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旅之声
“中国旅游”是国家旅游局联合各省、市、自治区旅游局,共同打造的一个官方旅游资讯发布平台,服务广大游客,宣传中国旅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过大年 闹元宵 | ... ·  20 小时前  
品橙旅游  ·  最全!春节假期城市旅游数据一览 ·  3 天前  
掌上澄江  ·  你好澄江丨奔赴热爱,生活满是浪漫色彩 ·  2 天前  
掌上澄江  ·  你好澄江丨奔赴热爱,生活满是浪漫色彩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旅之声

促进民心相通 铺就文明之路

文旅之声  · 公众号  · 旅游  · 2018-09-11 17:00

正文

9月3日,在波兰首都华沙,一名参观者在“中华丹青丝路行——中国书画名家‘一带一路’主题作品展”上拍照。


万里丝路,连通东西,跨越古今。“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历史,但面向未来;“一带一路”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2018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文化和旅游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推动构建人类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主要目标,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旅游领域友好交流与务实合作,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在促进民心相通、铺就文明之路中的重要作用。


5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统筹机制。2016年3月成立了由部长雒树刚担任组长的“一带一路”工作领导小组,并于12月印发《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2017年7月,出台《文化部“十三五”时期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工作规划》,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文化合作列为“十三五”期间对外文化工作的重点内容。2018年3月,召开对外文化工作会议暨“一带一路”工作会议,制定并印发《〈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2018年重点任务安排》,对部系统及全国各省(区、市)“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作出部署,围绕“加大力度、加强统筹”,全面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再上新台阶。


5年来,互联机制不断健全。 2013年至今,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双边文化、旅游合作文件76份,推动建立中国—东盟、中国—中东欧、中俄蒙等一系列双边、多边文化旅游合作机制,利用中意(大利)、中法(国)、中英(国)、中南(非)等人文交流机制拓展与“一带一路”延长线国家合作空间。同时,以文化和旅游机构为主体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世界旅游联盟正式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联盟逐步建立并完善,成员规模分别达到89家、146家、129家、25家、21家,为推动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和跨区域合作开辟了新渠道。


平台建设扎实推进。 2013年以来,先后成立中国驻曼谷、布达佩斯、阿斯塔纳旅游办事处,指导完成巴黎、悉尼中国旅游体验中心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签署了24份设立文化中心的政府文件,“一带一路”沿线中国文化中心总数达到16家,举办文化活动逾1600场,当地“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国文化中心成为“一带一路”沿线民众了解中华文化和我国当代发展的重要平台。


品牌建设全面开展。 作为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推进交流品牌建设,举办中国—中东欧、中国—东盟、中国—欧盟等10余个文化年、旅游年,自2015年起连续3年以“美丽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为主题进行系列宣传推广,成功打造“丝路之旅”“欢乐春节”“青年汉学研修计划”“中华文化讲堂”“千年运河”“天路之旅”“阿拉伯艺术节”等近30个中国国际文化和旅游品牌,还推动举办了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综合性文化节会,成为集中彰显“一带一路”倡议感召力、不断扩大影响力的重要平台。


文化遗产领域合作深入推进。 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文物局大力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领域交流合作,与柬埔寨、缅甸等11个国家签署了12份文物安全及文化遗产领域双边协定和谅解备忘录,“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柬埔寨吴哥古迹、缅甸蒲甘佛塔、尼泊尔震后文物古迹保护修复等重大文化援助工程社会效益显著。2013年至今,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华夏瑰宝展”“海上丝绸之路主题文物展”等文化遗产展览,有效拉近了“一带一路”沿线民众心与心的距离,为增进彼此理解认同作出了积极贡献。


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为切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结合国内“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现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和文化睦邻工程,鼓励广西、云南、内蒙古和黑龙江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支持相关地区开展跨境合作。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需求,组织实施“一带一路”主题舞台艺术作品创作推广、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艺术创作提升计划以及结对帮扶项目,共同打磨“一带一路”题材原创剧目和优秀作品,不断提升文化艺术人才业务水平和综合艺术实力。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坚持市场运作、产业先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在上海、北京、深圳相继建立,民营资本开始成为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重要力量。《动漫游戏产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行动计划》《2018年“一带一路”文化贸易重点项目名录》相继印发,为文化企业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营造更宽松的政策环境,提供更有力的资金扶持。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大力推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数字文化标准国际化顺利实施,我国自主原创的手机动漫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在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