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看了一个日本新出的暗黑故事。
它既有脑洞,又非常深刻——
《反社会人格》
反社会人格障碍,又称无情型人格障碍。
这些人高度攻击性,缺乏羞惭感,行为受冲动驱使,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
在监狱和劳教机构,这些人占到40%-78%。
新闻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反社会人格的人——
因为女友要分手,就砍死对方全家。
因为同寝室同学讥讽几句,就半夜起床割对方喉。
从马加爵,到陈世峰,我们在他们身上都能看到反社会人格的影子。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也常常能看到这些人的影子。
《沉默的羔羊》中,冷血的汉尼拔博士。
杀人取内脏,毫不手软。
《去他妈的世界》中的詹姆斯。
小时候的他就毫无共情能力,连自己都毫不怜悯。
他把手放进油锅,只想体会一下灼热。
长大后,他对生命的漠视转移到小动物上。
从昆虫蝴蝶,再到老鼠兔子,他的猎物越来越大。
。。。。。。
我们所说的反社会人格,都是极具攻击性的,恶的。
但是这片的反社会人格,却是善良的。
这是什么套路?
反社会有一种潜在文本,它假设这个社会是善良的,恶便是反社会。
当这个社会是冷漠的,恶毒的,那么善良的人反而就是反社会了。
短片的主角,是一个小女孩。
一天,她遇到了一个面容恐怖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帮了她。
这个男人,不是正常的社会人。
小女孩好奇,一路跟踪对方。
发现,这个机器人的一天,就是不停地帮助他人——
给孕妇让座。
为行人指路。
为女孩搬自行车。
热心帮助他人,他人不一定感激你。
机器人,一路遭遇冷漠。
就像《芳华》中的刘峰,一个永远把饺子让给别人的人,在遭到污蔑之时,却无一人为他出头。
一个不懂得善良的社会,善良的人就是反社会。
女孩看到机器人的境遇,都忍不住劝:对别人好是毫无意义的,根本没人在意。
但是,女孩在过马路时,自己的钥匙串掉了。
指示灯,马上就要变红了。
在犹豫要不要捡的瞬间,机器人帮她捡了。
那一刻,女孩发现,这个机器人才是人。
而冷漠的路人,才是机器人。
铺子开头说了,这是一个暗黑故事。
这个短片,有一个大反转,就不剧透留给大家去看。
对别人好是毫无意义的,根本没人在意。
你们怎么看?
视频:[4分23秒]
电影铺子
微信 | movpuzi
电影大餐、生活甜点,荤素搭配,常吃不累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