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万小刀
写八卦,写江湖,一个看了就停不下来的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麦音乐  ·  我看见许许多多他人的面孔 ·  昨天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女歌手唐伯虎被曝拖欠劳务费,其工作室被起诉立 ... ·  昨天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盛世华章 精彩津年丨图书馆里 民乐“快闪”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万小刀

深扒“迈巴赫少爷”背景,真不简单!

万小刀  · 公众号  ·  · 2024-07-04 11:57

正文

来源:李月亮  作者:李月亮 半夏

一、


这几天,“迈巴赫少爷”家里的故事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有看头。

“迈巴赫少爷”的爸爸朱军岷,前两天讲了这次爆火的起因——

那辆迈巴赫是他日常开的车。

高考第一天,他本来想去送儿子,结果头天工作太晚没起来床,妈妈去送的。

第二天他终于起来去送儿子了。

他去送,儿子自然就坐他的车。

没想到被网友拍下来发到了网上。

网上流传的都是上面这个“少爷和司机”的画面。

事实上镜头一转,就能看到少爷他爹、迈巴赫的主人也在场。

确实去送了。

朱军岷自己倒是不觉得迈巴赫有啥豪的。

“就一辆普通的车,谈不上豪车。”

好吧,你说普通就普通吧。

但是他家有个博物馆,可就非常不普通了。

这个博物馆很多人都去过,就在杭州寸土寸金的河坊街,名字叫“江南铜屋”。

有上下四层,3000多平,藏品1200多件。

是一座铜文化的殿堂。

这是2006年,朱军岷和父亲朱炳仁,押上几乎全部身家打造的。

铜屋里,顶、廊、柱、门、牌匾、雕饰、地板,都是全铜打造。

整整建了三年,耗铜150吨。

朱军岷说,建这个博物馆时,正逢铜价大涨,家里的钱不够了。

后来还是押上整个家族的房产,才贷款把它建好。

博物馆里,展览着很多朱家珍藏的精美铜艺品。

铜光闪烁、古朴华贵。

其中一张全铜的龙椅非常受欢迎。

人们都喜欢坐上去拍照。

“迈巴赫少爷”朱也天小时候也跟爸爸爷爷在那拍过。

小朋友当时肯定不会知道,自己竟然会发展成700分上北大的豪门少爷。

这个铜文化博物馆在杭州非常有名。

微博上甚至还有个热搜词条,叫“总要去杭州看看江南铜屋吧”。


二、


除了这个铜文化博物馆,朱家更接近大众的是“朱炳仁·铜”店。

这是2008年,朱炳仁父子创立的品牌。

外省的小伙伴,可能对朱炳仁这个名字感到陌生。

但据说在杭州人眼里,朱炳仁的名气不亚于马云。

(我杭州的朋友说,如果理解不了,可以参照张小泉)。

很多机场、商场、景区里,都有朱炳仁 · 铜的店铺。

他家的东西确实做得挺有品。

跟我们印象里的铜制品不太一样。

朱炳仁是铜雕技艺国家非遗唯一传承人,中国铜建筑之父。

他的工艺品,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宾。

而且已经连续九年在央视除夕特别节目中出现。

咱平时都不太注意,其实主持人前面的小摆件,就是朱炳仁做的铜生肖。

朱炳仁·铜作品《飞龙在天》

不过铜制工艺品这个东西,相对小众。

所以朱家的名气主要还是在杭州一带。

大部分国人都不太了解。

而这次“ 迈巴赫少爷700分上北大”爆火之后,全国都知道了朱炳仁的名字。

朱炳仁铜店的销量也跟着爆了。

之前他家直播间每天销量大概在1万元左右。

这几天日销售额直接达到了近50万,暴涨50倍。

店里顺势推出了“少爷同款”系列。

39元的高升笔,一场直播就卖了大约2500件。


三、


网友津津乐道的还有一件事:

雷峰塔就是朱家建的。

这话 准确说应该是

雷峰塔是在朱炳仁的主持下重建的。


雷峰塔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传说中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

这个塔是北宋时候越王给皇妃建的,本来是这样:

民间盛传雷峰塔砖有"辟邪""宜男"之类的功效。

老百姓就总去底下挖砖。

结果挖来挖去,1924年,雷峰塔轰然倒塌。

到了1999年,浙江省决定重建雷峰塔。

到底咋建,专家们争议很大。

朱炳仁查阅大量资料,用几万字的论文,说服了专家们,用铜来建。

最后在他的主持下,雷峰塔顺利建成。

它也是中国第一座彩色铜雕塔。

不仅很好地保留了宋代建筑的样貌,而且防雷防蛀,百年不受侵蚀。

在此之前,朱炳仁还设计修建了杭州灵隐寺的灵隐铜殿。

这项工程耗时400多天,殿高12.6米。

被认定为世界最高铜殿,突破吉尼斯纪录。

杭州是全国铜建筑最多的城市。

而这些铜建筑绝大部分都出自朱炳仁大师之手。

不止朱炳仁。

朱军岷也一直奋战在铜建筑的第一线。

2009年,他受邀担任杭州香积寺复建工程的铜总工程师。

这是个大型重点项目,工期紧张,而且不能出差错。

朱军岷顶住压力,仅用时5个月,就顺利完成任务。

他创下了三个纪录——香积美度、香积速度、香积精度。

代价是,由于操劳过度,朱军岷一夜白头。

2006年,朱炳仁和朱军岷接到了新任务:

