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电独家
依托“广电行业第一刊”《中国广播影视》杂志,发布最新最快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行业新闻,深度分析释疑解惑。摒弃“千微一面”,与众多行业微信公号形成事实性差异,因为我们深入一线获得了独家干货。查看历史消息,收获更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张小北  ·  转发微博-20241013171134 ·  3 天前  
张小北  ·  //@Houson猴姆:😆//@Super滚 ... ·  5 天前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  开售预告 | 大讲堂艺术影院《游园惊梦》映后对谈 ·  5 天前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  开售预告 | 大讲堂艺术影院《游园惊梦》映后对谈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电独家

从《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看国际传播纪录片的创作“金钥匙”

广电独家  · 公众号  · 电影  · 2024-10-09 19:29

正文

《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在国际传播纪录片如何贴近国际传播语态、与国际团队实现合作共赢、不断提升国际传播到达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迪与借鉴意义,已然成为该领域的典型案例。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

在辽宁大连绵延的海岸线上,曾经同行的徒步伙伴从四面八方赶来。在他们的陪伴下,保罗·萨洛佩科这段历时两年多、跨越7000多公里的中国徒步之旅画下了完美句点。

日前,系列纪录片《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第三季第三集《后会有期》在东方卫视“新纪实”时段播出。第三季延续前两季的风格,以“准确、真诚、平和”的语态,展现保罗在中国徒步最后阶段旅程,带领受众跟随保罗的视角,去体验中国的自然之美、文化之深、人情之暖。
第三季的全新看点,首先体现在地域风光的多样性上——保罗深入探访了山西白草口野长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等国内受众亦鲜有机会亲临的特殊地点,为其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其次,相较于前两季所采用的跟随保罗脚步的线性叙事方式——第三季在叙述技巧上更加强调内容的取舍整合与情感的联结。本季特别安排了一整集的时长深入描绘了保罗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寻觅之旅”,透过他独到的视角向全球受众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辉煌成就。

最后,作为系列片的完结篇,第三季最后一集巧妙地运用了闪回手法作为叙事结构的一部分,与主线故事相互交织,重现了保罗徒步穿越中国的难忘时刻,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中国画卷,为这场跨越7000多公里的徒步之旅画上圆满的句点。
此片是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以下简称“SMG纪录片中心”)与美国国家地理共同打造的外宣纪实融媒体项目,含系列纪录片和海外社交平台每日的更新与发布。该项目以知名旅行作家、国家地理探险家、两次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保罗·萨洛佩科徒步穿越中国的行程为主轴,通过他的徒步行走和独特观察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该项目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为国家广电总局年度中外电视合拍项目并获得总局重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资金扶持以及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大文艺创作资助。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大势下,要真正从“宣传中国”变为“传播中国”任重道远。业内普遍认为,提高此类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力,在国际社会中发出真实客观的“中国声音”,在传播维度上,纪录片要善于谋求各国在价值观及情感上的“最大公约数”,借助人类共通的表达方式,提供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贴近不同受众的文化背景,增强富有亲和力的分享感。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在国际传播纪录片如何贴近国际传播语态、与国际团队实现合作共赢、不断提升国际传播到达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迪与借鉴意义,已然成为该领域的典型案例。

共情叙事,采用全新创作理念

在所有文艺作品中,纪录片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国纪录片人不懈努力、精耕细作,取得了多方面成果:创作观念上不断更新、题材类型日趋丰富、美学风格多种多样,中外合作模式也日益多元......

