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围绕近期玉米市场的行情展开,分析了美元升值、玉米市场贸易情况、各企业采购玉米的动作、气温下降等因素对玉米价格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区域玉米市场的行情差异和趋势。
文章介绍了当前市场环境下,汇率、黄金、商品、石油等围绕美元展开交易的现象,以及东北玉米市场的表现。
文章提到了河北秦皇岛骊骅的收购价格以及周边粮源的流动情况,以及网络中的东北市场沸腾和振奋人心的声音,强调了玉米涨价的趋势。
文章分析了影响玉米涨价的各种因素,包括天气降温、好粮好价等,同时也提出了市场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
最近一段时间,不论是
汇率
、
黄金
、
商品
、
石油
,都在围绕着“
美元
”展开交易,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大美丽”太强大了!换言之,
美元的升值刚刚开始,而不是结束!
言归正传,今年东北玉米市场
最大
的表现形式——
贸易商不积极囤粮,农民不特别惜售,上下正常流通。
河北秦皇岛骊骅的收购价格在2120元,折合单价1.06元,随着这家企业价格上涨,真把周边的粮源给吸引过来,特别是东北辽宁、内蒙、吉林、黑龙江部分地区潮粮。
说明什么?表面看是玉米顺价,大家有利可图。更深层次的是大家不囤粮,积极流通。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4年11月18日,整个网络中的东北市场是一片沸腾和振奋人心之声——玉米马上就要涨价,马上就要大涨!涨价的号角已经吹响!
不卖,不卖,贵贱不卖,玉米到了昂首挺胸时刻!
20万吨玉米采购大单
11月18日——吉林分公司
,竞价采购2024年吉林玉米64708吨玉米;
11月18日——储运公司
,竞价采购2024年辽宁、吉林玉米37600吨玉米;
11月18日——内蒙古分公司
,竞价采购2024年内蒙古玉米39480吨玉米;
11月18日——辽宁分公司
,竞价采购2024年内蒙古、辽宁、吉林13010吨玉米;
11月19日——吉林分公司
,竞价采购2024年吉林玉米47700吨玉米;
仅11月18和19日,东北地区将竞价采购东北玉米共计202498万吨,约20万吨的量级。
黑龙江轮换和增储忙得不亦乐乎
全国玉米大省——
黑龙江
,中储粮已经启动储备玉米收购,通过采用预约收购、延长收购,
现在已经启动收储库点44家
,日均收购量级超过3万吨。
前天网传绥化象屿大跌30元,哪里下跌30元了呢?30水分仍旧是0.775元,只是把收购标准放宽:由原来660容重放宽至640,霉变由原来的2%拒收,现在放宽至大于5%拒收。
在收购标准放宽之后,门前到车量级依据不增,
昨天直接上涨5厘钱,30水分0.78元,同时象屿的海伦吉粮也随之上涨5厘,30水分0.765元。青风龙凤上涨5厘,30水分0.7757元。
天将天将来也——大降温
从昨天开始,华南、江南、华北全部加入到降温行列,多地气温创立秋后新低。
“
天兵天将
”来解救玉米于困顿之中——天气大温降,也成为人们对价格预期最后一根“
救命稻草
”。换言之,如果气温下降,玉米就能放住,大家不着急卖粮,玉米就要涨价了。
综上,所有的一切利好“
因子
”都在向着玉米涨价发展,好像这玉米不涨价“天”理难容。但,
东北的玉米行情真就像网络中和大家想像得那样吗?
天兵天将——“降温”
这根
稻草
或者是
谎言
都在潜移默化的扰动着情绪,使得人们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天气这个因素上。请问,
哪年冬天不降温?请问,哪年冬天不下雪?
如果没有天气来解围,人们似乎找不到任何一个支撑价格上涨的理由。
进入到19~20日,东北、华北气温将触底回升,这周的后半段,气温又将转变偏高,也是前期小编一直碎碎念的降温哪有那么容易。
进入到
11月的最后一周
,国内天气
有可能遭遇强冷空气或寒潮侵袭
,东北后期能否下大雪,还要看后期的寒潮东移南下出来的时候,东北是否有气旋生成,气旋出来,雪就厉害。
玉米涨价的始作俑者是谁?
大家没有发现吗?喊玉米大涨之人,基本都是粮食人,为什么?玉米越涨价,他们收购玉米才越有利润,如果越收玉米越落价,越谨慎越小心,甚至停收或拒收,害怕后面会有更低的价格。
都在喊着深加工没有库存或低库存,作为东北深加工,采购人员脑子不是装水的,肯定会做好各种预案,在前期大落价中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库存,只是市场不了解而已。
任何一家企业不可能轻易把家底公之于众,否则不是傻子就是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