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第一次人民币保卫战算起,至今也过了三年有余。2019年8月5日,央行终于不再执着于“保7”这个任务。中美贸易战也随着美国把中国定位“汇率操纵国”和中国停止进口所有美国农产品而继续向恶化方向演变。
人民币“破7”
人民币“保7”本身保的不是货币价值而是市场信心,对于人民币而言,是否要守住7这个点位其实并不重要。但是,7这个点位的核心价值在于影响市场信心变化。
人民币破7之后,更多的资本会想要出境寻找相对稳定的资产品种。尤其在当前全球恐慌情绪蔓延,资本迫切需要寻找避险资产的情况下,人民币破7之后,会引发一轮资本外流浪潮。
2015
年四季度开始的那场资本外流风波虽然因资本管制被控制住,但从银行结售汇顺差长期提不上去这一点可以看出,整个市场的信心还是较弱。(注:银行结售汇差额是反映资本跨境流动的直接数据,顺差意味着流入,逆差意味着流出)
外管局虽然可以再次启动严厉的资本管制控制资本外流规模,但是,控的住表面的,控不住暗流。无非是多见识几种绕开监管出逃海外的手段罢了。
人民币贬值对出口有利好作用,贬值造成的进口成本上升是不可避免的。更何况,在之前的贸易战中,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加征关税已经抬高了部分成本。
众所周知,加征关税是对部分商品的行为,受影响行业有限,但汇率变化则是对全行业的影响。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哪些行业将因人民币贬值获益,哪些行业将受损。而且,对于那些被加征关税的商品而言,汇率的变化幅度完全不足以对冲关税增加造成的损失。
无论是关税还是汇率的变化,造成的结果都是加剧、加快国内产能过剩现象。成本高企、订单减少将成为国内不少代工型企业的噩梦。标准化、低附加值产品将会加速淘汰,随之而来的行业通缩影响难以估量。
如何自救?
灾难难以避免,面对灾难最重要的技能是学会自保。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该好好思考一下自保方法。同时,政府也需要准备好相对应的救助措施。在此,我给出一些参考方法:
企业层面
第一,地区内同行业之间产能合并,形成区域联合体,保留有技术、年轻的熟练工,淘汰一批竞争力不足的劳动力。通过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争取在寒冬中守住自己的领地。
政府方面鼓励中小民营企业产能合并,有条件的借助国企力量吸纳产业链中的功能企业或是提供订单支持。并且,取消此类合并过程中的审计、评估环节,缩减中间成本,由地方政府设立工作组进行监管。
第二,企业迁移,沿着产业链主动寻找下游地区设厂,减少产品物流时间和成本,从而缩减生产周期,为下游商家提库存周转提供便利,进而获取订单。实现在全国范围内,以地区有效需求为核心行业产能重分布进而优化供应链。
政府方面在税收政策、土地政策上给予此类企业减免(只有减免没有补贴),如果地方财政不足以支持的可以请求中央转移支付支持。对于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级从内陆地区至沿海地区依次降低。
第三,业务转型,代工型企业的劣势是产品附加值低,但优势是产品线多样化。放弃订单不足生产线,开设新市场生产线。
政府提供业务转型中的一次性成本支出的部分资金补贴,或是依靠闲置国有资源提供支持,亦或是整理供应链缺口指导业务转型方向。
个人层面
第一,对所从事行业有热情的专心提升专业技能,对所从事行业不具热情的及早换行。如果仅仅是为了混日子赚点口粮钱的话,寻找一份相对轻松的低薪工作并不难,再不济可以从事最基础的街边餐饮。尚若还心存抱负,就好好回炉再造,提升自己技能。
政府应该取消民间副业准入门槛,进行事后监督。尤其是对于街边摊贩文化不能进行取缔处理,倘若为了市容可以划分区域规定摊贩运营区域。该群体由于本身属于困难人群,不应向其收取摊位租金增加其运营成本。同时,开设政府免费培训机构,针对尚有职业技能再学习能力的失业群体进行再就业培训,培训方向根据当下市场人才缺口而定,可以对接国企人才缺口实际情况。
第二,寻找境外劳动力岗位。过剩产能的源头是劳动力分布不均,当劳动技能无法重塑的情况下寻找分布不均下的地区机会,这种思路可以衍生至国与国,中国的过剩劳动力对于一些劳动力稀缺国家而言恰恰是资源。比如日本、部分欧洲国家。
政府设立劳务输出机构协同当地外交部对接境外用工企业,并由政府派遣管理人员负责中国劳工日常生活管理、语言翻译、维权等相关事宜。
第三,改变就业理念,兼职、临时工工作作为就业目标。对于一些4050人群而言,他们的年龄在劳动力市场已不再具有优势,这群人是劳动力市场的底层群体。在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调整自我心态是唯一的选择。兼职的福利保障也许不如正式编制员工,但要养活自己肯定没问题。
政府对于兼职岗位的态度需要更加放开,在一些替代性较强的基层岗位,一个正式编制能养肥一个人,但同时也能养活二、三个人。在特殊情况下,对岗位进行切割是一种救急方法。
“7”的价值
也许,这次人民币“破7”事件的影响力完全被北京方面低估了。诚然,“7”本身并没有什么技术层面意义,更不是能反映人民币价值的关键点位。但是,“7”这条防线却象征了央行对于人民币的掌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