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美国电动车商Fisker面临多重利空消息,股价暴跌,市值大幅缩水,全面停工停产,面临破产危机。文章围绕Fisker的困境展开,总结了该公司的三大关键点和面临的困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股价暴跌和市值大幅缩水
由于价格水平异常低等原因,Fisker股票被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股价暴跌且市值大幅缩水,相比巅峰时期跌幅高达99%,市值累计蒸发达人民币数百亿元。
关键观点2: 自救计划和融资失败
Fisker寻求外部投资和与汽车制造商合作以自救,但最终均告失败。计划以折扣价出售可转换票据的融资计划也宣告暂停。
关键观点3: 销量不及预期和破产危机
Fisker首款电动车型Ocean遭遇销量滑铁卢,实际交付量远低于市场预期。销量不及预期和持续亏损导致融资资金几乎消耗殆尽,公司面临破产危机。
正文
近日,纽约证券交易所突然宣布:由于价格水平“异常低”,计划将美国电动车商菲斯克(Fisker)股票退市。
更危险的利空消息是,原本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商”计划对Fisker注资、展开合作的谈判也突然终止。
目前,Fisker公司已经全面停工停产,华尔街人士警告称:“Fisker破产结局,早已注定”。
从市值层面来看,又一超级资本泡沫宣告破灭。在停牌前夕,Fisker的股价仅剩0.09美元,总市值仅剩0.48亿美元。相比巅峰时期,Fisker股价累计跌幅已高达99%,总市值累计蒸发达7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7亿元)。
接二连三的利空突袭,直接将Fisker推到了悬念边缘。
首先是,Fisker的“救命稻草”突然落空。其最新提交的一份文件显示,与某大型车企的投资合作谈判突然终止。
这对于现金流紧张的Fisker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
就在前不久,Fisker被迫宣布:全面停工停产,正急需资金救急。
该公司在一份收益报告中警告称,可能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度过这一年。
Fisker的自救计划是,寻找外部投资,最初Fisker洽谈了5家“大型汽车制造商”,商谈的协议包括,共同开发电动汽车平台;在北美生产制造电动汽车;其中一家车企计划对Fisker进行投资,投资额最高达6亿美元(约人民币43亿元)。
随着谈判的推进,这五家车企最后仅剩一家(有消息称是日产)。但,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对于自救计划流产的原因,Fisker没有在声明中解释。
受此消息影响,Fisker股价瞬间暴跌28%,并紧急停牌。
当地时间3月25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由于价格水平“异常低”,计划将美国电动车商Fisker股票退市。
在停牌前夕,Fisker的股价仅剩0.09美元,总市值仅剩0.48亿美元。
巅峰时期,Fisker的股价一度高达28美元,总市值更是高达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0亿元)。意味着,Fisker股价累计跌幅已高达99%,总市值累计蒸发达7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7亿元)。
第三重利空则是,Fisker的融资计划也宣告失败。
此前,Fisker宣布,计划以10%的折扣向现有投资者之一出售可转换票据,再融资1.5亿美元(约人民币10.8亿元)。
但由于未能支付利息,Fisker无法满足这项交易的成交条件,这笔融资被迫宣布暂停。
三重利空突袭之下,华尔街对Fisker的前景展望非常悲观。
著名对冲基金Great Hill Capital董事长托马斯·海耶斯(Thomas Hayes)警告称,Fisker申请破产保护的可能性正越来越大,可能下周就申请,也可能是明年,总之破产不可避免。
在美国造车大潮中,Fisker一度风光无限,Fisker公司曾将自己比作苹果公司,直接叫嚣特斯拉。
Fisker官方曾正式宣布,将在中国市场设立交付中心,并计划于2024年正式推出其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Fisker Ocean。
Fisker创始人Henrik Fisker(亨里克·菲斯克)曾喊出Fisker Ocean将成为特斯拉Model 3、Model Y的“主要替代品”。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Fisker于2016年成立,当时,菲斯克表示,他希望投资新技术,帮助他的公司快速发展,同时生产价格实惠的全电动SUV。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它将成为市场领先的特斯拉的挑战者。
值得一提的是,Fisker创始人Henrik Fisker(亨里克·菲斯克),是汽车行业知名大佬。
早在1989年便已入行汽车行业,菲斯克曾在宝马、福特、特斯拉都工作过,参与或主导了宝马Z8、宝马X5、阿斯顿马丁DB9、畅销车型V8 Vantage还有Model S的设计。
Fisker成立之时,正值美国电动汽车热潮开始兴起,菲斯克成功吸引了希望进军该领域的投资者的兴趣。
2020年,该公司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时,该公司预计到2025年收入将达到1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40亿元)。
由于一系列软件、供应链和监管问题,该公司的首款车型 Fisker Ocean 直到一年前才开始交付。
从官网来看,Fisker Ocean有以下几大卖点:
支持快充:电量从10%充到80%需要大约35分钟;
“加州模式”:一键开启车内所有玻璃,包括天窗、后挡风玻璃,以及C柱和D柱之间的玻璃;
另外,顶配Extreme版还能配置太阳能车顶,据说每年可以提供1500英里的续航(约2414km)。
Ocean共有三个版本,起售价从38999美元到61499美元(约人民币28.14万-44.38万元)。
但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瞬息万变,消费者需求迅速放缓、价格竞争加剧、投资者兴趣减弱,延迟交付的Fisker Ocean遭遇滑铁卢。
同时,电动汽车交付后,还被曝出大量质量问题,其中包括,车辆突然失去动力、不能刹车、钥匙有问题、座椅传感器无法感知驾驶员存在、引擎盖突然弹出……
一系列问题,导致Fisker Ocean的销量严重不及预期。2023年作为首个完整交付年,实际交付仅4929辆,年收入仅2.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7亿元),远不及预期。
销量不及预期,持续巨亏,导致融资资金几乎消耗殆尽。
据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Fisker公司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3.96亿美元。2023年前三季度,亏损金额达2.98亿美元。
由于资金链告急,Fisker于3月初宣布,全面停工停产,并计划裁员15%。
但由于公司股票面临退市,根据SEC的文件,Fisker必须回购将于2026年到期的债券,以及立即偿还将于2025年到期的其他债务。
一系列问题让这家雄心勃勃的电动汽车公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