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人说
投资人说,致力于寻找具有匠人精神的投资人,多角度呈现投资人所看到的世界,经常关注我们你可以获得充满趣味的思维启迪,还有接地气的创投方法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何夕  ·  能不能用DeepSeek监控财务数据,揪出造 ... ·  21 小时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纽约大力度“吸金”,伦敦已经买不到黄金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人说

汉理资本钱学锋:用三加一投资模式,押注未来5大风口

投资人说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12-01 19:23

正文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投资人说


题图:汉理资本董事长 钱学锋 先生


钱学锋,60后投资人,中国投资界教父级人物,依托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嗅觉,他曾主导参与了阿里巴巴项目的投资。他有哪些精彩观点将要与你分享呢?敬请阅读以下内容。

素材来源:真会投、投资界、亿欧网

如需转载请留言后台,违者必究!


1

中国最早吃VC螃蟹的人


我从小就是个学霸,在上外附中就读时觉得保送大学没有挑战,就毅然决然在第一志愿填报外交学院,以上海高考前三名的特招生身份顺利进入大学。一路走来,读过法律、政治学以及国际关系,这些都是需要逻辑思维进行分析的文科,尤其是法律,要看很多案例验证。


我16年前从美国华尔街回来,当时在华尔街做律师,回来以后就从事VC这个行业,加入了软银。


1999年回来的时候,朋友们都非常关心的问我,你回来怎么卖维生素C?因为当时大家不知道VC是干什么的,还以为是卖维生素C的。其实想想投资初创企业,在美国就是卖维生素C,给你一些资金、营养,让你能够尽快的成长起来,学会走路。我们那个基金当时投资的第一个案例,是给浙江一家做电子商务的公司投资了2000万美金,占它30%的股份。一不小心这笔投资就成了。到目前来看,这不光是我人生VC里面的一个光辉顶点,可能也是中国互联网投资史上的顶点之一,因为当时2000万美金的投资,现在这家公司至少在纽交所上市那个部分值的是3500亿美金,所以2000年初的那笔投资粗算起来是5000倍的回报,这家公司就是阿里巴巴。


这个案例是我的前东家软银的投资,我只是其中的参与者之一,虽然没有吃到肉,甚至也没有喝到汤,但回想18年前,我绝对是闻到了肉的香味。


2

三加一投资模式


2003年我成立了汉理资,我们看项目是三加一的模式。第一是看行业,选取的都是朝阳行业。目前互联网电商领域,我们已经投资最大的淘品牌韩都衣舍,电商TP我们投了宝尊和丽人丽装。第二是分析公司的商业模式。比较看好企业级服务领域,我们会去分析这样的模式门槛在哪,像最早微软就是B2B2C模式卖软件的公司。第三是团队。判断团队老大怎么样,他的股权设置是否合理,是不是潜力股等都需要判断。


三加一的一就是准入的价格,因为创业者都会觉得自己的公司很牛X,相应的项目估值都很高。所以从投资角度我们会去冷静的分析,来找到一个平衡点。


2005年,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的宿舍里成立了一家PPTV的公司。回忆第一次见到姚新(PPTV创始人)是在我们的办公室,当时的姚新还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读研二。他说自己英文名叫Bill,是因为非常崇拜比尔盖茨,想成为中国的另一个。当时觉得小伙子挺牛气也有骨气,我们就坐下来聊他的商业模式。他说自己拥有全球最好的P2P onlinestreaming技术,即网络流媒体的播放技术。


但是我给他泼了冷水:第一,我怀疑你是否拥有全球最好的技术;第二,你只有技术没有商业模式的项目不靠谱。当时的谷歌10亿美金收购了Youtube,所以我建议他打造一个以网络视频为商业模式的P2P领域的新媒体公司,主要的收入模式来源于广告。就这样公司早期时虽然没有收入,但是因为用户量大,没过多久就融到了A轮,蓝驰投了500万,软银中国跟投了100万。


2010年在一次创业大赛上我担任评委,进决赛的6个项目里面,到喜啦这个项目吸引了我。婚庆是个传统行业,但也是万亿级的市场,到喜啦是在网上建立一个信息平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痛点。我后来又带他们上了一财的《谁来一起午餐》,我是那场的主嘉宾以及考核官。节目组给了三个创业团队一个任务,就是在2个小时内,无论通过什么途径将一张报纸增值。另外两个团队一个换回来一张50元的面包卡,还有一个不记得了,而到喜啦却换回来一张面值4万元的酒店SPA卡。很多人都好奇是怎么做到的,他说跑到他们熟悉的酒店里面,说是第一财经栏目组的,如果跟我合作可以宣传你们的品牌,就这样顺利的拿下这个任务的第一。通过这次考核我觉得这个团队挺不错,脑子很灵活,于是投资了他们。


3

创新驱动下的投资逻辑


在我看来,过去一二十年,中国的创新驱动主要是两大驱动。


第一,是商业模式驱动创新。分众传媒是汉理资本的第一个客户,当时28岁的江南春(分众传媒创始人)从华师大刚毕业不久,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广告代理,年纪轻轻就已经开上了「大奔」。江南春说:在谈广告代理时,乙方永远要把甲方(客户)尊为「上帝」。这让他心里很郁闷,他不满足于只做一名乙方。大概在2002、2003年左右的时候,我和江南春相约在上海绍兴路27号的汉源茶屋,席间聊到了「乙方变成甲方」的模式,就是后来分众传媒商业模式。这就是典型的广告产业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第二,是科技驱动创新。中国未来的十年发展,更多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以前美国有什么创新中国就有什么,美国有谷歌中国有百度、美国有Facebook中国有人人网,这实际只是一种copy思维。但是在过去的2015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APP数量都大幅超过美国。我认为中国有两大互联网发展已经超过美国,移动互联网领域和O2O。而中国O2O与美国相比主要领先在出行的打车软件和外卖。他说:午饭时,在上海世纪大道、徐家汇的红灯前,你能看到红灯前停着七八辆小摩托,有百度外卖、美团外卖、饿了么、到家美食、大众点评,等等。这种场景在美国纽约是根本看不到的。这就是我们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尤为关注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从这两个角度,他又与我们分享了2016年的投资风口在何处?


4

未来的投资风口


我认为未来的投资风口,主要是集中在以下这个五个「T」:


第一个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互联网技术)领域,比如block chain(区块链)技术。


第二个DT(Date Technology,大数据技术)领域,现在互联网正在从1.0(pc端)迈向2.0(移动端)阶段。过去的20年房地产是最赚钱的,而在未来最值钱的资产就是数据。在去年年初听到孙正义(软银集团创始人)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在这短短的一年,大数据的应用都有了更深、更广的发展。两年前,我领投了多家大数据创新公司,而这些公司都是成倍的成长,可见这个领域,成长之快。


第三个BT(Bio-tech,生物医疗技术)领域,2015年初,美国的奥巴马正式签署法令,准许基因测序在美国合法开展。「忽如一夜春风来」,主要是在精准医疗方面。从基因测序、基因修复,到细胞治疗,整个行业都被激活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