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税务经理人
每天一堂免费税务实务课,成为优秀税务经理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深夜通报!一私家车冲进医院,致1死1伤 ·  昨天  
湖北经视  ·  病情恶化!知名歌手不幸去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税务经理人

工资低于这个数=违法,人社部紧急通知!即日起,赶紧自查这25个风险点!

税务经理人  · 公众号  ·  · 2024-09-04 13:30

正文

多地陆续公布了 2024年最低工资标准,企业赶紧自查是否低于这个数,排查这25个风险点,否则属于违法!

01

2024年最低工资标准公布

低于标准,单位违法!

7月5日,人社部发布最低工资标准。

目前,最低工资标准档位最多为四档。数据显示, 从月最低工资标准看,上海以2690元的标准居全国首位;从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看,北京以26.4元的标准为全国最高。

最低工资标准影响这几项待遇:

1.加班费

部分企业的加班费计算基数,均是以最低工资为标准。因此对这部分企业员工而言,相当于变相涨了加班费。

2.失业保险金

《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所以,最低工资标准上涨,能领到的失业金也会上涨。

3.到手工资

对于部分基层劳动者,或者以最低工资作为基本工资的人群,到手工资就会上涨。

4.病假工资上涨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80%的标准各地有差异,以当地为准)。如果最低工资标准上调,那么按最低工资标准计发的病假工资也会相应增加。

5.单位停工、停产,报酬将增加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12条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除了以上影响工资之外,社保基数调整也会对到手工资有一定影响。


02

关于工资发放,5种操作方式违法!


1、通过个人账户发工资,违法!

一些用人单位不通过企业公账发放工资,而是通过公司法定代表人、股东、财务人员的个人账户发放工资,以这种方式来规避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进而逃避责任。

除此之外,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审判庭法官邢蓓华提醒:

2、多发工资不交社保,违法!

在求职过程中,有一些人发现缴纳社保后,每月到手的钱会少。有的用人单位会以此为由,说服劳动者不缴社保、多发工资,而有的劳动者也愿意到手的钱多一些。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保或不按规定缴纳社保都是违法行为,均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果单位不给交社保,员工 有权要求补缴 ,也可以随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一定的 经济赔偿

3、用人单位任性扣工资,违法!

有的用人单位为防止员工跳槽,会扣下员工的一部分工资留到年底再发。如果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这种情况属于拖欠工资,员工可以通过劳动部门要求用人单位发放全部工资。

此外,还有的企业有上班迟到扣工资、请一天假扣三天工资的任性规定。

事实上,国务院曾施行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在2008年1月15日废止, 用人单位不能再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在规章制度中随意设立罚款条款

4、单位不发工资条,违法!

根据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单位发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后,不向员工提供类似“工资条”的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属于违法行为!

5、大量员工个税零申报,违法!

有的企业为了避税,个税长期零申报。长期零申报个税且与财务报表数据和社保申报数据不一致,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纳税行为会引起税务机关的注意,成为评估核查对象。一旦被税务局稽查到,后果严重。


03

发工资

这11种情形不能有

收入申报容易引起税务局重点关注,以下11种情形,需要企业和会计重点注意:

1、 故意混淆劳务和工资申报

尤其是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务工、临时工、第三方员工,很多属于劳务所得进行纳税申报,但是按照工资进行申报了!尤其是营改增之后劳务公司、建筑企业等都要高度重视。虽然你们可能还有怨言,但是根据个人所得税税法不是全职员工是不可以工资申报个税的!

2、 单位员工的工资长期为0元、5000元。
如果员工薪酬长期为0元,会被怀疑存在皮包公司虚开发票的行为、规避个税的行为。
结合企业经营情况如发票开具等方面数据,
会被税务部门重点关注的、列入日常监控对象。
深圳某公司有6人工资按5000元申报,存在风险疑点,被税务局邀请上门领取数据进行核实,并写书面反馈报告。
3、部分规模较大或经营状况较好的单位长期申报税额为0元。
税务机关会依靠金税四期系统中的同行业信息和征管数据来分析企业可能出现的税收方面的问题。
无中生有、虚造员工、虚增工资、阴阳工资一旦被查到,将面临追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数额巨大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4、补贴不申报个税

也许是因为会计税法不熟悉,也许企业故意不申报个税。总有部分企业把企业的 饭补、话补、房补、结婚补贴、生日礼金 没有合并工资进行纳税申报,你们公司有吗?抓紧整改吧!

5、公司年终存在向自然人股东分红未代扣个税现象。
比如说,企业对股东甲分红100万元,未代缴个人所得税,甲直接取得100万元红利,甲表示很高兴。
不过,如果哪天被查到了,税款还得由甲来交,需要吐出20万元来缴税(20%个税);企业应代扣代缴而未扣税款,要被处以未扣税款50%以上至3倍的罚款,即罚款10万元至60万元。
其实对企业来说,分红100万元,是否代缴税款,
总的支出都是100万元。投机取巧,最终还得至少多掏10万元,那就不好了。
6、虚增人员分摊工资

工资太高,找个李鬼代发工资。这也是很多企业的伎俩。到底这样操作是否靠谱,请回答:是否有考勤?是否有简历?没有那你还要这样做吗?
7、存在聘用退休人员、临时人员上班但是未申报个税,支付外部人员劳务费虽已代扣个税,但是没有申报个税现象。
纳税人
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 ,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 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8、随意变更税目,错误适用税目
个别公司存在人为随意变更个税申报的税目,如将“工资薪金所得”变更为“股息、红利所得”或“经营所得”,以及将“股息、红利所得”变更为“工资薪金所得”等达到
少缴个人所得税现象。
9、8.年终一次性奖金只能按规定享受一次,有部分单位存在一直已发放、从来未申报的现象。
按照最新规定: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在2023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但不能不申报个人所得税。
10、扣缴义务人在填报申报表时随意添加免税项目。
目前条件下,绝大多数人是没有免税项目的,免税项目要符合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才可以填报。
11、党费、年金等费用填入其它项目。
党费不是扣除项目;年金是有专门的填报栏目。
12、对申报收入数据随意加工,填报数据不实。
申报收入要求如实,有单位对政策理解错误,在申报收入时填入已扣除三险一金和基本扣除数字,造成扣除项目重复计算,导致少缴税款。

04

税局怎么查工资?

四大切入点+两税对比!

、四大切入点

二、 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数据对比

两者稽核比对的数据来源为:

1、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

企业所得税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中《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2、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中的全年累计收入额

05

注意了!发工资

8大风险点,赶紧对照自查!


为啥一查工资就会有问题?请对照自查一下,企业是否存在以下 2 5 个风险点。

1、虚列人员

2、工资发放不符合规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