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法治声音
上海法治声音——上海市委政法委、上海报业集团联合出品。聚焦法治热点,关注法治人群,传播法治精神。可以装进口袋的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黄埔观察  ·  老黄埔全新地铁盘,冲刺抢客! ·  17 小时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仪式感拉满!开工第一天的快乐,广东人都懂! ·  20 小时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断电、断油、断网!泰国最新宣布→ ·  昨天  
开平广播电视台  ·  注意!本周上班时间有变!这几招帮你“满血复活”→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法治声音

普法 | 收到这类短信,速删!

上海法治声音  · 公众号  ·  · 2024-12-31 18:30

正文

岁末年关

不少人可能会收到

“积分清零、可兑换商品

并附带商城链接”的提醒短信


千万警惕

短信里可能暗藏危机

小心清空的不是积分

而是您的钱包!


一条“积分短信”背后的骗局


近日,家住郑州市的赵先生收到一条短信,显示有35680积分即将到期


他误以为是某通信公司发送的短信,便打开了短信中的链接,发现该“积分商城”内的商品都远低于市场价,并且积分还能抵扣不少费用


图源:河南省反诈骗中心


心动之下,赵先生用积分+数百元在网页中换购了商品。随后,商品平台来电称由于购买人员太多,需排队陆续发货,但如购物满5000元则可提前发货


信以为真的赵先生根据客服要求凑单至5000元,但事后想申请退款却发现平台并无退款入口,赵先生这才发觉自己被骗。


诈骗套路分析


第一步


诈骗分子冒充通信公司“官方平台”,向消费者发送“积分即将清零”的虚假短信或邮件,制造时间紧迫的假象,诱导消费者点击链接,进行商品兑换。


第二步


诈骗分子在虚假通知中嵌入一个看似正规的钓鱼网站链接,一旦消费者点击进入,就会被要求输入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以完成所谓的“积分兑换”。


第三步


等受害者下单成功后,诈骗分子再由“虚假客服”告知受害者,购物满一定数额可享“优先发货”。实际上受害者所换购的商品根本不会发货亦无法退款,而受害者的账户资金及个人银行账户信息可能已被盗取。


警方提示


不明链接莫点击。这些链接可能是钓鱼网站,旨在诱使你提供个人信息或下载恶意软件。


确认兑换平台可信度。收到“积分兑换”类的短信时,可通过官方APP确认积分情况或通过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


勿为积分而盲目消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