SMG外宣团队十几年来一直在国际传播的道路不断努力探索。他们自2009年推出大型系列纪录片《中国通》之后一路前行,创作了《中国面临的挑战》《东京审判》《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上海解放特辑》《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上海奇迹》《南希看上海》《战火围城》等国际传播佳作,曾获国际国内60多个重要奖项。

“国际受众的文化背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都和国内受众存在明显差异,不能简单地用对内传播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对外传播。做国际传播纪录片必须要了解目标受众的心理,建立情感的联系和互动,做到共情传播、融通中外。特别是在当前的世界环境下,人们更加需要通过不断的交流,打破隔阂,取得共赢,学会理解包容和尊重彼此。”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副主任、 《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总制片人朱晓茜深有感触地说。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副主任、 《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总制片人朱晓茜

为达到共情目的,《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采用全新的创作理念。

其一,创新叙事视角,以保罗的第一视角展开叙事,主人公具有亲和力的真情实感的讲述,拉近了节目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该片主要根据保罗徒步中国的路程从时间、空间、逻辑关系上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有地理时空的线索联系。受众在纪录片摄制组的镜头的带领下,跟随保罗徒步中国的脚步去领略他一路所见的中国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

但该片的叙事并不拘泥于此,也会注意对素材和内容的提炼,围绕特定主题,使用平行板块式叙事结构。如以“伙伴”为主题,围绕保罗与他的中国徒步伙伴展开叙事;以“茶马古道”为主题,展开保罗在滇川古道徒步时的见闻。这种方式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展现主题,为受众提供更为丰富的视角和信息。

不同于近些年流行的在国际传播纪录片中以外籍主持人串联内容的做法,保罗在《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中的定位不是主持人,而是拍摄对象和主人公,更是共情传播的中心。

与普通来华的外国人不同,他曾是一个获得过两次普利策新闻奖的知名记者,也是一个徒步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地理探险家,他计划用十几年的时间,沿着人类迁徙的路线,穿越四大洲,一直步行至南美洲最南端。这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徒步壮举使他获得了全球众多拥趸。

与中国“相遇”时,他已徒步行走了8年。在开始这场徒步之前,保罗从来没有来过中国,对中国的理解和认识都来自部分书籍和影视作品。2021年开始徒步中国时,保罗即选择大致沿着中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分割线—胡焕庸线自西南到东北穿越中国,更多地徒步穿梭于农村和小城镇,通过与上百位普通老百姓的接触,他对中国的认识变得更加真实、全面、立体。

可以说,该片的题材和叙事视角都是独一无二且很难复制的。

其二,创新拍摄手法,无脚本、不干预、沉浸式记录保罗的一路见闻。

《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总导演王向韬告诉「广电独家」:“纪录片的拍摄首先尊重保罗本人的意愿,以跟踪拍摄为主。在他徒步进行过程中,项目组会和他的中国徒步伙伴一起,推荐和介绍徒步线路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和值得造访的地点,但是由他做判断、做决定。我们会始终与保罗保持积极、持续、深入的沟通,对保罗进行的路线中即将造访的地区和点位进行充分的踩点调研策划,且始终在过程中与相关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保障整个项目的顺利开展。”

这种拍摄手法带来一系列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前期策划和拍摄方案需要随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拍摄过程对调度能力、对体力的较大挑战,随机拍摄产生的场记达几十万字,对后期建构故事也带来不小挑战。

但是,“成片是生动鲜活的,这种跟随式、开放式的叙事,带有悬念的结构,有点像公路影片,故事随着讲述徐徐展开,不论是对国外受众还是国内受众,都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朱晓茜说。

其三,后期建构故事时,采用“准确、真诚、平和”的语态,真实、生动地呈现普通中国人的奋斗与努力。
世界各国人民的情感彼此相通,普通人追梦圆梦、创造幸福生活的故事更容易打动异国他乡的受众。

在山西吕梁山,保罗与徒步伙伴突遇大雪,冰天雪地中,善良的养牛户夫妻向他们敞开大门,与他们分享食物和故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里,护林员向保罗讲述自己两次见过东北虎的经历,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保罗深受感染……

沿途偶遇的平凡而朴素的中国人,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奋斗故事,在牵动全球受众心灵的同时,也令当代中国形象更加真实生动。正如保罗所说:“中国朋友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宇宙,我会带着他们的故事离开中国。”

立体传播,顺应国际传播趋势

媒介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国际传播也呈现出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发展趋势。在融媒传播和立体推广方面,《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的理念和实践也颇具创新性、远见性。

