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营销报
营销界最权威的原创媒体,面向50万职业营销经理人的高端商业杂志!专注互联网+、电商、新零售、O2O前沿领域的品牌营销资讯及案例。在这里,学会营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营销报

一年亏4亿,“水果刺客”崩了

营销报  · 公众号  ·  · 2025-03-04 18:1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关注回复 营销 免费领取 《营销策略及管理制度大全》

作者 | 李东阳

来源 | 李东阳朋友圈


“月薪两万啥也买不起”的宇宙中,长期躺着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水果,尤其是百果园里的水果。

“一串葡萄,一盒西梅,一盒橘子,本来以为撑死100块,一结账花了230块,差点扔下就走了。”脑袋蒙蒙的走出百果园,小果特意发了帖子吐槽这个“水果刺客”。

在各类社交媒体上,有关百果园的价格昂贵问题已不是什么秘密,“果界爱马仕”的头衔就是广大网友递上的最好说明。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百果园的日子也很苦。

近期,百果园发布2024年业绩预报,预计全年亏损3.5亿元至4亿元,而2023年同期则是盈利约3.62亿元。


一个可感知的现象是周边的百果园门店正在变少,业绩预报中指出,截止2024年12月31日,百果园加盟门店数量从2023年底的6081家减少至的5116家,一年内关店近千家。

这般景象如同被咬了一口的苹果: 外表光鲜,内里氧化发黄。

不禁让人疑问,这个以往水果圈的骄傲,究竟怎么了?


一门高端水果生意

站在风口的那几年,高端水果也曾被人仰望。

2022年,洪九果品在港交所上市,被称为“水果第一股”。不甘寂寞的百果园次年也在港股上市,它的名头是“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

细看百果园的发展史,称得上一个脚踩实地的励志故事。

命运的齿轮在1995年转动,百果园集团创始人余惠勇闯荡深圳,从游商小贩做起水果生意,凭借对水果零售的深刻理解和热爱,逐渐在市场上找准了方向。

2002年,余惠勇押宝水果连锁的商业模式,在深圳开出第一家百果园,并以“自营+加盟”的方式扩张。

一直到2023年,百果园迎来规模最高峰,2023年收入 113.91 亿元,相比 2022 年增长 0.7%;净利润 3.62 亿元,较上年增长 11.9%。其中加盟门店数量同样创下6081家的新高。

不过上市次年,百果园的业绩大变脸,首次出现营收利润双下降局面。

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百果园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贵。

图源:小红书@有几颗葡萄

这一点去过百果园的人都知道,店里琳琅满目的水果个个在向你招手,看似人畜无害,但随手拿起来可能就是30元一颗的石榴,80元一盒的草莓。

但实际上,这正是百果园的杀招所在,主打高端水果。

在百果园,果品品质分级体系是一大特色,三六九等尽数排开。

2015年,百果园在全球首创“四度一味一安全”的水果分级体系。四度指的是糖酸度、鲜度、爽脆度、细嫩度,一味指的是风味,一安全指的是安全性,之后进一步将标准细分为招牌级、A级、B级。


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用高质量背书高价格,带动整个行业向善向好可持续发展。

效果的确显著,消费者认可百果园高等级水果的价值,业绩飙升的那五年就是最好说明,其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招牌及A级水果销售总额约占门店零售总额的64%。

但可惜的是高端二字逐渐染上了污点,如2024年“3·15”期间,百果园被曝出门店存在使用腐烂水果制作高价果切、隔夜水果存放冰箱后次日充当鲜果售卖、随意定义车厘子等级等乱象。

