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企网(www.maiqi-ld.com 5月6号上线):并购界第一微信公众号:maiqi-ld-com及maiqi-ld-com6;并购、股权买卖、定增信息速配平台。规则整合、精准对接、协作共赢 。
随着一年一度的“大考”尘埃落定,新三板史上最大规模的摘牌潮即将来袭。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股转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共有108家公司未能按照规定时间披露2016年年度报告。未披露年报的ST巨环、耐诺邦等18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在7月3日开始强制退市,另外90家公司则暂缓摘牌,其中对于6月30日前已提交了终止挂牌申请的公司,股转系统将继续履行主动终止挂牌的审查程序,并将在完成审查后发布终止挂牌公告,另有少数企业涉嫌存在违规等事项,需要查实处理后再摘牌。
此外,继证监会2016 年12 月12 日公布《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后,股转系统于2017 年6月28日发布了《关于修订的公告》,细则从投资者标准到主办券商的相应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于7月1日正式实施。
今年以来,每月挂牌数量增速在逐步放缓,快速扩容时代已经过去。随着各项制度陆续完善,新三板也将逐渐完成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
6月23日,股转系统刚刚作出了新三板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处罚,共480家企业在同一天收到股转系统的监管函。
根据公告,截至2017年4月30日,新三板共计559家公司未能按期披露年度报告。除了已经在披露截止日前提交了终止挂牌申请以及于2017年4月挂牌且在合理时间内披露了年报以外的79家挂牌公司,最终480家公司及相关负责人被采取警示函的自律监管措施。
早在两个月前,股转系统就暂停了未披露2016年年报的559家挂牌公司股票转让。根据股转系统历史公告显示,截至2017年4月28日,共计11113家公司须披露2016年年度报告,其中,10554家已完成披露工作,559家公司未能按期披露年度报告。根据规定,全国股转系统公司决定自5月2日起暂停上述未按期披露年报公司的股票转让。
作为过去一年企业状况的反馈,披露年报是挂牌公司的基本义务。对于未能按时披露年报的原因,一位来自东吴证券新三板部门的不愿具名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部分是由于业绩出现较大的问题,另一部分公司则属于计划转板、并购等故意不披露,转板本身就要从新三板退出,索性不披露直接被摘牌。”
根据官网公布的信息统计,108家被摘牌公司由49家券商督导,其中中泰证券是摘牌项目最多的主办券商,共计8个项目将被摘牌;排名第二的是安信证券,共有6个项目上榜;此外,光大证券、国信证券、申万宏源和中信建投各自均有5个项目被摘牌,并列排名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股转系统表示,被摘牌公司应积极应对投资者诉求,主办券商应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被摘牌公司相关事宜并披露联系方式,协助做好被摘牌公司投资者的沟通工作,指导被摘牌公司妥善解决投资者诉求。
上海一家大型私募投资经理吴东(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应该是大部分公司没有被立即摘牌的原因,如果新三板企业不披露年报就能被强制摘牌,对企业来说这是时间最短成本最低的退出方式,但受损的会是投资者。”
7月3日起,首批18家公司已被强制摘牌。时代周报记者整理发现,18家公司中有16家在挂牌期间未发生任何交易,另两家公司虽然有交易记录,但在6月30日发布了主动摘牌公告并公布了异议股东回购方案。
其他尚未被摘牌的公司将需要妥善解决相关事项通过审查程序后摘牌。
股转系统表示,对于6月30日前已提交了终止挂牌申请的公司,股转系统将继续履行主动终止挂牌的审查程序,并将在完成审查后发布终止挂牌公告;对于涉嫌存在违规及其他待核实事项的公司,股转系统将在相关事项处理完毕后,启动终止挂牌程序。
上述东吴证券新三板部门内部人士表示:“剩余的90家公司应该还需要一段时间,完成审查后分批排队摘牌。”
实际上,新三板已成为IPO最大后备军。截至2017 年6 月27 日,共计101 家新三板企业处于IPO 排队审核状态,其中40 家企业申请主板上市,12 家企业申请中小板上市,49 家企业申请创业板上市。在将被摘牌的108家公司中,其中有4家企业处于IPO辅导状态,分别是深装总、达海智能、钢钢网和广联航空。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自律监管措施和纪律处分实施办法(试行)》,新三板挂牌公司因违反规则在1年内被多次实施自律监管措施或者纪律处分的,股转系统可以限制其变更转让方式、发行融资、并购重组等业务的办理。并且,股转系统定期在官网公布对自律监管对象实施自律监管措施和纪律处分的情况,并向中国证监会备案。
而被出示警示函是否将影响IPO进程,上述东吴证券新三板部门内部人士认为:“可能会有一定影响,不按照规定披露年报说明企业存在诚信问题,对投资股东不负责任。最终影响有多大还不确定,目前也没有相关的案例,不过新三板的自律监管函主要还是起警示提醒的作用,处罚的力度并不算大,决定是否能够IPO应该要看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考量。”
东莞证券分析师付豪指出,监管趋严仍是新三板的主旋律,有进有退的制度设计保证了市场持续净化,不按规定披露年报说明企业存在诚信问题,对股东不负责任,或影响未来的企业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