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奴隶社会
不端不装有梦有趣的原创文字,听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讲自己的故事。我们有高大上咨询公司合伙人,挨踢界的连续创业者,顶级VC合伙人,著名科普作家,公益人,和很多很多朋友。加入奴隶社会,也加入我们的社区,相信你在这里一定可以找到志同道
51好读  ›  专栏  ›  奴隶社会

一直被领导肯定的我,反而辞职了 ……

奴隶社会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5-01-07 08:0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内在动机在驱动个人行为和工作表现方面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小A的故事展示了外在因素如何影响内在动机,并讨论了减弱内在动机的几种常见方法,如控制性认可、社会价值观等。同时,文章还提供了培养内在动机的方法,包括自主、胜任和联结。最后,通过土豆职言系列的写作经历,展示了增强内在动机的实践方式。文章鼓励读者通过自主、认同规则、展现自主等方式增强内在动机,并指出内在动机对于个人成长和幸福感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外在因素可能削弱内在动机。

文章通过小A的故事展示了外在因素如升职加薪、社会压力等如何影响个人内在动机。

关键观点2: 控制性认可、社会价值观是削弱内在动机的常见方法。

文章讨论了社会环境中常见的控制性认可和社会价值观对个人内在动机的负面影响。

关键观点3: 自主、胜任、联结是增强内在动机的关键要素。

文章提出了自主、胜任和联结三个关键要素来培养和发展内在动机。

关键观点4: 增强内在动机的实践方式。

通过土豆职言系列的写作经历,展示了如何通过自主、相信自己的能力、展现自我价值等方式增强内在动机。

关键观点5: 内在动机对于个人成长和幸福感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了内在动机在个人成长、工作表现和个人幸福感方面的重要性。


正文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790 篇文章

题图:文中图片来自网站pixabay。

作者:梁旻,清华大学博士、美国 UW-Madison 博士后。曾任微软全球项目经理,爱立信硬件经理等。创立职慧公益项目 13 年,职慧课程设计师、培训师导师、志愿讲师、成长教练。为 200 所高校的 16 万人次大学生讲授职涯成长课程 1600 余场。光辉国际、DDI 等知名管理咨询公司资深顾问、专业培训师。本文来自:职慧(ID:livetogive


01 小A为什么会辞职?

我们先从小 A 辞职的真实故事讲起。
小 A 对于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一开始是充满动力的。因为这是她感兴趣的领域,工资待遇虽然不能算是那种令人羡慕的高薪,在行业里也是中上水平。

作为新人,当然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工作中有各种管理规则,都需要逐渐适应和遵守。遇到挑战性的工作,有经验的员工会给她详细的指导和建议,按照这些指导做,都有不错的结果。

小 A 的成长很快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连续三年获得加薪,加薪的时候自然很开心。她也积极参加各种评比竞赛,有些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是年轻员工中的明星。

她和同事的关系不错,也很努力融入这个工作环境,在人际交往中展现出了很好的配合。大家也会在她每次取得成绩的时候对她的能力表示认可。

为了做得更好,小 A 需要非常努力,自然也有不小的压力,有时候会感到疲惫。小 A 也经常感到焦虑,但她说不清为什么会焦虑,似乎是担心有一天会突然失去这些。即使收到大家对她能力的认可,小 A 也不能完全相信,总感觉自己还差得很远。

有一天,小 A 突然意识到自己每天只是在完成工作,原来对这个领域的兴趣也慢慢消退了。工作中的新想法越来越少,经常只是用自己能够接受的基本标准来完成任务。

终于在工作了三年之后,小 A 下了决心:辞职。

这个决定让老板和同事都非常惊讶,因为大家都觉得她有能力也有潜力,在这里工作非常适合她。

在揭晓谜底之前,请你分析一下小 A 是因为哪些原因才决定离职?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问题有可能不太容易回答,其实答案的核心只有四个字:“内在动机”。

