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玩收藏圈
传承收藏艺术与文化,传播文玩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文玩收藏圈

中国各省最珍贵文物,每一件都是“镇省之宝”!

文玩收藏圈  · 公众号  ·  · 2019-06-24 01:5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 文玩收藏圈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继续 免费 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来源:CCTV4国宝档案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


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直至现在所出土的文物也是数不胜数,现在一起去看看各省的代表性文物吧。


01

北京


北京:清明上河图(故宫博物院)。还有四羊方尊、后母戊鼎等等亦是极具象征性的国宝。▼




02

天津


天津:雪景寒林图(范宽)。此图画群峰屏立,山势高耸,深谷寒柯间,萧寺掩映;古木结林,板桥寒泉,流水从远方迂回而下。


真实而生动地表现出秦陇山川雪后的磅礴气势。笔墨浓重润泽,皱擦多与泻染,屑次分明而浑然一体,细密的雨点皱于苍劲挺拔的粗笔勾勒,表现出山石和枯木。▼



03

河北


河北: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刘胜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重1100克,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惊人。


此外,还有西汉长信宫灯亦是河北的象征性国宝。▼




04

河南


河南:春秋莲鹤方壶。河南博物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分别收藏有一件莲鹤方壶。此外,还有四神云气图等等亦是河南的极具象征性的国宝。▼




05

山西


山西:晋侯鸟尊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头微昂,圆睛凝视,高冠直立。禽体丰满,两翼上卷。在凤鸟的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


此外,还有姜子牙神器——龙形觥、赵卿鸟尊、象牙“萝卜白菜”亦是山西的极具象征性的国宝。▼



06

山东


山东:红陶兽型壶。此外还有蛋壳陶、东平汉墓画等,亦是山东极具象征性的国宝。▼




07

陕西


陕西:皇后之玺。皇后之玺的主人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1968年被一个小学生无意中发现。皇后之玺是汉代皇后玉玺的唯一实物资料,是中国年代最早的皇后印玺,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其历史、艺术价值很高,被列为国家级文物。此外,还有舞马衔杯纹银壶、西周早期方舆鼎、镶金兽首玛瑙杯、青铜车马、兵马俑等等亦是陕西的极具象征性的国宝。▼




08

黑龙江


黑龙江省:金代铜坐龙。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金代铜坐龙的身上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龙文化的精华,无论从考古还是从艺术的角度,这尊铜坐龙都有很大的文化研究价值。


通过对铜坐龙造型和饰纹的研究探讨,可以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只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巧妙结合,才可能创作出具有中华文化魁力的艺术精品。▼




09

吉林


吉林:苏轼二赋。苏轼五十九岁在被贬途中所写的这幅《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是苏东坡传世墨迹中字数最多的一件作品。▼




10

辽宁


辽宁:宋徽宗瑞鹤图。此卷为绢本,设色画。此图绘彩云缭绕之汴梁宣德门,是赵佶书画珍品中难得的诗、书、画具为上乘之作。


此外,还有青花云龙纹高足碗、清代云龙人物纹转心象牙球、《仲尼梦奠帖》亦是的辽宁极具象征性的国宝。▼




11

内蒙古


内蒙古:匈奴王冠。1972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鲁柴登战国墓葬中出土。是一套由黄金制成的冠饰,重1394克,由上部的鹰形冠饰和下部的冠带两部分组成。该金冠的佩戴者,可能是某一代白羊王或林胡王。▼




12

安 徽


安徽:楚大鼎。楚大鼎又叫铸客大鼎,1933年寿县楚王墓出土。通高113厘米,口径93厘米,重约400公斤,圆口平唇、圆底、修耳、蹄足、耳饰斜方格云纹,腹饰蟠虺纹,犀首纹膝,今藏安徽省博物馆。▼




13

江苏


江苏: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该文物为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有着极为独特的青花纹饰,体现了极高的烧制水平。


梅瓶是明代高等级墓葬随葬品,有镇墓辟邪的作用。除了是地位的象征外,也有风水上的考虑,非王侯要臣,不得“享用”这种随葬品。▼




14

上海


上海:王羲之上虞帖。这件古色古香的字卷,是书法史上称为“书圣”的东晋王羲之所写的一份信札,名为“上虞帖”。


虽是唐代摹本,它忠实地再现了原作的精神。卷子前后盖有南唐和北宋皇室的收藏印章及历代收藏印记,同时保留着北宋内府的装裱格式,是一件难得的艺苑瑰宝。▼




15

湖北


湖北:越王勾践剑。剑身刻有鸟虫书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被称为“天下第一剑”此外,还有曾侯乙墓编钟亦是湖北的极具象征性的国宝。▼




16

湖南


湖南:素纱蝉衣。重量仅为49克的素纱襌衣,是马王堆汉墓随葬物品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一件文物,除去较厚重的衣领、衣袖、衣襟缘边的绢,其重量只有20多克。