之后,百果园官方发布声明回应称,对该涉事加盟店进行停业整顿、全面彻查的处理。

不过,高端水果要想重新获得消费者信任,已经变得十分困难。


加盟模式的甜蜜陷阱

类似的加盟店质量问题事件不在少数,均对百果园的品牌形象形成了巨大冲击,这位“水果巨人”逐渐尝到了规模扩张的寒气。

以往百果园的商业模式被戏称为“水果界拼多多PLUS”,靠加盟商疯狂铺店是其一大制胜法宝,数据显示,2019-2024年,百果园的加盟门店数量分别为4210、4646、5134、5631、6081、5116家。

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市场开拓成本和时间,最大程度优化供应链和采购资源,毕竟消费者能够随手买到才是水果生意最关键的一步。


但缺点同样显著,加盟成本与经营限制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同时品牌形象的维护压力和管理风险是一个潜在的“雷区”,上述提到的加盟店质量问题就是最好体现。

过去几年,这一模式打遍天下无敌手,但现如今情况有所不同,因为水果红利正在逐渐消退。

对于业绩减退的感知,加盟商们最有发言权。

图源:百果园-华中大区

有媒体介绍,加盟一家百果园投资额在40万元左右,回头周期理想情况下在一年半左右,营业额方面,有的标杆性门店能做到一天营业额在2-3万元,有的仅仅只有4000元左右。

社交媒体上,不少人现身说法,称现在高端水果生意难做,回本是个奢望。

除此之外,不少加盟商诟病最多的就是百果园的“压货”制度,如公司掌管配货权,会按照规划给门店配送货物,而不是按照门店畅销产品来决定,因此很容易造成货品积压,水果损耗,有的可以上报补偿,有的只能砸在手里。

尤其现在大行情不好,加盟商需要具备一定的经营能力,否则很容易陷入泥沼。

而且卖水果这门生意,虽看起来稳赚不赔,归根结底还是让人提心吊胆。

毕竟水果是个需要小心伺候的东西,据艾瑞咨询报告指出,从上游生产者到经销商再到终端消费者,生鲜品类的总加价率在100%以上,其中蔬果类的总体损耗率最高,达到30%以上。

究竟高端水果的风往哪吹,还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百果园将何去何从

其实不光是百果园,高端水果生意难做是当下整个行业的集体感知。

如“水果第一股”洪九果品近些年艰难维生,其2023年因财报“难产”被港交所停牌,目前,洪九果品总市值为27.95亿港元,较巅峰时期的近600亿港元蒸发500多亿。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竞争对手们正变得强大。

如美团卖菜、小象超市、朴朴超市等,都在用各自的方式改变水果行业的游戏规则。

以小象超市举例,其以“生鲜电商”和“社区化服务”为切入口,采用“APP 端 + 便民服务站”模式,可实现最快 30 分钟送上门,大大增加了购物便捷性。

同时通过高效供应链节省中间成本,能为消费者带来价格优惠、性价比高的商品,这恰恰是高端水果品牌所缺失的地方。

面对大环境的压力以及竞争对手们的步步紧逼,百果园也在主打求变。

如2024年初,百果园开启品牌焕新、推广招牌果和水果礼盒三大战略,其中包括聘请知名演员杨幂作为“美好生活大使”,试图通过明星效应来提振销量和品牌形象。

在消费降级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之后,百果园也从过去的精品水果路线,转为开始强调性价比。

图源:豆包AI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找准自己的优势所在,如重塑差异化定位,高端水果具备不俗的市场规模,但如何将其打透需要下苦功夫。同时需要积极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和业务模式,如开辟不同场所,如商超、机场、高铁站等,探索多种店型,如大型店和微型店,以适应不同场景和消费者的需求。‌

最后用DeepSeek的一句评语收尾:百果园的跌宕剧情,堪称消费升级时代的黑色幽默:当“吃水果自由”成为新阶层划分标准,这家企业用真金白银证明了一个真理—— 在2024年的中国,最危险的职业不是拆弹专家,而是给水果贴价签的人。

*编排 | 日尧  审核 | 日尧


扫码加入高质量交流群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添加备注:进群】

↓↓↓



全文完,更多有趣内容 上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