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伙伴
180000+名创业和投资伙伴们聚集的圈子。创投找伙伴,就找创伙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独角兽智库  ·  工业互联网 ·  23 小时前  
独角兽智库  ·  国内机器人行业梳理:量产元年,百家争鸣 ·  23 小时前  
大众网青岛  ·  昨夜!暴涨! ·  昨天  
大众网青岛  ·  昨夜!暴涨!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创伙伴

范冰冰出海做TikTok的3个月后

创伙伴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24-10-08 23:5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明星带动品牌在TikTok平台的表现及问题,通过范爷出海的案例分析了明星品牌在TikTok上遇到的定位模糊、粉丝量不匹配、内容质量差等问题,并探讨了明星网红带动品牌的新方式及品牌出海的本土化策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明星品牌出海遭遇问题

范爷出海的案例显示,明星品牌在TikTok上面临定位模糊、粉丝量不匹配等问题,导致短视频表现数据不佳。

关键观点2: TikTok和抖音的区别

TikTok和抖音在电商逻辑上有较大区别,TikTok现阶段更多的是“货带人”的逻辑。

关键观点3: 明星网红带动品牌的新方式

传统的明星网红代言方式已经行不通,需要通过创始人IP、多元场景化、私域等方式来给品牌加溢价。

关键观点4: 品牌出海的本土化策略

品牌出海需要本土化,从产品到推广方式,再到组织建设,都得下功夫。明星品牌也需要适应海外市场的环境和消费者的需求。

关键观点5: 成功案例的启示

毛戈平品牌的成功启示:从线下渠道起家,建立护城河优势后,同时布局线上线下,注重产品研发和创新,走“实”每一步。


正文


作者/

来源/

导语:明星能带动品牌吗?

01

范爷出海,剧情回顾

还记得两个月前,最火的新闻是什么,6月份,范冰冰高调宣布旗下的彩妆品牌入驻TikTok海外电商了,范冰冰还专门录制了视频,并称Fan Beauty Diary正式入驻TikTok,我们将会在这里分享一切和美有关的事物。
不得不说,国际范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视频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热议,并且获得了超过5000+的点赞,收获了上万个粉丝。
然而,作为一个国内知名公众人物,这个数据表现并不算特别突出,或许是和大部分达人“先攒粉丝再带货”的初衷类似,Fan Beauty Diary并没有着急开通“电商权限”进行带货,而是继续选择发布和范冰冰有关的一些视频,以此来希望积累一些TikTok粉丝。
于是在6月1日发布了第一条视频后,7月9日该账号又发布了第二条视频,主题为“范冰冰的巴黎秀”,从第二条视频开始,数据就明显下滑,后面又保持了一定频率的更新。

然而当初出海的宣言喊得有多响,现在脸就有多红。让人惊掉下巴的是,Fan Beauty Diary(以下简称FB)在TikTok最新发布的视频的播放量仅有226个,且近一个月发布的视频中,视频播放量同样二百多个的视频有多条,这样的短视频表现数据,和账号的粉丝量(5.6万)是完全不匹配的。