正如古人形容的“轻纱薄如空”,其质地及纺织技术都让现代人称奇。伴随出土的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亦是国宝。▼




17

四川


四川:青铜大立人。人像高180厘米、通高260.8厘米,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出土。重约180公斤,是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的青铜器。此外,还有青铜神树、太阳神鸟金、人面牛纹大铜罍饰亦是四川的象征性国宝。▼




18

贵州


贵州:东汉铜车马。▼




19

广西


广西:西汉翔鹭纹铜鼓。此展品为西汉时期的金属器,入土时胸腰已截开,胸部饰羽人划船纹六组,船形两头高翘。现收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20

福建


福建:云纹青铜大铙。云纹青铜大铙通高77.8厘米,铣间56.6厘米,重100.35千克。西周。乐器。平口,钲部两侧有36个冏纹乳突状枚,枚直径3.5厘米,高2厘米。


鼓饰变形兽面纹,两侧饰云雷纹。甬亦饰变形兽面纹。大铙双范合铸,浑大厚重,作风稳重古朴。▼




21

台湾


台湾: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鼎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


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型端庄稳重。此外,翠玉白菜、肉形石、汝窑瓷器、富春山居图等都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22

海南


海南:宋青白釉花口凤首壶。口径6-7.3、足径10.4、高40厘米宋代此花口凤首壶的造型,是受唐代波斯金银器影响、演变而来的。


口部盛开的四瓣花象征凤冠,凤首上大喙、大眼,凤首后部恰似一束长羽上飘呈钩状,平衡了凤首的坐标,展现了凤的精气神,长颈渐宽,丰肩圆腹,颈下部有三道凸弦纹,腹部有两道凸弦纹。 胎质洁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青,晶莹剔透,凤首美如琢玉。是宋代景德镇窑青白釉瓷器中的精品。




23

云南


云南:牛虎铜案。牛虎铜案于1972年在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遗址第24号墓坑中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青铜器。案又称“俎”,是中国古代一种放置肉祭品的礼器。


牛虎案就是用来放献祭牛牲的,是古代祭祀中最重要的献祭。因牛牲居祭祀“三牲”中首位。虎在滇文化中具崇高地位,常立于滇人祭祀的铜柱顶端,为崇拜之对象。▼




24

宁夏


宁夏:明代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兰经》。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名阿訇捐赠的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兰经》,是目前国内收藏的最珍贵的《古兰经》珍善本之一,对于研究回族历史、宗教和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25

甘肃


甘肃:马踏飞燕。“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




26

西藏


西藏:双体陶罐。出土于昌都卡若遗址,造型洗练优美、饱满丰盈、构思巧妙,制作工艺纯熟,代表了卡若文化的制陶水平和卡若先民高超的器物造型能力,是新石器时代西藏陶器的代表和点睛之作,也是西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27

新疆


新疆:扎滚鲁克男尸。90号墓葬出土的两具干尸,墓室位于该古墓群东区,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室用盐碱水处理,硬度极大,墓葬保存非常完整,属夫妻合葬墓,男身高1.80米,女身高1.55米,男尸怀中随葬有一马鞭,两端并有珍贵的骨饰,较精致,女尸着红色套裙,两具干尸皆有羊皮靴,为仰身屈肢葬,随葬有陶、木、棉毛服饰,年代为战国时期(公元前476—221年)。▼




28

重庆


重庆:西汉偏将军印章此印系龟纽方形金印,通高2厘米,纽高1.2厘米,边长2.4厘米,重108.95克。含金96%。篆刻印文“偏将军印章”五字三行,前2字为第一行,中间2字为第二行,后1字为第三行,是一方汉代官印。▼




29

广东


广东:千金猴王砚。“一石三砚”之首——千金猴王砚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一石三砚”颇有由来。清朝张之洞做两广总督时,他有名何姓顾问在肇庆主持开发大西洞,得到一块上等石料,遂请名匠依形制作了这三方砚台。


这种天然的名石与能工巧匠的雕刻,使得这三方砚台成为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品。▼




30

青海


青海省:铜鎏金观音造像。国宝级文物,由明朝皇帝赐给青海著名的瞿坛寺。像高146厘米,身姿婀娜,站立在莲花座上。衣饰线条流畅飘逸,面含微笑,表情慈和,遍体鎏金。其铸造工艺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技术水。▼




31

浙江


浙江: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此品为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正面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为:者旨於睗。剑主越王者旨於睗,即《史记》记载的越王勾践之子鼫与。


此外《富春山居图》亦可谓之国宝。▼




32

江西


江西:甗王。出土于江西新干大洋洲遗址。这件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是最大的青铜甗,有“甗王”之誉。此甗甑鬲连体,鬲裆高,下四足。耳上各立一鹿,一雄一雌,回首相顾。▼


综合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告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