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前两天问我,妈妈你是写什么的。
我严肃的说,教小姑娘们谈恋爱。
她说那等我到14岁,教我谈恋爱吧。
这个……你先自己摸索摸索不好吗= =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于父母执导我怎么过日子的建议和意见,我一向持有保持距离的态度。
从小,
当然都是从听爸爸妈妈的话开始的,爸爸妈妈是我们的保护者。而当我们成年以后,应该慢慢了解到,这个保护者的角色已经开始模糊了,也许父母是真的对你好,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倒真未必都站在对你有利的立场上。
有时候是他们不能,有时候是他们不想。
不能,是因为父母虽然心底里也期待自己无条件的喜欢自己的孩子,但他们下意识会更注重孩子是不是符合自己的期待。比如说,我们的父母谈恋爱那会,婚前乱搞是可以判刑的,多人交往是可以枪毙的——所以在他们的局限性里,他们都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孩子们(特别是女孩子的父母)在关系还没定下,父母都还没满意的时候,女儿自己看上了一个男人。(更不要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做爱了)
不想的情况也有,对有些父母来说,养儿是防老的,所以他们会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过多要求孩子对象的经济条件。最好自己家庭付出少少的,对方家庭付出多多的,如果在先期计算中觉得不是这样,往往就会人为给孩子们制造一些困难。
不和父母保持距离,做不了自己的主人,那么在亲密关系里,也会很麻烦。亲密关系本来就是很私密的,如果时时刻刻身上有父母的影子,两个人约会考虑着六个人的建议,那是会疯。
另外,还有一些曾经对与父母关系抱有很高期待,但父母一直忽略自己需求的孩子们。他们在成年后的男女交往往往会走两个极端,一个是极度不相信人与人的交往,对异性保持警惕,时时考验,经常退缩。另一种是非常渴望亲密关系,如果别人对自己亲热一点,就会感动,奉献,哪怕放弃自己的生活也不忍心让别人失望。
而这两种状态,都不利于关系的长期发展。
成熟的人,很容易会因为对方的情绪波动太大,或者太喜欢非黑即白的关系进展而拒绝你靠近。而不成熟的人,哪怕他真的爱你,你们之间的关系也容易刺伤对方,就不等于你们在一起会幸福。
在我的生活建议顺序里,谈恋爱之前,或者说,准备进入成年人的关系之前,应该尽量从原生家庭里走出。当然不是什么很极端的离家出走,而是可以通过学校住宿舍,与别人合租房子这样自然而然的状况,渐渐与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在心理上,接受哪怕是自己父母,也会和自己三观不统一的,所以无法给自己有效建议的自我心理建设。
作为一个成年人,既不要过度依赖另一个成年人哪怕是自己的父母,也要尽量注意不要让另一个成年人指导自己的亲密关系。因为既然是亲密关系,就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私事,任何第三者,都无法真正衡量出彼此的得失。
父母作为过来人,也许有一定的看人经验……(但大部分父母其实也没有,甚至他们的亲密关系也需要继续努力)但是一个人是否合适自己,必定只有自己想明白了去执行,自己去亲自体会自我反复,反省,痛苦甚至迷茫的过程,才能真正明白自我的需求,从而化茧为蝶。
爱上一个错的人不致命,有一对唠叨的父母也不致命,致命的是一辈子无法依靠自己的修复能力自我成长,无法自我修复的人,会越来越容易产生对他人的怨恨,从而在怨恨和恐惧里消耗了生命。
不是说父母的坏话,也不是要说服他们,而是真的接纳父母可以和自己想法不同。我当然喜欢自己的父母,对他们有着复杂的感情。但正因为我们有血缘,剪不断理还乱,所以我更会谨慎的和父母保持距离,以免彼此不知不觉的超越界限,对对方的私人生活指手画脚,最后搞得吃年夜饭都会尴尬。我很享受去爹妈家喝酒吹牛的时光,评价各种新闻和八卦,或者陪外公外婆老人家打一场麻将(现在他们自己有搭子了),但仅仅这样就足够了。我父母都曾经因为我不听他们的大发脾气,但是我早就搬出去了啊——所以发了几次,发现越发我越不理他们,就继续喊我去吃饭。到时候,我也啥都不说,就当没有任何事情发生过,喝酒,打牌,说八卦。
他们有时候也感慨,你的事情,我是管不着了。我也不搭这个茬,憨厚地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