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爷认为,读书,是为了探寻人生的快乐,并非一味诉求所谓的“成功”。
所以,熊爷今天想分享一本书给大家。这本书的名字是《虽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不知不觉已经活了四十六年……二十几岁时对着周围的人挥刀舞棒奔波人生,三十岁时开始出现身心不适……我们一家三口离开东京,移居轻井泽,踏踏实实地在这个乡下地方呆了十年。”
作者山口路子三十岁时,人生遭遇困境,不愿与人交往,工作也不顺,茫然而不知所措。
所有人都让她坚持下去,不要做生活的弱者,必须为更好的物质生活而战斗,“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但她真心感觉累了,在质疑的眼光下,她逃避到了乡下。
一家三口,过着简单的生活。然后,她开始读书,读大量的书来抚慰内心。
十多年之后,这个“失败者”把自己读书和看电影的笔记整理成一本书,分享那些让她“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句子。却没想到,这本书一出版后就治愈了无数人。
“你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她说,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的答案,可以是成为大企业老板的梦想,也可以是平淡过日子的市井惬意,而关键的是到底哪一种适合自己,哪一种能够让自己真正的快乐。
今天,熊爷特别从书中摘选出7句话。它们并不能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人生,但它们能够让你在浮躁的时代里,找到一些平静的力量。
而这股力量,或许能够引导我们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1-
凡事量力而为,才能获得幸福
作者说,过自己想要的更好的人生,幸福当然要比不幸好得多。
那么该怎么做呢?最关键的就是,不要把“满意的额度”设置得离自己太远。
这也关系到人是否具有客观性的问题。在作家米原万里的书中,用“注视着自己的另一个自己”来表达,其实也就是客观性。而不具备这种客观性的人,往往容易将满足额度设置得很高远而为此受尽折磨。
凡事不懂量力而为,只一味“求上进”的想法,与幸福相去甚远。
熊爷自己觉得,生存是绝对的,而幸福是相对的。
绝对的事情,你不能拒绝,不用带任何情绪和思考,必须去做;而相对的事情,就在于你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满足。
因此,每个人都不相同,没有必要去逼自己成为任何另外一个人,也不需盯着别人的人生目标,来衡量自己的生活。
-2-
为别人做牺牲,其实满足的是自己
作者说,选择非己所欲的路,也是我们的一种欲望。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却不能理解这一点。
你牺牲了自己,不要说这是为了别人,而是你自己也得到满足。
比如,作家大庭美奈子就直面内心,从不埋怨别人,坦诚这是自己的选择和欲望:为了“缠人的小女儿”而不得不放弃了留在大学里继续从事研究的工作、由于丈夫的工作调动而去往谁也不想去的阿拉斯加。
这些牺牲,并不是无私,而也是满足了她自己的“一种欲望”。
熊爷自己也深有感触。
人往往在牺牲自我利益的开始时,都不会抱怨,并享受着牺牲带来的道德快感。而当快感消失,周围人闲话增多,尤其又必须面对利益损失带来的现实,我们就容易心生不满。
但其实我们都忘了,我们并不是完全无所得,只是欲望被满足后,我们开始“后悔”了。这其实也是一种不自知的无赖想法。
当然,如果牺牲是求回报,那就是另一件事了,属于交易范畴。严格谈起来,这也不是牺牲,而是一种“投资”。投资失败时的痛苦,就没有必要谈恩情了,免得大家都尴尬。
-3-
真正可怕的人,是抹杀对方个性的人
作者说,即使对方并无恶意,甚至可以说对自己很亲切,却不知何故觉得别扭。和对方在一起,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是的,就是完全失去了个性的那种感觉。
周围有没有让你有这种感觉的人呢?如果有的话,或许他正在不自觉地吞噬你的个性。尽快与其拉开距离比较好,因为密切交往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糕。
比恶意或者指责更可怕的,是磨灭自己个性的东西。
当然,如果大多数人都让你有这种感觉,或许我们也要学会适当地反省自己。
因为这个时候,真正在吞噬我们个性的并不某一个人,而是我们自己摇摆不清的内心。
-4-
没有不曾伤害过孩子的母亲
作者说,无论你是专事家务的全职主妇,还是忙于事业而无暇顾家的女性,对孩子无论是放任自流还是过度保护,身为人母,对孩子没有伤害几乎是不可能的。
真相就是如此残忍。可是我们却总是不愿意去相信这个事实。
熊爷自己觉得,无论是父母对子女,还是子女对父母,其实都是如此。
无论这种关系有多神圣,只要是人与人的关系,就一定会存在伤害。没有不伤害子女的父母,也没有不伤害父母的子女。
我们必须学会承认造成的伤害,因为拒绝承认伤害的想法,对于双方的关系才是真正的打击。
就如朋友之间难免会有摩擦,但如果任意一方死咬着“我怎么可能伤害到你”的想法,这段关系难免走向毁坏。
所以,我们不用逃避或自责自己对于父母的伤害,关键是去面对和弥补;同理,我们也不要怪自己的父母对我们的某些伤害,因为他们也是人,这无法避免。
-5-
人应该去选择适合自己天性的人生
在书中,作者分享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金赛教授的一段话:“透过显微镜,我研究了数千只蜜蜂,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过两个一模一样的个体......让我们来想想其中的意义。如果所有的生物都与其他生物不同,那么相异即是生命的基本原理。”
作者说,道德教育的本质就是偏见教育,因此虽然道德规范不可缺,但过度使用,就会变成恶意的偏见,从自然界生命的本质来说,生命之间的不同,并没有正常与不正常,也不存在健全和不健全。
因此,延伸到每个人的人生,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在遵守一般的社会道德和法律规则的情况下,人应该去选择适合自己天性的人生。
生育与不生育、男女婚姻、同性爱情、独身主义,每一种人生都有其独特的美好。而就仅仅从爱情关系上来说,每一种关系,无论结婚、同性、单身也都具有同样的风险。
因为,关键的是人与人如何相处,生活方式本身并没有任何所谓的优越可言。
-6-
快乐,才是你应该拥有的样子
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最重要的是你大多数时候是开心的。如果你现在的生活,让你每天醒来时都在哭泣,那实在太悲伤了。
如果现状如此,请你一定离开这样的人生。无论你在为了什么样伟大目的而坚持,你都不应该继续下去。
“现在好辛苦,好难受,但未来我会有安全感。“
“他们说一定要坚持,未来的我会感谢现在的我。”
熊爷想说,未来的你,不会希望现在的你,每天都不快乐的。偶尔的悲伤,是一种宣泄。但痛苦若是长期,则是在毁灭你的人生。
就如有人问:如果目的是伟大的,那过程是否可以肮脏?
生命的开始和终点已经注定,我们能创造的只有过程。且过程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快乐的人生,容不得每一日都是悲伤。
一起读书吧,一起感受自己的快乐,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不是所有人,都要成为马云、乔布斯、或某某某;不是所有人,都必须拥有某些东西,才一定会快乐。
萨特说:“他人即地狱。”那天堂呢?相信熊爷,它在你的笑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