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杠杆游戏
“杠杆游戏”,资本精英的选择。由前媒体人和经济研究员主笔,致力于用数据读懂经济中的杠杆和泡沫。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功能梳理”与“产品设计”,只差一层窗户纸 ·  19 小时前  
91产品  ·  一分钟学会DeepSeek R1本地部署 ·  2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产品优化:如何快速确定模块优化方向 ·  2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客户总是“听不懂”?产品经理汇报中的致命误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杠杆游戏

个税社保大动作,你拿到的钱多了还是少了?

杠杆游戏  · 公众号  ·  · 2018-09-08 01:18

正文


撰文|蜜姐


关于个税提高起征点和社保变费为税,近期一直被热议,因为这可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钱袋子。

最近,有媒体报道江苏、安徽、河南、黑龙江、湖北、四川等地,对企业展开了追缴社保费。

其中,江苏一家企业被税务局追缴10年社保201万元,引起轩然大波。

如果这样追补社保费,企业是否能挺得过去,会不会引发失业潮?



01

企业追缴17年社保!

此轮社保改费为税,根据国泰君安估算,企业与个人将补缴社保共计近2万亿元。

这一切源于今年7月出台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方案规定,从 2019 年 1 月 1 日起,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无疑,社保由税务部门征收,执行上更具刚性,所以各地出现追缴社保也不足为奇。

但与此同时,此前欠缴、少缴社保的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公司和中小企业叫苦不迭。

据国泰君安的测算:假如企业与个人按照当前费率共同承担,将影响企业利润总额13.4%,短期增加企业运营压力。若完全由个人负担,将进一步压低当前居民消费,累计对GDP带来1.5个百分点的冲击。

之前,各地为了招商引资,对一些企业按最低工资标准缴纳社保等少缴,甚至不缴的情况,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追缴起来,才会出现追缴10甚至17年社保的惊人一幕。


按理说,让企业补缴社保,大家该高兴才是,我们得到的养老金、医疗保险等更多了。

可这样被追缴社保的企业大量存在,大家就高兴不起来了。

根据《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2018》数据显示,社保基数合规企业比例为27%。

别说私企,甚至一些国企也常年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给员工缴纳社保。

一下子要补缴10甚至17年社保,企业的压力可想而知。

同时企业被追缴,个人缴纳部分也得补缴。如果一下子让你补缴上万甚至数万元的社保,明知道社保账户上的钱会变多,恐怕还是不太能高兴得起来。



02

不敢招工,不敢换工作?

企业此前补缴或少缴社保,当然还是该补缴,不过社保费率高,企业和个人交社保的压力都不小。

其实,从2015年以来,我国已先后降低或者阶段性降低了社会保险费率4次,总体的社保费率从41%降到37.25%,累计减少企业成本约3150亿元。

但30%左右的社保费率,企业依旧压力不小。

尤其是传统行业和竞争白热化的行业,哪怕增加两三个点的成本,就有可能破产,并非夸张。

2017年6月,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中心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平均税后利润率仅为3.3%。

现在集中被追缴10年甚至17年的保费,自然让一些企业出来哭诉:不招人是迫不得已,招不起也不敢招。甚至有专家担忧会导致一部分企业破产,引发失业潮。

好消息是,9月6日的国常会提出,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

不过在“抓紧研究”的这段时间,企业和个人都得自己想办法熬过去了。

03

新个税法,“减薪”还是受益?

9月6日的国常会还提到,确定落实新修订的个税法的配套措施,为广大群众减负。

前段时间,关于个税起征点上调后社保缴费也会变相多扣,许多人将来拿到手的工资还不如调整前多,会“被减薪”的说法甚为流行。

如果公司此前按最低工资标准交五险一金,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交的钱都少,拿到手的钱都更多。

新个税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下个月 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此后,按实际收入交个税,单位和个人交社保的数额自然会提高。

尤其是月入上万,但按照最低工资标准交社保的人,新个税法实施后,这种落差感或许会很明显。


按照9月6日国常会提出:抓紧按照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要求,明确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普通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和标准。

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依法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

也就是说,下个月开始实施5000的起征点和税率,似乎并不能享受什么优惠,实际收入减少的情况嘛,还得自己挺住。


年内推出新个税法的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征求意见的时候,大家都积极参与讨论吧,这关系我们每个人的钱包。

明年,似乎一切都会好起来,已被承诺个人减负、企业减压。

但今年这几个月,蜜友们还是悠着点,一来要做好补缴社保的准备;二来换工作要慎重,毕竟大环境下企业招人的积极性不算太高,要跳槽还是先找好下家再说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