在朱晓茜看来,等片子全部做完以后再拆条发布,绝对没有一边做片子一边发布影响力大。因此,在项目推进之初,就确定了徒步、纪实拍摄、境内外社交媒体发布同步进行的传播方案。

保罗的徒步之旅打动了全球受众。线上,系列纪录片《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打通了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第一季和第二季分别于2022年和2023年在东方卫视和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等海内外主流媒体平台播出,覆盖全球数亿收视家庭。第三季将通过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向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亿受众播出。
同时,SMG纪录片中心的国际传播新媒体DocuLife、保罗个人账号、美国国家地理官方账号等14个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同步发布保罗的见闻。截至日前,4000多条推文共有680万的互动和浏览量,触达数亿级的海外用户。

不止于此,《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打破了传统纪录片的节目样态,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被打造成为一个立体化的国际传播项目。

2023年5月在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徒步中国:未曾讲述的故事”多媒体展览。展现《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的幕后故事以及本土文化的多样性,参展艺术家包括保罗行走路上的伙伴、沿途遇到的民间艺术家、对行走有深入思考的艺术家等,期间还举办了纪录片展映活动。

线下活动与纪录片的联动,不仅有效扩大了纪录片的受众覆盖面,也让整个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往更纵深处拓展,进一步打开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想象空间。

善于合作,提升国际传播到达率

中外合拍是中国题材纪录片走向国际市场的有力有效途径,在全球视野、国际团队、国际平台的加持下,能更为直接地提升国际传播到达率。
2012年创制《中国面临的挑战》时,朱晓茜便深刻体会到中外合拍的力量。

该片由SMG国际传播团队与美国主流媒体PBS合作打造,是国内首部以西方人(国际知名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视角观察、研究、分析中国现状的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

该片的第一季和第二季在美国PBS电视台(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也称公共电视网)的210个公共电视台累计完整播出了近4000集次,在中心城市诸如纽约、华盛顿、洛杉矶、芝加哥等地,覆盖率则高达76%。特别是第二季英文版在美国前十大中心城市受众触及率达到96%;同时还在德国、澳大利亚、“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主流媒体播出,取得了广泛和积极的外宣效果。

此外,《中国面临的挑战》两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美国洛杉矶地区艾美奖等奖项,在中、外两种主流舆论场都收获了充分肯定。

做国际传播纪录片要善于合作,秉持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这对团队立足全球视野、提升创作能力至关重要。合作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差异、摩擦甚至是冲撞,但是只要目标是一致的,求同存异后的效果可能会更好。”她强调。
在《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长达两年多的拍摄期中,主创团队既帮助保罗理解中国,也帮助他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而保罗也不仅仅作为一个拍摄对象被动的参与项目,还运用他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帮助团队以更国际化的方式向世全球受众讲述中国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保罗、美国国家地理的合作过程,王向韬等主创也深刻感受到了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以及尊重和适应不同创作理念、以实现最佳合作效果的重要性。“国际合作往往意味着要在不同工作风格、预期和目标之间进行协调,通过这次合作,我们更加相信有效的沟通和协同是国际传播项目成功的基础。”

立足全球视野,系列纪录片《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将全新的创作思路、传播理念付诸实践,播出以来不仅收获了受众的广泛好评,也在海内外专业领域斩获诸多殊荣:荣获第28届亚洲电视大奖最佳导演奖,第45届泰利奖“电视类历史节目”和“电视类文化与生活方式节目”两项金奖,2023年中美电视节“年度最佳纪录片金天使奖”,2023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优秀国际传播片”及“优秀导演”,第十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纪实影像(纪录片)单元“最佳作品”,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优秀系列短片”,第28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盛典系列片十佳作品等国内国际专业奖项,第32届、第33届上海新闻奖国际传播纪录片二等奖等。

毫不夸张地说,系列纪录片《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的诸多创新尝试与成功实践,将启发中国题材纪录片探索更多融通中外的新叙事、新表达,让中国故事更为生动、中国形象更加鲜活、中华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透视影视热点,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长按二维码可订阅。


请点赞”“在看”第一时间接收行业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