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份的某一天,我发了一条微博:
我们正在做一个简单、几乎没有行业门槛的小产品,因为简单,所以希望它没有一点瑕疵。虽然我们意识到,完美的东西根本不存在,但是当你知道自己可以朝它更进一步,就不要让不存在这件事成为你不去靠近它的理由。如果有 10 个细节可以完善,就不要只完成 9.5 个,那 0.5 个细节可能是其他数百个竞争对手和你的差距。
当时还没人知道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后来我们做出来了,大家发现,原来不是什么大件产品,而是一个白色的环保袋。
我们不是大公司,一个很小的团队,现在说这些方法论听上去不太令人信服,但是,我的确要求同事,要去调整肩带的长度,去调整长宽的比例,去调整内袋的深度,这些调整都不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个环保袋的功能,说得难听一点儿,它们都是无关紧要的细节。但我真的希望一厘米的改动,也可以带来一点无法察觉的、使用上的舒适。
这个环保袋和微博里说的一样,看上去非常普通,好消息是,凌晨上线,隔天早上醒来,它已经全部售罄了。
那几天我非常焦虑,发货的时候,我一刻不停地要求同事亲自上手去包装,去粘贴纸,去叠盒子,他们也不可避免地挨骂过几次。我脾气不太好,虽然也不是经常骂同事,但他们真的会因为不在乎细节挨骂。
那些细节并不是容易犯错的细节,而是“让事情可以变得更好的”细节。比如我从前老是因为他们的微信排版生气,不是因为段落错了,而有可能是因为文章里面,英文和中文混排的时候,应英文之间忘了空格。
这个空格带来的舒适度,很少有人会去发觉,它看上去的确无关紧要,但这就是我说的,那种“无法察觉的、使用上的舒适”。
真的,这不是反应过度。我还记得从前我们刚开始在杂志社做媒体公众号的时候,曾经列出了超过五十条“发推送时必需确认”的事项,其中包括检查错别字或是信息正确之类的,但更多的,是检查字号、行距、图片适配度、左右对齐等看上去无关紧要的东西。
今天大家做内容、产品,都在考虑细节,这已经很普遍、很正常,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在一件事情做到 80 分的时候,愿意再花点儿时间和精力,把事情做到 80.5 分。
我的观点是:这 0.5 分,不是用来让人发现它有多好,却是用来“定胜负”的。
这种“无关紧要”的打磨,原本让人联想到很多顶级品牌,特别是高级腕表的的制作标准。年初,我在德国一家顶级腕表的活动上,得知他们在把所有零件打磨、组装完成——此时,表的功能已经可以正常运转——之后,会再次把表拆开、二次打磨,为的是让腕表更加趋于完美。而当你使用的时候,你不太会去考虑它究竟被组装了多少次,你只会觉得它好用。
愿意付出这一点对细节的渴求的产品,用户不太会发现,但是一旦对方发现了,就会知道这个品牌的用心。这是世界上所有顶级品牌,无论是设计还是制作上,区别于普通品牌的奥秘。
和奢侈品相比,显然不在一个消费层次上,但那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环保袋售罄之后,我回访过自己的朋友。有一个朋友每天都背去上班,很主动地跟我说好用,我就问她,那你觉得好用在哪儿?
她支支吾吾,最后也说不上来。我提醒她说,你不要碍于我们是朋友,要是有什么缺点,你可以告诉我。她说,我就是说不出来,就是很好用。
完全没有自大、自负的意思,但是,我相信她的话。我不需要去告诉她,我们之前做了多少改进和努力,因为对用户来说,那有点儿过于消费情怀——产品本来就是一件结果导向的事儿。
我还遇到过一个类似的场景,当时我被邀请到一家马尔代夫的酒店,他们的公关总监是个印度人,他接待了我们一行人。有一天晚上,大家一起吃晚饭,我发现只有他用的是一台安卓手机,就问他为什么用这台手机,这个手机好用吗?他说特别好用。
我问,那好用在哪儿?