修建中国最高宝塔——常州天宁宝塔。

而这次原本正常的修建,却改变了朱家的命运。

即将完工的时候,宝塔突发大火,最底下一层的木制屋檐全部烧毁。

而大火熊熊燃烧的时候,正是朱军岷的儿子“迈巴赫少爷”降生的一刻。

朱家人当时都在医院等待小宝贝降生。

突然听说天宁宝塔起了大火。

这个项目,本来朱军岷是法人,应该他立刻去现场处理情况。

但是孩子刚刚出生,他实在走不开。

朱炳仁就让儿子留下,自己跑去现场处理。

结果到了现场,他发现虽然木制塔基几乎全部烧毁,但佛塔本身却奇迹般地并未倒塌,也没有人员受伤。

“因为是佛塔。”他后来这样解释。

而更重要的是,朱炳仁意外地发现——

大火灼烧后的铜液体,在废墟里四处流淌,形成的结晶十分好看。

千姿百态,有种“创伤之美”。

震撼之余,他倍感惊喜。

回去后就创造出了前无古人的熔铜艺术。

他把书法、绘画、雕塑,和熔铜技巧结合起来。

形成了铜雕中的一个全新门类。

代表作“燃烧的向日葵”惊艳世界。

人们后来也感慨,说朱也天是福娃,一出生就带给爷爷事业的飞跃。

嗯,好像也是这么个事。

其实这次“迈巴赫少爷700分”的爆火,也很妙。

高考出分当天,正是朱炳仁的人生大事——

“朱炳仁八十而立艺术展”启动仪式。

他正在致辞时,收到孙子高考700分的喜讯。

感觉很像孙子送给爷爷“八十而立”的大礼。

而且随着朱也天的爆火,朱炳仁铜艺也迅速在全国传扬。

朱家人努力了150年,想成就的“名扬全国”的梦想。

就这样在朱也天的推动下,极其意外地达成了。

这孩子真像是朱家的福娃。

很多网友说朱家这么多年修佛塔,所以有福报。

这个领域咱不太懂,就不多评了。


四、


这几天,朱军岷接受了很多采访。

有人问他,“你觉得朱也天是天才吗?”

他非常肯定地说,不是,这孩子就是靠勤奋。

朱家的家风就是勤奋。

爷爷在烈焰高温的铜作坊里,一干就是几十年。

八十岁了,还在很勤奋工作。

爸爸嘴上说着“上可以啃老、下可以啃小”,其实也日日为事业奔忙,不敢懈怠。

父辈都以身作则,朱也天看在眼里,从小就懂得勤奋读书。

其实对他来说,继承家业、出国留学,都远比高考轻松。

但他说他想上北大,又没能取得保送资格,就必须拼高考这条路。

他努力到啥程度呢?

哪怕是大年三十,一家人吃完饭后,他也要一个人躲到角落写作业。

高考完第二天,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看大学的课程。

有网友就感慨,说咱孩子要是这么学,那怎么也能上个本科吧,可是他就是死活不学,你咋整。

对,很多父母其实自己也挺勤奋的,但孩子就是不努力。

这个原因就比较复杂。

我觉得朱军岷做对了两点:

一是他平时很尊重孩子的想法,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能力,让孩子明白,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主宰。

二是给孩子“理想信念教育”。

“我一直跟朱也天说,你要有更高的目标和理想,我这里太小了,你要有更好的职业规划,要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事。”

父母帮孩子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他就会有努力学习的内驱力。

这两点很值得普通人借鉴。

想让孩子努力,光摁着头跟他说“你得好好学习啊”,其实真没啥用。

你需要让孩子有一个高远的理想,同时也知道只有靠自己努力才能实现。

那他可能就愿意努力了。


五、


最后再聊聊豪门吧。

朱家现在应该算得上是豪门了。

你可能也想知道,这个豪门是怎么起来的?

他家做对了什么?

我们有没有可能也走这样的路?

我看了朱家的故事,感觉确实挺有启发。

“朱府铜艺”,始创于1875年。

那年,朱炳仁的太爷爷开了一家“朱府义大铜铺”。

走出了朱家铜艺的第一步。

他勤学技艺,认真做铜,诚信经营。

小店在那个艰难的年代,活了下来。

老太爷年纪大了以后,朱炳仁的爷爷朱宝堂接过铺子。

他更有想法,把店迁到了更热闹的北后街,扩大了经营。

朱家铺子的铜器货真价实,当地慢慢就开始流传“嫁女的铜,朱家的工”。

可惜到了朱炳仁父亲这一代,赶上了战乱。

铜成了战略物资,家族的铜铺不得不歇业。

手握榔头的朱炳仁父亲,改以卖书画为生,坊间再无朱家铜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