当我们实现一个目标的时候,有两种动机在发挥作用:一个叫做外在动机,一个叫做内在动机。为了升职、加薪、获奖而去工作,就是典型的外在动机。

什么是内在动机?内在动机可以理解为在没有外在动机的时候,自己仍然想做一件事情的内在动力的来源。

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整个社会环境,都很善于用外在动机来推动我们去努力行动。

不幸的是,外在动机如同咖啡,喝一杯能起效几个小时。为了保持持续的动力,每天必须喝上几杯咖啡才能维持。

更不幸的是,同一种外在动机的刺激方式,效果会越来越弱。也像喝咖啡一样,刚开始的作用非常明显,喝惯了之后提神的效果就会慢慢减弱。跟着一起减弱的还有自身的机能,也就是内在动机,只要不喝咖啡就没精打采。

故事中的小 A 就是这样。驱动她努力工作的全部是外在动机,导致后来连自己本来感兴趣的事情,也提不起精神了。

我们都知道,做一件事情是靠外在动机还是靠内在动机,其状态是很不一样的:

自己想读一本书 vs. 为了完成作业而不得不读一本书;

自己热爱服务他人 vs. 为了简历上的公益经历而服务他人;

自己创业 vs. 只是打一份工。

如何才能培养内在动机呢?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
(Edward Deci)在《内在动机》一书中,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三大心理需求:

自主(Autonomy)

胜任(Competence)

联结(Relatedness)

如果这三大需求得到满足,内在动机就会增强。

如果只看这三个词,似乎是个简单的理论,不就是自己做决定、自己有能力、与周围人的关系好,就可以增强内在动机嘛,有什么难的。

我花了好几天时间读完这本相当学术的《内在动机》,发现上述简单的理解和书中的核心观点相比,不能说像热狗和狗的区别,至少也相当于熊猫和猫的区别了:
自主——重点不在于是否自己做了决定,而在于自己是否在各种“控制”下做了决定。
胜任——重点不在于别人是否认可自己有能力,而在于自己是否真心相信自己有能力。
联结——重点不在于人际关系的好坏,而在于自己的内在是否完全融入到了环境中。

考考大家:下面三种情况是否满足了自主、胜任和联结的心理需求,可以增强内在动机?

  1.  大家都去考的证书,我也决定去考。

  2.  取得了成绩后,别人夸我有能力。

  3.  我尽量做大家期待的事情,和团队的关系都不错。

答案都是“否”。这些情境不仅不能增强内在动机,还都有可能减弱内在动机。

为什么会是这样?让我们一起来走近那些看似有效实则减弱了内在动机的“发明”吧。

02 减弱内在动机的“发明”

在上面提到的三大心理需求“自主、胜任、联结”中,最核心的需求是“自主”。另外两项需求“胜任”和“联结”都是为了实现自主而服务的。

而“自主”的反义词是“控制”。各种对人产生“控制”的方式,通常都会减弱内在动机。

有些控制很明显,比如直接告诉你必须要做什么。也就是直接对人下命令,但这个方法很多人都知道并不好使了。

于是有人发明了各种隐蔽的“控制”方法。现在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减弱内在动机的“控制”方法。

第一个方法:“胡萝卜”和“大棒”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小朋友正在饶有兴致地看一本喜欢的书,父母对他说:以后你每读 10 页书,我就给你一块钱的零花钱奖励。父母说到做到了。

突然有一天,父母决定不再继续给小朋友发奖励读书的零花钱了。如果你是那位小朋友,此时对于读书会有什么感觉?

