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着力推进
“
厕所革命”,“厕所革命”成为全社会关注新热点。
2015年4月,习总书记对
“
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批示,以此为开端、为标志,“厕所革命”在华夏大地蓬勃兴起。2017年11月,习总书记就
“
厕所革命
”
和
“
推动旅游业大发展
”
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总书记一心为民的崇高情怀、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完成建设旅游厕所7万座,超额完成3年5.7万座的计划任务。
四是着力推进产业融合,“旅游+”成为产业体系升级扩容的新动力。
我们主动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交通、航空、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领域相加相融,积极推动健康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竞相发展,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0个、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10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0个。召开“旅游+互联网”大会,推动互联网、信息化成为旅游产品创新和业态创新的重要动力。
五是着力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成为人民幸福生活新指标。
我们联合公安、工商、物价等部门持续开展全国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春季行动”、“暑期整顿”、“秋冬会战严肃查处”、“不合理低价游”、“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等违法行为。2017年,我们组织147个督查组,开展9轮专项督查,实现对全国31个省(区、市)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全覆盖〃,共立案2595件,已办结1552件,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3326万元,吊销营业许可证45家。
六是着力推进乡村旅游,旅游成为扶贫和富民新渠道。
我们主动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会同11个部门制定《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实施乡村旅游扶贫8项行动。设立国家乡村旅游扶贫观测中心,开展旅游”万企万村”结对帮扶行动,推出280个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推广“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旅游精准扶贫模式。据测算,
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25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超过1.4万亿元。
七是着力推进红色旅游,旅游成为弘扬红色精神新课堂。
中办、国办印发《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近两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红色旅游发展资金26.4亿元。三年来,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累计达34.78亿人次,综合收入达9295亿元。
八是着力推进旅游外交,旅游成为国家对外交流合作新力量
。习近平主席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举办中美、中瑞、中韩、中丹、中印等旅游年并发贺词,向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发贺词。李克强总理出席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宣布举办中国—中东欧、中国—东盟、中国—欧盟、中澳、中加、中新(新西兰)等旅游年,向世界旅游联盟成立发贺词。汪洋副总理多次出席旅游年开闭幕式,出席第七届二十国集团(G20)旅游部长会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与世界旅游联盟创始会员合影。我们还召开“一带一路”旅游部长会议,举办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建立中俄蒙旅游部长会议机制等。创新开展旅游援外工作。大力提振入境旅游,建设中国十大国际旅游品牌,指导全国建立21个旅游推广联盟,以“美丽中国”为中国旅游整体形象,在全球开展2000多场主题推广活动。
九是着力推进与港澳台旅游交流合作,旅游成为促进内地与港澳紧密相连、大陆与台湾“两岸一家亲”的新纽带。
十是着力加强旅游基础理论、人才队伍、数据中心和平台建设,为旅游创新发展提供新支撑。
我们加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强化旅游产业发展数据支撑,加快推进旅游人才结构调整。持续开展导游援藏、人才援疆。实施“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已培养8657名旅游专业人才。实施中高级导游“云课堂”研修项目,截至2017年底,注册导游(学员)28万人。
十一是着力推进旅游宣传,营造旅游发展舆论新环境。
我们拓宽宣传平台,改版升级国家旅游局官网,创办《中国旅游之声》和《旅游外交参考》,建立集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三位一体”新闻传播平台,支持媒体拍摄纪录片《旅游中华》和《旅游天下》。编撰出版《世界著名游记丛书》《唐诗中的旅游》《宋词中的旅游》。推出《“全域旅游”热词》。加强重大主题导向性宣传,持续推出年度中国十大旅游新闻、世界十大旅游新闻。积极主动的旅游宣传,为旅游业发展赢得了客观的社会评价、理性的发展预期和有利的舆论环境。
十二是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开拓真抓实干务实工作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