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禾旅读
在这里,有来自海内外父母的用心体验,有易行有效的教育方法,有每周一期的专家讲座。和孩子一起旅行、阅读、成长,我们一起,终将改变他们的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职业教育  ·  以系统思维推动“技高者多得”常态化 ·  4 天前  
机器学习算法与自然语言处理  ·  2025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公布!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禾旅读

少年说 || 小留学生亲述2:美国高中生是什么样?| 青禾旅读

青禾旅读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6-26 07:05

正文

理想中的孩子什么样?有毅力、有勇气、有头脑、有胸怀。


在当下的教育土壤中,这样的孩子,能存在吗?


我们新开“少年说”专栏,注目爱思考敢表达的少年,读他们的文章,听他们的心声。


也许,你会发现,对今天的少年还缺乏真的了解;也许,你会燃起希望和喜悦,更期待孩子们的明天。


今日少年:Tiger

少年tiger,学过奥数、获过奖,在北京熬过小升初,有过四中、八中、实验、十一中“四校全拿”的纪录。就读北师大实验中学两年后赴美就读私立名校SPSt,热爱艺术和写作,出过两本书,有“少年Tiger漂流记”和“Tiger的艺术笔记”两个公众号,记录一位少年跨太平洋的思考。

最新消息:Tiger已经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今秋开始进入大学修习艺术史。


美校生活剪影  

 文/ 少年Tiger


很多朋友好奇:美国学生每天晚上都干些什么?他们玩儿什么体育?他们如何社交?等等。那么,我就和大家聊聊美国学校的一些现象、一些“潜规则”。当然,其中很多都是“SPS特色”,或许并不能涵盖整个美国。挺有意思的,大家看着玩儿。

 


白人优先论


SPS的韩国人很多,他们我行我素、在这个学校里自产自销:下了课和自己人混在一起,晚上一起打游戏,周末一起去镇上,就连谈恋爱也是自己人之间谈。


一句话,在他们眼里没有、也不需要有美国人。这在某种程度上,和China Town颇为相似。


其实韩国人这样可以理解,但是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他们所说的语言。


韩国人在哪里都说韩语,甚至课堂上当着美国老师面也说韩语。其实我刚到SPS时也这样,一和中国朋友在一起就忘了身边的美国人,直接开始说起中文。后来别的中国朋友点出这个问题,我才意识到——在美国,只要身边有美国人,就要说人家听得懂的话。我自己把这点语言上的应用发展成“白人优先论”。


在美国,白人就是最优先的。


如果你、一个中国朋友、一个美国朋友三人走在一起,那么你和中国朋友应该有一种默契,那就是一块儿去找美国人聊天。


这并不是说要冷落中国人、或者说我们一定要放弃中国朋友去交美国朋友,而是说,你在人家的地盘里,就要优先说人家的语言、按照人家的思路办事儿,这点很重要。没办法,整个世界都在按照这个规律运行,没法抱怨。


我见到的韩国人,在这点上都做得不好。两个韩国人、一个美国人走在一起,那两个韩国人就开始说韩语,美国人当然很不高兴,所以美国人会抱怨:“你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在拿韩语骂你”。


在美国,在特定的场合和时间,作为外国人必须要做出一定的牺牲,中国人也不例外。语言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方面。但大的原则就是如此:在人家的地盘,就要按照人家的规矩办事儿,以人家为优先。

 


体育特长生



去美国之前,我对体育特长生的认识,仅仅是操场上天天练田径的几位同学,而在中国的价值评判体系中,“体特”们在学校里似乎从没有得到过与数学实验班戴着眼镜的同学们同等的重视和对待;在中国教育体制和举国体育制度的映射下,大家对于“体特”或多或少有一些偏见,而且早就深入人心。


让我没想到的是,SPS也会有体育特长生。我起初以为,一个学习成绩弱不禁风的体特生,在这样一所被“学术”、“贵族”等标签覆盖的学校里,应该是多么边缘,但实际是,我不仅和一群体特生友好相处在一栋宿舍里,而且发现他们在学校里都过得很开心。


我在宿舍楼里自己有个小单间,因为一直秉着要在这所学校里生活四年的信条,给自己配了躺椅、沙发等,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第一天晚上和同宿舍高年级同学见面时,因为知道美国人都好运动,便随口问了一句他们都做什么运动,结果他们都说打冰球。我没在意,觉得冰球不也是个运动嘛,只要没上天入地,又能怎样?结果后来和中国同学聊天,才发现这所学校里,体育最牛的一帮人就是我宿舍里的这些冰球运动员了。