02

账号没做起来,问题出在哪

1、最大的问题,定位模糊!FB账号的定位是产品种草?还是明星日常?还是达人带货?目前来看是相对模糊的,这个账号大概也是FB找了个海外电商操盘手在负责,在现在的情况来看,5.6万个粉丝大部分应该也是被范爷第一条出圈的视频吸粉过来的,对于做TikTok普通带货的达人来说,万粉以上的账号已经具备了带货的先期条件,然而对于明星的定位来看,似乎没有个“几十万粉丝”都拿不出手,因此FB账号现在“粉丝量和达人咖位不匹配”、“不忙着急带货”,“先做内容吸粉”,恐怕也是操盘团队的考虑。
2、TikTok和抖音不一样!说到这里,又不得不提一下,TikTok和国内抖音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的,现阶段抖音电商依然还是“人带货”的大逻辑,同样的产品,粉丝量多的有相对更好的机制,当然也能带出更多的销售额,然而TikTok现阶段大部分情况下还是“货带人”的逻辑,不论是网红还是明星达人,产品好才是首要的。
我们看国内的知名MCN机构,如遥望、三只羊、交个朋友、愿景等公司,按理说,他们的强项都是“筛选和孵化达人”的能力,并为达人匹配对应的优质供应链资源进行电商销售,然而这些机构在出海做TikTok,似乎像商量好了一样,都在做“货的生意”而非“人的生意”。
三只羊在新加坡的达人SaSa是素人,越南之前知名的TikTok直播网红“雅莹”之前也是素人,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3、不符合爆款短视频的基本逻辑!我们回到视频的表现数据本身来,从第二条视频我们来分析,该视频的时长大约有12分钟,对于TikTok平台来说明显“过长”,TikTok不是Youtube,尤其是在该账号还没有积累足够的“精准海外粉丝”的情况下,完播率肯定会不高,就会导致视频很难进行二次推流和破圈,且第二条视频,就是明显的“四不像产品”,明星聊天、日常分享、产品种草,似乎想要包罗万象,但结果就不尽如人意了。
4、原生感和趣味性差!不得不说,如果明星会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做出海市场一定是加分的,然而并不是很清晰的视频(看起来是拍好素材后多次传输导致清晰度降低),并没有使用海外语言,拍摄场景也不是特别的“讲究”,且视频的后期剪辑、语言处理、场景、互动等诸多的问题,也暴露了该短视频运营团队的不足,所以我们在近期的作品中几乎看不到范冰冰出镜了,单纯就是“任务式”地在发布作品,好像有一些“破罐破摔”的味道,这又是减分项,用户来刷TikTok不是来看广告的,无趣的产品广告片早就在国内市场证明了落伍了,更不要说在电商人群占比还很小的TikTok。


03

在TikTok的销售额,多少了

那我们回到Fan Beauty品牌在TikTok的销售额,看看卖了多少呢?由于Fan Beauty Diary我们在第三方数据平台暂未搜到其店铺,但是我们搜索到,Fan Beauty Secret(网络查询也疑似是Fan的自有品牌),在TikTok印尼站点,是有销量记录的。我们直接看下结果:

根据TikTok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FanBeautySecret的累计销售额是9.4万刀,不到70万人民币。这个数据,还赶不上国内一个普通达人一场直播的销售额,该品牌是否为范的自有品牌发稿前暂无品牌回应,但折腾了这么久,这个数据有点拿不出手,我们仔细了解了其销售构成后发现,96%竟然来自商品卡,并非常规下的大部分由达人出单,这也十分耐人寻味。

04

明星和网红,都带不动品牌?

传统的通过明星网红代言、高铁公交楼宇广告宣传、知名媒体报道来给“产品加溢价”的“标准化品牌打法”,早就行不通了,尤其在当下,能够给品牌加溢价的,几乎只有三条路,创始人IP、多元场景化、私域。
同样,最近还比较火的话题,张大奕关掉了经营了十年的淘宝店,那个店铺名字不好记,我前几天还看过这个新闻,这会儿又上网上查了查,叫“吾欢喜”。是一家做女装的店铺,具体的关店原因没有公开,我们猜测和女装的高退货率、市场竞争、开款上新成本高、库存压力、以及品牌认可度等都存在关系。
明星、网红,如果不能将个人的IP资产,转化为真正的“品牌资产”,就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只是用个人的流量来给“自有品牌”做曝光和转化率的加持,那么当个人IP,因为周期性、舆论环境、其他不可控因素等受到影响后,“自有品牌”的价值会立即缩水。
说一个正面的案例,美妆行业的“毛戈平”品牌。
创立于2000年的品牌,至今已经稳健发展了二十多年,且线上和线下都进行了较为早期的布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独角兽智库  ·  工业互联网
23 小时前
独角兽智库  ·  国内机器人行业梳理:量产元年,百家争鸣
23 小时前
大众网青岛  ·  昨夜!暴涨!
昨天
大众网青岛  ·  昨夜!暴涨!
昨天
禅茶一味  ·  如此亲密的日子,永远不会重来
8 年前
上海交通广播  ·  上海车展,今天观众超过18万
7 年前
科技美学官方  ·  Google 要把课本放进 AR,送给美国小朋友!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