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医生
每天看专业医生写的健康科普,还能随时免费查疾病、查药品、查医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医生  ·  乳腺增生到底要不要治? ·  昨天  
丁香医生  ·  眼镜居然有寿命,你的该换了吗? ·  2 天前  
丁香医生  ·  一种危险的退烧方法,很多人还在用 ·  4 天前  
丁香医生  ·  月经不规律,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医生

美国政府为了控制肥胖和糖尿病,竟然……

丁香医生  · 公众号  · 养生  · 2017-09-08 12:18

正文


一位去美国上学的朋友,发过这样一条朋友圈: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今天跑完步,去了一家奇怪的汉堡店。菜单上标出了菜品的卡路里数。看到一个冰淇淋 330(千)卡就没什么都没点。我也不认为我以后会再光顾……请问这家餐厅是怎么想的?


想消耗 300 千卡的热量,差不多要努力跑上 5 公里多,但一个冰淇淋下肚,又吃回来了……


换做是你,可能也会因为看到了营养标签而放弃这个冰淇淋吧?


美国的餐馆为什么要做这种砸生意的事情呢?


标注菜品热量

是美国的政策法规

敢在菜单上标出热量,吓得食客不敢购买,这个餐馆难道是个一心为民、不求盈利、不怕倒闭、注重营养教育的餐饮业界良心商家?


其实,美国的餐馆老板也不乐意给菜品标示热量,但这是美国政府的政策法规。


美国联邦政府要求:在 2016 年 12 月 1 日前,凡是 20 个分店以上的连锁餐馆,以及电影院、游乐场、咖啡馆、甜品店、披萨店甚至沙拉台等,都必须在菜单上标明食物的卡路里含量。消费者还可以向店家要求食品中钠、糖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目的很简单:


  • 让快餐连锁店及其它商家尽力提供更健康的食品;

  • 帮助到消费者明确识别不健康的食物,从而做出明智的选择。


餐馆菜品标出的热量,有些真的不低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看到菜品热量,你也许会有不一样的选择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大人物的号召力

推动营养获得「发声权」

美国的这项规定,背后有一个关键人物:第一夫人米歇尔 • 奥巴马。


图片来源:网络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一直在努力促进美国人的健康饮食,而米歇尔也将推广良好生活习惯、解决肥胖问题等都纳入自己的工作重点。


美国早在 1990 年就推出了《营养标签与教育法案》,要求食品统一标注营养标签。之后的首次大幅修改,正是由米歇尔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 2014 年共同提出的。


此外,FDA 在 2010 年通过了《患者保护与评价医疗法案》,要解决肥胖问题,就要为消费者在餐厅购买的食物提供相应的营养信息。反复讨论之后,FDA 最终在 2014 年公布了《餐厅菜单标签法规》,作为之前法案的漏洞补充。


「营养环境」

在中国还未受到重视

很多人觉得,选择吃什么,是自己的自由。


然而实际上,我们的饮食选择,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约束。科学家们把它叫做:营养环境(或者叫食物环境)。


举个例子:如果你家附近的餐馆都是汉堡披萨烤肉店,那出门吃一顿有丰富蔬菜和杂粮的午餐就不太容易,你最可能购买的是汉堡薯条套餐。


影响营养环境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超货架的摆放、食品的价格、品种,甚至餐馆菜单的设计等等。


其中,给食物标注营养标签,就是改善营养环境的一个有效方法。


1. 美国营养标签现状

美国的营养标签有强制标注项目,被称为「1 + 14」,它包括:


能量、脂肪、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酸、胆固醇、钠、总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糖、人工添加糖、蛋白质、维生素 D、钙、铁、钾。除此以外,企业还可以自愿标注一些其它项目,比如单、多不饱和脂肪,可溶、不可溶膳食纤维,维生素 A、维生素 C 等其它维生素与矿物质等。


米歇尔推动标签改革后的新版营养标签

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真的非常详细,大到营养素的种类,小到格式、字体甚至是脚注,都力求精益求精。


2. 中国营养标签现状

与美国拥有二十多年历史的营养标签相比,中国的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从 2011 年发布、2013 年开始实施,只有短短几年。


而且,我们的营养标签,只对包装食品强制要求标注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钠,也就是「1 + 4」的相关信息。


图片来源:网络


至于餐厅菜单的营养标签……目前还没有政策。


更多的人,甚至连营养环境是什么、营养标签怎么看都不知道。


我们,还有一段很远的路要走。


作为消费者

我们可以做什么?

虽然改善营养环境和营养标签,需要国家政策的推进,但对于每个消费者来说,我们可以从两件事做起,掌握饮食的主动权。


1. 学习靠谱的饮食知识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均衡饮食。在外就餐多考虑食材搭配,而不仅仅看美食点评排行。


2. 学会看营养标签购买食物

虽然营养标签还不够普及,但各种包装食品上都强制标注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购买食物时可以多看看这些营养标签,不要只看价格和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