大多数人的答案是:“我觉得读书不像以前那么有意思了。”原来父母的奖励,并没能激发小朋友更“自主”地喜欢读书。

《内在动机》一书的作者就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安排两组参加实验的学生完成一种叫做“索玛”的拼图,这种拼图有很多不同的设计方式。第一组学生每完成一个拼图设计就会得到一美元的奖金,第二组学生无论完成多少都没有奖金。

活动时间结束后,实验者说要离开一会儿去准备实验报告,实际上是通过单向玻璃观察有多少人在继续玩拼图。结果发现:相比起有奖金的小组,没有奖金的小组成员,继续玩拼图的人数要明显多一些。

这个实验结果告诉我们:“钱不是万能的”。甚至在促进内在动机方面可以说:“钱是万万不能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前面说到“自主”的反面就是“控制”,“胡萝卜”也好,“大棒”也好,这些基于行为主义发明的“控制工具”,其实都是在通过“诱惑”和“恐惧”来达到操纵他人的目的。

不得不说“胡萝卜+大棒”这样的控制方式是有短期效果的,有时候效果还相当不错。比如完成了作业就奖励自己喝杯奶茶,完不成任务就不能打游戏。但如果仅仅依赖这样的方式,就会逐渐伤害到自己的内在动机,慢慢会变得做什么都提不起热情,做什么都感觉没意思。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你经常用这种“胡萝卜+大棒”的方式来控制自己吗?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这类方式不会让你对学习更感兴趣了吧。

第二个方法:控制性认可

下面是几句认可你的话,邀请你仔细品一品:
“小 A 同学,你今年业务做得不错,离目标更接近了。”
“小 A 同学,你最近表现很好,有个新任务要交给你。”
“小 A 同学,你今天看上去好漂亮啊!”
“小 A 同学,因为你做到任劳任怨,所以你是个好员工。”

这些认可给你的感觉如何?

哪些让你感觉到动力增强?哪些让你感觉到被“控制”了?

对于这四种控制性认可,我分别做了命名:

比较性认可:认可的同时,和另一个参照物进行对比。表面上是认可,实际上是在“控制”你去更快更好地达到参照物的目标。

目的性认可:认可的同时,期待你完成新任务或达到新目标。通过认可的方式“控制”你,让你更愿意接受新的安排。

社会性认可:很多人都知道应该要多夸奖他人。所以当你听到一句夸奖时,有可能只是对方的一种社会性行为,并不意味着你真的做得很好,而是暗示了某种社会标准,通过这样的标准来间接“控制”你。

条件性认可:只有做得好的时候才能得到认可,这时我们感受到的不是对自己的认可,而是自己做了别人期待做的事情而已。“你今天真乖,妈妈喜欢你”,这样的认可只在顺从控制者的期待时才能得到。研究表明:一味地顺从,是会减弱内在动机的。

通过对四种认可的分析,可以看出控制性认可既无法让人真正感到“自主”,也难以让被认可者觉得自己真的有能力。这里的能力并不是他人赞扬你有能力,而是自己从内在相信自己有能力。

还有一个研究结果值得关注:控制性认可对男性可能还有一些促进作用,但对女性而言,是会明显地减弱内在动机的。

你使用过这些控制性方法来认可自己吗?如果是,效果如何?

第三个方法:社会价值观


大家都记得自己高考前,学校、家长和亲朋好友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学”,这句话的背后就藏着社会环境带来的价值观。
在这种价值观的驱动下,大多数同学度过了紧张而繁忙的高中,而且这个过程中大家可能目标清晰且充满动力。

而考上大学之后,很多人突然就找不到学习动力了。因为高中时的学习动力是被社会价值观等外在动力驱动的。到了大学,外在动力没有了,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建立起内在的学习动力。

遗憾的是,历史总是一再地重复。人们很快又投入到“找个好工作”,“做出好业绩”,“比赛获个奖”等等符合社会价值观的努力中去了,重新燃起热情,随后再次失去目标,进而失去热情。这样的循环在很多人的一生中一次又一次发生着。

如何识别社会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外在动机?窍门是觉察关键词“应该”或者“必须”。你可以快速回顾一下自己有哪些“应该”或“必须”做的事情,就会发现我们每天的生活,有多少是在被社会价值观所“控制”了。

这种社会价值观对人的推动力,在一定时期内是有效的,但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焦虑和不安。准备高考前是如此,追求升职加薪时,也是如此。

同理,为了满足第三个需求“联结”,人们可能为了社交而社交,在社交场合展现出顺从和配合,这同样是被“控制”的表现,自己的内在并不感到舒适,甚至想随时逃离。

如果你每天都在用这种社会价值观来驱动自己,以便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你需要问问自己:我放松自在吗?我的内在动机还在吗?