其实他说不上来,也是支支吾吾地说:“就是好用。”
我从他那儿唯一听到的确切的信息是,这款手机在印度高端手机市场非常受欢迎。他的手机是一加手机。
在市场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刚刚发布的 2018 年 Q2 印度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报告,一加以 40% 的市场占比领衔印度高端手机领域,超越三星(34%)、苹果(14%),成为印度高端手机市场销量最高的智能手机品牌。
事实上,不仅在印度市场,整个 2017 年,一加在美国 $400-$600 价位的公开市场中,占据的市场份额为 44.3%,排名第一。其次为 Motorola,占16.7%的份额。第三名为 Apple,占 10.9%。在芬兰最大运营商 Elisa 的渠道中,一加在整个 2017 年都是最畅销的机型……
也许和一加注重国际市场的战略有关,和国内其他厂商相比,它的曝光也不是很多,但我是在知道这些数据之后,慢慢开始关注到这个品牌的。
OnePlus 6 月牙白
能够做到行业顶端的产品,一定有它厉害的地方。这其中当然有它的市场策略和营销策略,但我更关注的是它在设计和用户体验上的改善,因为这些地方的提升,按照我一直笃信的标准,才是用来“定胜负”的。
一加手机的 CEO 刘作虎曾经在一篇社区文章中提到,一直以来,一加追求的不是规模,而是如何给用户带来有价值的产品,为用户提供一种更轻松高效自由的用户体验,让用户使用时觉得“无负担”。
什么是“无负担”呢?比如最新发布的一加6,他们在顶尖的硬件配置上,加以对系统的智能算法优化,给用户提供一种无负担的快,不仅体现在应用启动速度快,多个应用切换快,还体现在整个系统简洁易操作、流畅不卡顿。
还记得吗?对那个来自印度的酒店公关来说,这样的感受,是无法用语言去量化的,这就是他作为用户,只能说好,却说不出好在哪的原因。
刘作虎还提到:“也有不少人对工业设计依然存在误解,认为工业设计就应该是要有点与众不同的样子。事实上,真正优秀的设计,并不会刻意追求外在形式上的夸张,甚至会在最初一开始忘掉外在形式,更多思考内在,从材质、工艺以及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上去打磨。从 OnePlus 1 到 OnePlus 6,我们始终坚持的,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哪怕是看起来无关紧要的 0.01mm。因为许多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最后会令整个设计高下立判。”
可以很诚实地说,这是在手机行业里,我目前为止最赞同的产品思维。
在我们的时代,能够实现硬件或者软件的大跨越,其实是很小的概率事件,更多的人去要一些边框、屏幕的噱头,但只有很少的人,愿意把时间和经历花费在“设计的诚实”上。
OnePlus 6 设计图
关于 OnePlus 6 是如何贯彻这种“设计的诚实和对无关紧要的细节的打磨”的,至少有两点让点我印象深刻。
首先,除了保留了该品牌一贯的地平线和弧度设计,他们还在 OnePlus 6 上尝试了玻璃材质。一加不是第一家使用的品牌,但考虑玻璃与不同环境光线下交融的视觉体验就变得尤为重要,一加设计师团队因此尝试了 70 多种方案,才选出效果最佳的一种。
其次,据说一加手机的用户是对手感有很高要求的一个群体,考虑到用户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依然觉得双手“无负担”,OnePlus 6 的后壳采用纳米工艺印刷了五层,这其实是手机行业第一次。虽然在一个喷涂上去增加次数,很难单纯地从视觉上感知出来,但当你拿在手里的时候,可以很敏锐分得清三层和五层的细节差异。
OnePlus 6 月牙白开箱图
事实就是,外在的让人炫目的设计很容易让人兴奋,但是这些东西是会过时的,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时的呢?不会过时的东西,是当你用到它时的那种感受——人的感受,是无法量化的。提升这样的感受,未必是通过某种巨大的改动,而是去提升那些无关紧要的细节。
当然了,“看似无关紧要的设计”也不仅仅是体验上的,作为定位明确的高端智能手机,在外观上,OnePlus 6 这次新增了全新月牙白配色——你可以想象,是设计师在色板上调出了“皎洁的月光”,再利用科技把这种特殊的白色实现在材料上,让手机呈现出一种洁白而温柔的高级感。
OnePlus 6 月牙白
在那篇文章的最后,刘作虎说:“一加的核心用户其实是对产品体验和工业设计都非常挑剔和敏感的一群人,这也成为了我们的一种动力。当你们能感知到我们在那些细节之处做出的改进,并由此鼓励我们的时候,所有之前的严肃和痛苦就真正变成了一种无负担的喜悦。”
拥有这样对产品敏感的用户、并且被用户的感受所鼓励,大概是所有做产品和品牌的人梦寐以求的事。
世界、黑色趣味和明亮内心
乌 | 云 | 装 | 扮 | 者
非常高兴认识你!以下都是我喜欢的
如果你也感兴趣
试试关注乌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