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记忆可以修改
作者 /骋怡
如果允许你在身体里安装一个系统,通过它可以随意修改、增删自己的记忆,你是否愿意尝试?
第一反应一定是愿意,对不对?试想一下,不开心的事全忘掉,记忆瞬间变美妙,各种技能瞬间掌握……而且,男神女神也不再是路人,只要在他(她)们的记忆里植入关于你们的粉红片段,从此,玛丽苏、杰克苏不再是梦想。
至尊宝也不用拼命地通过月光宝盒穿越回过去,重新遇到白晶晶,只需要修改一下她的记忆,就可以让她爱上他了。世间不再有痛苦和眼泪,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但是,果真如此吗?
一本在2016年年底上市的小说《修脑师》发出一声诡异的叹息,它告诉我们,还有另一种可能——
素有“小丁飞刀”美誉的脑外科专家丁学松在一次大型医疗事故之后,被老同学程庆邀请进入一家大型医疗集团,涉水一片崭新的医疗领域——“修脑术”。这对于事业遇到灾难,爱人又不知踪迹的中年男人丁学松,无疑是一个十分有吸引力的提议,更何况,这个研究设想的创意,还是由少年时的自己率先提出的,虽然他对此已经毫无印象。
然而医生的本能又总在提醒他,好象哪里不太对劲——虽然他的工作也是对人的大脑进行修复,可那毕竟是停留在物理层面,目的是让大脑回到健康时的样子,是治疗器质性的身体疾病。干预大脑记忆,凭空创造或是随意删除,不是已经侵犯了病人的隐私权吗?
对此,他的同学程庆举了一个反例:如果病人因为一段记忆非常痛苦,很希望能够忘掉它,请求你做这个修脑手术,你是否答应?如果这个病人恰巧是你挚爱的人,你帮他做了这个手术,他就可以获得幸福,你是否还要拒绝?也就是在病人知情并且同意的情况下,你是否还要剥夺他幸福的权利?甚至,心理治疗会反过来影响身体治疗,因为你改变了他的记忆,可能会让他身体的疾病也得以痊愈,你是否还要拒绝?
这个命题如此深刻,不仅丁学松,就连作为读者的我,也陷入了纠结。
丁学松原本以为自己从事的,只是一个生理领域的工作,幸福,那是心理医生的事。可是医学从来不会真的如此泾渭分明,否则医院里那些病人和家属,就不应该出现痛苦的神情。从医多年的人看惯了生死,往往会变得“铁石心肠”,但那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即使冷硬如丁学松,内心还有个柔软的角落,一旦被碰触还是会地动山摇,哪怕素不相识的病人也会让他停下脚步伸出援手。
所以丁学松动摇了,他一边纠结着,一边向这个领域深处走去。当然,在《修脑师》这个小说世界里,他没有“迷途不知返”,而是在情节的发展中有了一条出路。爱情、友情以及丁学松灵魂深处的善良帮助了这个医生,拯救了他。事实证明,修脑术只是人的一厢情愿,真正的记忆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删除或修改的。
故事的真相有水落石出的时候,思考和追问却难以中止。休谟说,理性是感情的奴隶。而人性是向往自由的,因此总是不惜一切代价去打破这些枷锁,因此有了种种心理学的治疗手段。修脑术无疑是这种治疗的极致体现,但这种对幸福的极致追求,是否已经到了忽略人性的地步?
在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中,凯特·温丝莱特扮演的女主角删掉了与男友的恋爱记忆,以为这样可以减轻痛苦,却给男友带来了更多痛苦,而她所希望的那种自由状态也并未出现,这时女主角才明白,无论是痛苦或是甜蜜,只要是与你在一起的记忆,都是那么珍贵。
在岩井俊二的《花与爱丽丝》中,花骗自己暗恋的男生说,“你失忆了,我曾经是你的女朋友,我们很相爱的”,男生相信了,可是最后还是告诉花他爱上了别人,过去的爱只能留在过去了。
人的自由在于独立思考与判断,“我思故我在”。经历之所有意义,在于它填充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成为现在的自己。即使我们不够满意它,也要我们自己去改变,而不是寄希望于一把手术刀或是其他救命稻草。就算记忆并不都是如意的,生活中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人,他们会帮助你度过眼前的痛苦,成为更好的自己。
《修脑师》的作者亢霖是记者出身,多年的采访经验给让他懂得,对待这个世界,要理性与感性兼具。正如小说中的人物所说,医学问题,有时也是哲学问题。所以,需要写出一个医学、科幻、阴谋与爱情的故事,来承载一个哲学命题。在这个故事里,希望别的读者像我一样,有一次美妙的阅读记忆。
► 图片来自网络,循CC协议使用
近期文章
☞水瓶座的温柔,希望你懂
☞因为。爱情。
☞笑点一样的人,适合结婚 | 塞林格
“我思故我在=我思念你,所以我在”
▼ 戳阅读原文订购《修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