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浪娱乐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尽在新浪娱乐微信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如何宠婆娘? ... ·  2 天前  
财宝宝  ·  看起来,我家婆姨好温油啊-202502082 ... ·  3 天前  
财宝宝  ·  回顾一下春节-20250207221212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浪娱乐

终于找到了她,可她却变了样……

新浪娱乐  · 公众号  ·  · 2021-04-22 20:18

正文



大家有没有这种奇思妙想,在二三十年前的节目里随意瞄准一个人,然后找到他,看看这个人如今过得如何,直面岁月的流逝。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刺激又有点天方夜谭?但TVB真的做出了这样的节目——节目组从旧新闻片段中随意挑选一位出镜市民,然后会进行各种寻找和探访,争取找到他们,让他们讲述这些年的个人变化。

于是,一档名为《寻人记》的节目就这么诞生了。


第一期节目,工作人员翻出了一档三十五年前的节目,《新闻透视》,里面有一个叫倩仪的小姑娘,因为父母工作忙,她需要每天带着弟弟妹妹上学下学。


倩仪问过爸妈,为什么我要每天照顾弟弟妹妹,爸爸妈妈就不能多多待在家里吗?

结果妈妈说,不上班哪有钱?

这一句话让倩仪明白了肩上的担子,也让倩仪变得早熟,明明没有比弟弟妹妹大多少,却每天像个大家长一样照顾弟弟妹妹。


于是倩仪有了一个别称“大家姐”,粤语意思是家中大姐。


节目组认为倩仪是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上世纪几乎很多家庭都有3、4个孩子,而父母工作忙碌的时候,老大通常要挑起重任,他们背负了很多也放弃了很多, 于是 《寻人记 》第一个寻人目标就此定下:寻找这位“大家姐”,倩仪。

可是怎么找呢?

节目组不知道倩仪家住哪里、学校在哪、工作在哪,连姓氏都不知道,只知道她名为“倩仪”,而“倩仪”这个名字在香港很是常见,一抓一大把的那种。

刚开始寻人,节目组就陷入到了困境。


节目组只好重新回去翻看当年的节目片段,发现倩仪为了更好地管理弟弟妹妹,经常会带着弟弟妹妹去家附近的活动中心玩。

工作人员发现了活动中心上的标识,看到了“坪石邨”这个地方,大家像找到了一棵救命稻草,火速赶往坪石邨,准备询问当地的街坊邻居,问问他们是否认识一个叫倩仪的女孩。


结果仍旧不顺利,路人仔细看了看倩仪小时候的照片,都说“不认识”。


正当大家心灰意冷的时候,有人突然想到TVB有一名记者就是在坪石邨长大的,工作人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问了这名记者,谁知竟然有了大收获。

原来倩仪带着弟弟妹妹玩耍的地方叫坪石小童群益会,这个记者小时候也每天去玩。


而当该记者看到倩仪小时候的照片时,竟然觉得眼熟,说好像是自己妹妹的好朋友,一下子提供出了最关键信息。


就这样,节目组兜兜转转找到了这个“大家姐”倩仪。

如今倩仪已经成了中年人,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早已搬离了坪石邨。


节目组带着倩仪在她小时候生活过得地方故地重游,去了她经常带着弟弟妹妹去的餐厅,也发现了一些地方早已翻修重建,而他们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坪石小童群益会也早已关门停业。

倩仪三十年后又走了一遍当年每天都会走的路,走着走着眼眶就红了。

她说人慢慢长大,很多事都是不由自己控制,你小时候常光顾的餐厅、游乐场所都会关门,一同关上的,还有那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现在倩仪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每天要接送孩子上下学,这一幕有些似曾相识,因为三十多年前,她也是如此把弟弟妹妹拉扯大的。


倩仪一边接孩子下学一边说时代变化太快,在她小时候,孩子大多自己上下学,像她还会负责带着弟弟妹妹上下学,家长在这其中的参与度很低。

但是现在时代变了,社会诱惑变多了,大部分家长都不放心孩子自己上下学,倩仪也是其中一个操心的家长。

就这样,倩仪从“小当家”变成了“大当家”。


节目组问倩仪,小时候要照顾弟弟妹妹,小小年纪就要承受那么多,会不会埋怨父母?