SPS,冰球是主要体育项目,这些在Varsity Hockey的运动员都是直接被主教练“点招”的,称为recruit,亦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特长生。


体育特长生并不局限于冰球,Lacrosse,篮球,橄榄球等项目,都有体特;只不过冰球的队伍最大。基本上,如果你在Varsity Hockey,那你就是这学校体育科目里最牛的人了,像我这样跑跑Cross Country的,和人家简直不是一个重量级。而冰球项目,也一直是SPS最引以为豪的,这里当初可是美国冰球运动的诞生地,一百多年前,美国的第一场冰球比赛,就是在SPS打的。


SPS学生眼里,这群体特生在学校里只有两项“职业”——好好打球、好好泡妞。或许我用词欠妥,但事实确是如此。这帮被称为Hockey Bro的体特,除了球场上厉害,泡妞也很了得,对学校里的女孩可谓“信手拈来”,一般美国孩子都比不了,而女孩子们基本也以被“点招”为荣。


美国人平时并不以脸蛋或者学习成绩作为对人的评判标准,身材要素还是第一位的,所以,Hockey Bro泡妞那么牛,在我看来,主要还是因为身体强壮健美。这里插一句话,说到男女生关系,美国人可比我想象的开放得多。后面我会写到。


我和Hockey Bro的关系还是很好的。他们这个圈子里有好人,也有混混,总体上,他们中多数人的脑子里,天天想的只有玩儿。自然,他们和始终把学术当做第一要务的中国孩子,是不同道了,也不太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因此,我发现和他们交往需要保持一个原则:在一起时不能太正经,从讲笑话到聊女孩到谈体育,说白了就是扯淡,就是别聊学习、别正经。同时,也不去主动招惹他们,更没必要把大把学习时间用来和他们玩儿,毕竟不是一路人。


体育特长生总是存在的,大家和平相处没什么不好。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该正经正经、该扯淡扯淡。


分  化



阶级二字对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从政治课本到新闻联播,阶级二字不时或隐或现地出现在华夏大地的每个角落。美国有没有阶级?当然有,人家马克思说了,阶级永远存在,阶级斗争也永远存在。


SPS,也许用“阶级”这个词不是很恰当,不过,最起码“辈分”是存在的。何为辈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是一个十一年级的学生,你是一个九年级的学生,我的辈分就比你高。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踢球,这时一个十二年级的和一个十年级的学生同时让我把球传过去,我就得传给那个十二年级的。


或许这时候有人觉得,SPS分化太严重,这不好!或许也有人觉得,这算个什么事儿,不就是个辈分嘛。两种意见我都听我的同学说过,但美国人想这个问题的角度,和这两种意见都不一样。


我刚进学校的时候,年少无知,觉得美国人、多单纯,他们才不会像中国人那样凡事儿都想那么多呢!所以第一次见到我参观SPS时的Tour Guide,我就没什么顾忌地开起了玩笑。我当着他的面跟旁边人说,这哥们儿做完tour之后也不回我的email,估计因为我是个男的、他连我的邮件看都没看一眼。旁边人哈哈一笑。


其实我觉得这种玩笑不涉及种族等敏感问题,也不会伤这位tour guide的自尊,反正依照中国人的标准,这个玩笑并不是什么大事儿。但没想到,这事儿其实很大。因为理论上来说,我一个九年级新生,对一个十一年级的学长,这种玩笑是不能开的。


当然,或许不是绝对不能开,只是现实中,的确过从来没有人敢这么开玩笑。我的行为,按美国孩子们说,叫chirp,亦就是Tiger chirpstheTour Guide. 翻译成中文,我理解,就是“黑”,Tiger黑了那个Tour Guide。


其实黑人这件事儿,我们在中国学校里都干过,比如老师对全班说,谁上来做下这道题?然后有几个调皮的男生黑另一个男生,大喊他的名字,把他给弄到了讲台上做题。这事儿其实无伤大雅,但在SPS,这事儿就不好玩儿喽。


其实事情既比我想得简单、又比我想得复杂。我的很多同学觉得Tiger就是随便开了一个玩笑,这又怎么了?没事儿。但也有同学跟我说,没有一个九年级的新生敢这么干,Tiger你违反了SPS的潜规则。


不听这两种观点,单看事实:三个月下来,我确实树了不少敌人,而他们几乎都是高年级的。我的Tour Guide每次见到我都是随便点下头,或者直接忽视我。听起来情况已经够坏的了吧,也许这时候很多同学要会做出不申请SPS的决定了,原因便是“分化严重、高年级不友善、有种族歧视色彩……”。不过且慢。