03 培养内在动机的方法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为什么很多事情会失败了,不是因为没有外在动机,也不是因为没有奖励,而是因为缺少内在动机。
很多人的健身就是典型的例子。不少人会花钱去找个健身教练,教练也尽职尽责,要求学员每天吃什么、吃多少都要拍照打卡,每天做多少运动也有严格要求。
在这种严格“控制”下的健身效果如何呢?最初几周通常是有效果的,但是当健身周期结束之后、不再有教练盯着了,能够继续保持健身的人群比例非常低。
如果缺乏内在动力,请个教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很多人一旦放松下来,行为上还会反弹,会想补偿自己的辛苦,导致好不容易得来的健身成果付诸东流。
怎么才能找到一个帮助我培育内在动机的外部环境?
现实中的各种外在环境,如果不是“胡萝卜+大棒”,就是“控制性认可”,或者“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它们都在有意无意中削弱着我们的内在动机。
如何能让周围的环境对我的内在动机培育更有支持性?是改造老板的管理方式,还是改造老师和父母对待我的方式?
其实这种解决缺乏内在动机问题的思路是无解的。且不说周围的人我们改变不了,既然谈的是内在动机,肯定还是要靠自己的内在来实现改变啊!
关于改变内在动机,我有两个消息给大家,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先说坏消息:增强内在动机没有灵丹妙药。如果有,我一定会告诉天下所有的人。我不说别人也会说。你迄今为止没有听说过,就说明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相应的方法。

即使是专门研究内在动机的爱德华•德西,也仅仅是提供了一些线索——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不去采用那些减弱内在动机的方法,就已经是很有帮助了。

再说好消息:每个人生来都具有很强的内在动机。几乎所有的婴儿,都是有无尽内在动机的好奇宝宝。

同时,那些从非常恶劣的环境中(比如高度控制性的环境)成长起来的人,有一些仍然具有很强的内在动机。这说明内在动机是可以自我发展的,完全不必去抱怨环境不够好。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有利于内在动机发展的线索清单,供你参考使用:

1. 总则:少做减弱内在动机的事情


本文第二节中谈到了哪些事情不要做或尽量少做,比如用玩游戏来奖励自己好好读书;比如说些自己并不相信的自我认可,比如为了融入环境而展现出表面上的顺从等等。


2. 自主:用奖励内在动机的方式来奖励自己


精心设计奖励自己的方式。用奶茶来奖励读书并不可取,这只能增强喝更多奶茶的动机。如果奖励自己买一本特别想看的书,或者允许自己外出看博物馆,就会更多地激发好奇心。诸如此类的还有把自己学会的内容分享给他人,或者写文章发表出来,这些都是促进内在动机发展的好方法。


3. 自主:在边界内寻找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


如果把“自主”理解成不受约束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能是想得太美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企业也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我们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自己的行动。例如准时进入教室这个规则没法改变,但你可以选择是走路,跑步还是骑车,顺便安排好自己的锻炼时间;也可以选择是按时到,还是提前到,顺便落实自己的学习计划。


4. 胜任:定义和自己比较的成功


不要把成功定义在和别人比较上,一旦开始比较,就变成了外在动机。你需要把成功定义在自己的成长上。如果某个比赛一定要评出一二三等奖,就肯定会有失败者,就会影响到大家参加比赛的内在动机。如果每个人只根据自己的成长来定义比赛结果,那么每个人都是可以成功的,它同时增强了持续成长的内在动机。