倩仪听到这个问题哭起来,可能这是倩仪第一次被问及这样的问题。

抽泣许久,倩仪说,“如果可以选择,当然父母照顾是最好。”

也许倩仪一直在背负着“长姐重任”前行着,没有人关心她是否真的应该担起这份责任。姐姐并非天生就是姐姐,她们最开始是自己。


回到家后,倩仪让儿子看她小时候的新闻片段,特意告诉孩子们“妈妈很小就要带弟弟妹妹生活”,倩仪说这句话的时候,电视画面正好定格在她因为个子矮小,需要站在板凳上为弟弟妹妹煎鸡蛋的画面。


儿子有些听不懂倩仪在讲什么,在倩仪的孩子看来,做饭是爸爸妈妈的事情,当然他也会“做饭”,但玩得是做饭玩具。


岁月也许就是这样了,在不经意间流走大半,我们总是向前冲着,很少有时间回头看看。

就像倩仪,她从“大家姐”变成了两个孩子的妈妈,从给弟弟妹妹做饭到给两个孩子做饭,她一直在以一个称呼过着平凡的日子。

倩仪确实很有代表性,她是在上世纪长大的那批人,小时候要照顾弟弟妹妹,长大后要照顾孩子,一直在奔波忙碌,而《寻人记》在这个时代重新找到她们,一是为了采访,二是让他们有一个喘息的时刻,回头看看自己这一路。

倩仪也是第一次停下来,意识到她首先是自己,然后才是姐姐、妈妈。


其实《寻人记》这种节目,看似温馨,实则残酷。最典型的例子还不是“大家姐”这一期,而是第五期,一个关于“校草”的故事。

节目组翻出1985年的一档名为《香港新一代》的节目,这档节目在记录当时的“会考”,对准的是一批备考的学生。


当时有三个男孩子接受了采访,他们说出了自己对于会考成绩的看重。

比如有人决定重读一遍,就为了再争取一次会考机会;有人则告诉记者,重新会考的机会不是任何人都有的,老师还会看你平时的操行以及对你的印象是否良好。


《寻人记》节目组一下子就被这三个少年吸引住了,决定找找当年这三位为了会考成绩发愁的少年,看看他们现在是什么样子?还记不记得当年青葱的少年岁月。


还是和寻找“大家姐”倩仪一样,节目组一开始是毫无头绪,只能从一些小细节入手,寻找这三位少年。

经过几番询问探访,终于找到了一位有可能和少年相识的人,她说上图最中间的那位,当年是风靡全校的“校草”,所以一直都有印象。


节目组一听其中一个男孩子当年是“校草”,都兴奋了起来,大家的八卦之魂燃起,开始想象校草在三十多年后的样子。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节目组找到了这位校草,肉眼可见校草没了当年的稚嫩,成了一个儒雅的大叔。


对于节目组突然找到他,校草也很惊奇,他没想到过了这么久还会被人翻出当年的录影带。这一晃就是三十六年。


校草坦言他一开始是不准备接受《寻人记》的采访的,后来让他改变主意的原因是想重温一下当年情,纪念他最好的两个朋友。


节目组一开始对校草这番话并不是很理解,仔细询问下去才知,原来当时的三个少年只剩他一个,校草的两个好朋友已经先后离世。

看得出来校草在克制自己的情感,但还是红着眼眶说“人生很短也很无常,和我同年级的同学,三个人只剩下我了。”


看着校草拿着当年三人的同框照片说出这句话,一时间五味杂陈。

三十六年前,他们是对未来抱有无限期待的少年,也是极其看重这段友情的少年。他们说如果三个人只有10块钱,就把这10块钱分成三份,因为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三个人一直在一起,一直在互相帮助。


如今已经离世的少年说,不管三个人中的哪一个想要做一件事,如果不对的话,大家会劝他,如果是一件好事,会从更方面支持他。

这也许是一个十几岁少年能说出的、最真挚的、关于友情的解读。


但又如校草三十六年后说得这句话一样,“人生无常”,谁都没有想到当初约定要永远支持彼此的少年们,如今阴阳相隔。

校草说他如今也有很多好友,但可以称得上是青梅竹马的朋友,只有他们两个。原本他以为三个人会一辈子在一起,但长大后才知道,人生很多事并非必然。


校草说他同意录制《寻人记》的另一原因是想帮好朋友澄清一件事,1985年那档《香港新一代》的节目打错了他好友的名字,他的好友名叫“林潭标”,而不是节目字幕上打的“林泽标”。


说完这句话,校草的眉眼之间终于露出了笑意。

也许这是他心中一直没有落下的大石头,如今终于落下。从校草自身出发,这可能是他能为老友们做得最后一件事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