细细想想,在中国学校里,我是从来不和高年级的人说话的啊!扪心自问,你和高年级的同学亲还是和本年级的同学亲?你最好的朋友都是哪个年级的?事实是,你当然不可能指望一个十二年级学生天天和一个九年级的学生玩儿一块儿,人家和你自己都会不舒服的。


“分化”,甚至都不能算“分化”,只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我想,这种现象全球都存在。


问题这么一辩证地看,SPS便不那么招人反感了吧。

 

这时候大家会问了,人们都喜欢和自己年级的人一起玩儿,我们理解,但是至于“树敌”,我们可不理解。


咳,说实话,这事儿以前有一阵儿也很困扰我;走在学校里,碰上几个人,而且还都是不喜欢我的那帮人,挺尴尬,也很有挫折感。当时有朋友跟我说,Tiger现在有人说你很annoying,而且很多高年级学生都对你持负面评价,当时我也很为此苦恼。但后来发现,对于这问题,也要辩证地看。


有人说Tiger很nice,就肯定有人说Tiger很annoying;有人喜欢Tiger,就肯定有人讨厌Tiger……即使在中国,也不是所有人都和我天天混在一起,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我,这很正常。


美国寄宿高中都是intimate community,它一方面让所有人认识所有人、让传播信息的方式改变,但最不改变的,仍是人性——人们仍然会有自己亲近的好朋友,也仍然有看不惯的人……

 

其实细细一看,SPS有分化,而且有时我也抱疑问态度——为什么要对高年级的报以那么大尊敬?为什么就不能开玩笑?辈分有那么重要吗?


但无论有多少不乐意,这毕竟是人家的规则,也是需要遵守的。我虽然以前曾“黑”过高年级学生,但现在已经谨慎了好多;我刚才讲的那条路,有些混不吝色彩,或许做法和想法并不是最好的,也只是一种我的活法罢了。

 


种族歧视



说实话,我当初选择SPS,就是因为觉得在SPS种族歧视很少。种族歧视在哪里都是存在的,永远不可能消失。即使现在,我们年级也仍然有公认的种族歧视者。


我和同宿舍的黑人小哥们儿聊天,他就说某某是明显的种族歧视者,不光歧视亚裔和非裔,还包括有犹太裔。


我当时很震惊——犹太人也被歧视?!但是细想,对于一个种族歧视者来讲,这其实很寻常,一言以蔽之,就是除了美国白人,他谁都看不上。


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被歧视的人站起来为自己说话、最终赢得歧视者的尊重等故事。不过,这种故事讲的不是故事,而是一种境界,一种很难达到的境界。对于这种境界,有当然好,没有的话,也没什么可惋惜的。有的人就那个德行,犯不着和他较劲。


这时候就要说回那帮打冰球的hockey bro了。


跟他们生活了五个月,确实没感到任何丝毫的种族歧视。这帮人其实挺地道的,打冰球的运动员嘛,可能会泡泡妞、学术不那么强,但最起码没那么多臭毛病。


这时候又要说有些纽约来的孩子们了。从这帮人身上,可以看到很多美国精英的影子,但也可以从某些人身上嗅到种族歧视的气息。咳,纽约来的人嘛,小地方,没见过啥世面,可以理解。咱们中国是大国,原谅他们。


但话说回来,如何和带有种族歧视的人打交道呢?有人说我们要韬光养晦、能忍则忍、对这帮人还要笑脸相应;也有人说,我们完全不用理他们。其实这两种思路都可以理解。


我觉得在学校里,笑脸面对每一个当然最好,有人会说我二逼,还会有人说我nice呢!总的原则,当然是与人为善。但同时,当然要有原则地交朋友、有原则地做事。对于那些歧视我们的人,大可不必理会,展示强硬也没必要体现在不对人家微笑上面。


中国人,最重要的是过去学本事,本事学到了、自己强大了,或许降服和感化人家谈不上,但最起码可以在适当情况下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前面说分化,现在说种族歧视,说了些SPS和美国的负面。但必须要说的一点,便是我不得不承认,SPS在避免这两方面的负面效应上,都已经做得很棒了。不仅因为种族歧视者我一共也没见到几个,也因为在这里确实有很优秀的白人和我成为很好的朋友。这已经足够了,至于种族歧视,且由他们去吧。


前两天一个在JV Basketball的哥们儿跟我说,和某著名寄宿高中比赛,他们队的美国球员对坐在板凳上的五个亚裔看都不看一眼,从亚裔身边走过的感觉可被形容为:踩着他们的脚走过去。


我没在别的学校生活过,无法下定论说别的寄宿高中就一定比SPS更种族歧视,我只能很确定地说:SPS在种族歧视上几乎为0,已经做得相当棒了。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