5. 胜任:设计让自己感受到能力的方式


只有自己能够感知到的“有能力”,才能满足心理需求。设定合适的目标,既不要把目标设定得过于简单导致让自己觉得乏味,也不要过于困难导致挫伤自己的信心。垫脚或者跳一跳就能够触达到的目标,才是促进内在动机的目标。同时可以设定每天的小目标,并且为实现了当天的小目标而进行庆祝。


6. 联结:向周围的人展现自主


我们是可以影响环境的。如果两个学习成绩优秀并且水平相近的学生,一个自主,一个服从,老师会更愿意给自主的学生更多的自主,给服从的学生更多的控制。这就是我们通过展现自主来影响环境的方式。


7. 联结:理解和认同规则的意义


深入理解规则,就会导致对规则的认同,认同就带来了自主。深度的认同,还会把这个规则变成自己的价值观的一部分。这样自己和规则之间的关系,就既不是“对抗”,也不是“顺从”,而是“整合”起来了。



04 增强内在动机的小A

回顾小 A 的故事,我们现在可以重新总结小A失去动力的原因了:

原因一:小 A 把较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升职加薪等外部动机上,削弱了对自己从事领域的兴趣。
原因二:小 A 虽然得到了很多指导,但没有发展“自主”的空间,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到的是被“控制”了。
原因三:在人际关系中,因为小 A 想融入团队,配合和顺从并不能增强自身的幸福感。

原因四:小 A 只在有成果的时候获得认可,在没有达到期待的成果时,则得不到,进一步削弱了内在动机。

相反的例子,土豆(本文作者)和很多职慧志愿者在做公益的过程中,会越做越想做,因为内在动机得到了不断增强:

1. 做志愿者不存在升职加薪,一没有收入,二没有职位。所以志愿者从一开始就是在基于自己的内在动机进行选择。

2. 志愿者可以选择自己在哪个领域提供服务,也可以选择做多做少。没有人“控制”志愿者一定要做什么的。

3. 志愿者通过服务他人,感受到自己的能力被认可。受益人对志愿者的认可和感谢是出自真心,而非为了控制志愿者的行为。

4. 志愿者凝聚在公益团队中,相互协作相互成就,是基于对彼此的欣赏和接纳,而非为了某种外部动机,不得不与他人保持联系。

现在,让我们来策划一下自己如何增强内在动机吧:

列出几个避免弱化内在动机的方法: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出几个增强内在动机的方法: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想了一下,写土豆职言这个系列文章,土豆真的一直很有内在动机呢。

自主:没有稿费收入,也不为了评职称;没有老板,也没有绩效指标;只是自己内心里很想做这件事情。

胜任:看到一篇一篇文章写出来,就越来越相信自己能够写好;平均每写一篇文章就要读 1-2 本书籍,我也感受到自己的积累越来越丰富。

联结:通过这些文章,我把自己内在的价值观传递给他人。看到每篇文章的点赞和留言,有时还有打赏,我能感受到我同周围的人和社会的内在联结,这是最幸福的联结。

美国有个著名的艺术教师叫做罗伯特•亨利(Robert Heri)说:“画一幅画的目的不是为了画画时,才能获得真正的艺术品。”

研究发现,即使是完成同样的任务,靠外在动机完成的人会有更多的焦虑,而靠内在动机完成的人会感受到更多的幸福;靠外在动机完成的人会有更多形式上的成果,而靠内在动机完成的人会有更多的创意和更高质量的作品。

写土豆职言,让我有机会体验到“画一幅画的目的不是为了画画”。不断增强的内在动机,让我的每一天都感到很美好。


-  END  -

推荐阅读

反正市场不好,我摸鱼也没什么吧?


46岁了,第四次离开麦肯锡,去往东南亚


我的 2024 年人生领悟:关关难过,关关过

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