个表扬USAID的门神之一,他擅长用一种中性的态度,为马斯克口中的犯罪组织洗白,闭口不谈USAID同时肩负着颠覆他国政府、研发生物武器、资助美国认定的恐怖组织、于全球范围收买媒体与记者等等恶行。更别说那些借此机关洗钱,中饱私囊的腐败。
表面上,USAID是一个从人道主义角度散播民主价值观的机关,但新任卫生部长小约翰·肯尼迪指控USAID只是CIA的门面,而CIA从不搞民主。这一点,共和党籍参议员汤姆·科顿在国家情报总监的任命听证会上也吐了实情:
毫无疑问,稳定的民主国家是最稳定的朋友。但最终重要的不是一个国家是民主还是非民主,而是这个国家是亲美还是反美……对美国或任何西方企业造成不便,就会自动被打上反美的烙印。
如果我们只和那些与我们的政府体制、社会和文化情感相同的国家交朋友,那么我们就没有多少朋友了。
科顿承认以上说法有点“非常规”(Unconventional),但同时表示“常规”做法无效,甚至有害。意思是,“非常规”做法才是实际并有效的做法。
非常规做法,便是USAID现象的本质,它起源于基督新教的布道方式,盎格鲁·萨克逊人服膺了新教做法,欧洲人也不会例外。因此,欧盟很可能就是接收USAID上万遭裁撤人员的资源回收桶。
现在的问题是,特朗普真能改变外援做法吗?他能挣脱新教文化制约吗?
需要提醒的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部社会学名著(作者马克思·韦伯),从新教徒的生活守则解释资本主义源起,很有启发性,但也只是一种单角度说法,资本主义的起源当然不会这么单纯。同样地,本文也只是单角度解释现象,不具全方位解释力,仅供读者参考。
夺权,然后渗透,渗透,渗透
马丁·路德所发起的宗教革命,从权力逻辑看,就是反权威(罗马天主教),所谓宗教自由的目标,在于权力的下放。这使得信仰更加个人化,从而改变了布道方式。
新教强调每个人都应有能力阅读圣经,因此推动了识字率的提升,甚至教育的普及。这是最底层的“渗透”,以阅读能力为基础。
新教反对教会对世俗权力的干预,从而促发了政教分离,新教得以从罗马教会下放的权力中得到世俗的认可,从而扩增信徒,这是第二层的渗透。
新教提倡勤奋工作与节俭,从而产生了储蓄、投资的概念,这便是韦伯所论证的资本主义起源。从经济与生活层面切入,属于第三层渗透。
经过了三层渗透,新教得以深入人心,也改变了布道方式。这又是层层渗透。
渗透一:固定集会,周周讲道。渗透二:露天布道,在人群最多的地方讲道。渗透三:巡回布道,传道人透过旅行布道,深入乡村。渗透四:新媒体布道,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网络、社群媒体出现后,传道人取得了更有传播力的途径,滴水不漏。
渗透五:小组分享,务求让每个人都参与布道工作。渗透六:节日布道,实现基督教节日,让非信徒也沉浸在宗教气氛里。渗透七:社会服务与慈善工作,从实际行动服务大众,参与救济工作,让非信徒能“体感”宗教善举。
相较于新教的积极“入世”,我们东方的宗教原则上是“出世”的,因此渗透力不如基督新教。新教的渗透目的,除了扩展信徒,更意在增加信徒与宗教的“黏性”。从个人层面的思想到生活,从工作到娱乐,犹如一张天罗地网,自下而上地改变社会。因此,新教文化也被视为西方民主的起源之一。
不过说穿了,就是夺权,然后渗透,渗透,渗透。
无怪乎美国外援的方式,如此具有侵略性,其与新教布道一样,目的是改变你,要你不信也得信。当然,我们也不能将这种外援心态都视为恶意。事实上,布道者总自认是出于善意,无论他们使用什么手段。
目的证明手段的正当性,然而,一旦原初的善意变了质,战略收益就压过了道德考量,甚至,道德成了罪恶的遮羞布。于是,宗教意义上的非常规做法,转变成现世意义上的非常规做法,一切便走了样。
2024年,共和党籍众议员巴尔(Andy Barr)提案,每年额外拨款4000万美元给USAID,以强化台湾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对抗中国大陆孤立台湾的图谋。这与人道主义或人权有任何关系吗?
“钞能力”才是软实力背后的硬道理。
这就是USAID的故事,其与新教不同者,是教义翻新了,民主党以所谓进步的人权信仰作为思想武器,借由新教的布道方式与新平台,与保守的共和党展开夺权斗争,垄断“美国价值”并散布至全球。
台湾社会是这种渗透型布道的受害者之一,接受资助的那些NGO,一个一个用美国赞助金打造道德光环,互相连结成利益结构,并与本土政治党派结盟,然后以进步为名,输出“双标”,甚而伪装成主流民意,打压异己,让整个社会出现寒蝉效应。
太阳花运动,以及许多民进党在背后鼓譟起来的社会运动,这些NGO都是主力。
辨认被渗透者不难,举凡反儒家文化的皆是。不是说儒家文化不能批评,而是用白左思想反儒,牛头不对马嘴,自以为进步却不知儒。通常这种人不反佛,不反道,就反儒,因为儒家也是“入世”的,深入人心,自然属于首敌。我想此一现象不只台湾有,大陆也不少。
USAID在全球收买6200名记者,以及707家新闻媒体与智库,即便都按美国政府的节奏诋毁中国,这还算不上危机,真正的危机埋藏在内部,例如,那些标榜“公民社会”的各种组织与名流。
换言之,USAID的“非常规”做法,被证明是有效的,当然是有罪的,但就是有效。这或许就是约瑟夫·奈认为中美对抗,美国仍占优势的原因,中国人一向没有这种侵略性。
这么看就知道,特朗普只是灭了USAID这个机关,但不会停止USAID的做法。文化基因是如此,美国人的渗透习性是不会变的。
点击查看大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