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内容详实,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都很高,受到很多学者的重视。从古代到现代,有很多学者研究《水经注》和郦道元,甚至像《红楼梦》的“红学”那样形成了“郦学”。比如大学者胡适,就把晚年最后近二十年的时间都用在了研究《水经注》上。
在中国古代,科学家都是副业,他们的正职大都是官员——假如不当官,他们就没有足够的金钱和时间从事科学研究。郦道元和祖冲之、贾思勰一样,都是职业官员。郦道元因为当官,还得罪了一个他得罪不起的权贵:汝南王元悦。
这个元悦就是那个推行汉化改革的孝文帝的儿子。元悦这个人品格比较差,还喜欢男风。他特别喜欢一个男宠,甚至让这个男宠来决断国家大事。这当然不符合国家法律。
当时郦道元正好在纪检部门工作,负责监察官员。他看不惯元悦所为,找个机会把这个男宠逮捕,要治男宠的罪。元悦连忙上告太后,要求太后下旨放人。
史书上说郦道元做官的风格是“严猛”,用东北话说,这个人比较“彪”。郦道元听说太后要下旨,他就赶在太后的圣旨到达之前,抢先一步处死了这名男宠。这自然就把元悦给得罪了。
后来,雍州刺史打算谋反,在元悦的怂恿下,朝廷让郦道元去代表朝廷安抚叛军。结果郦道元在半路上中了叛军的埋伏,自己与家人、随从都被残酷地杀害了。
讽刺的是,郦道元最后和随从在高地上据守,叛军久攻不下,就使出断水断粮之计。郦道元等人挖井十余丈也找不到水。写了一辈子河流的郦道元,最后是因为缺水而兵败被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