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2月新增贷款12600亿元,市场预期12075亿元,前值14300亿元,存量增速为12.8%,与上月持平。
总体来看,12月信贷总量不弱,结构出现边际变化。
1、
企业中长期贷款延续偏强态势,但增幅有所回落
,票据高增或主要得益于12月资金面宽松。
表外票据贴现造成企业部门整体新增贷款同比多增1700亿。分结构来看,中长期贷款比去年同期多增1522亿,延续偏强格局,但增幅继续回落。
短贷和票据显著背离,短贷明显收缩而票据显著多增,这一背离可能受到多方因素影响。一方面,信贷总量管控下近几月短贷持续偏弱;另一方面,受永煤事件冲击影响,央行12月呵护态度超预期,资金面持续宽松,表外票据贴现为表内票据带来支撑。
2、
居民中长贷季节性回落,同比转为负增,监管压力下长贷后期仍将存压。
居民贷款同比少增,其中长贷自6月以来首次转为同比负增,监管压力渐显。
总体来看,全年19.54万亿的信贷符合央行此前提及的20万亿水平。12月总量表现不弱,但政策压力进一步显现。
12月社会融资17200亿元,市场预期21780亿元,前值21343亿元,存量同比增速回落0.3%至13.3%。
主要受到非标及企业债券拖累,
本月社融增速跌幅显著
。
1、
非标收缩显著超预期,是本月社融最大拖累项。
其中,信托贷款融资大降4601亿。
一方面,融资类信托新规年底整改,压力明显加大;另一方面,在2018年4月资管新规落地之后,存量老产品新投资的非标集中在2020年12月到期,老产品压降之下预计部分非标到期后未续作。
虽然如此大的单月降幅应属短期现象,但是明年为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信托等非标融资压降压力依然存在,预计仍会对社融形成一定拖累。
此外,表外票据融资-2216亿,同比多减3167亿。主要受到12月货币政策宽松影响,票据表内贴现增多,表内外票据融资整体有所反弹。因此,我们不宜过度悲观解读本月的表外票据少增情况。
2、
永煤事件冲击仍存,本月企业债券融资仍低迷,同比少增近2200亿。
受永煤事件冲击影响,短期市场情绪或逐步缓解。但从2021年全年来看,企业债券净融资应较2020年中枢有所下行。
总体来看,社融存量增速拐点进一步确定,受短期冲击影响本月跌幅显著,后期预计平稳回落,全年增速在11%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