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律逻辑
这里,聚集着新闻媒体、政法调查记者、刑法学者、刑辩律师、公安刑事、检察公诉、刑事一、二庭、刑法政策研究等诸多长期从事并专注于刑事法科学术及实务研究的人群,分享办案经验,传递人间正义,将事业与爱好融为一体,做人与为学合二为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  ·  这个庭审无声胜有声 倾情化解聋哑当事人纠纷 ·  18 小时前  
天同诉讼圈  ·  沁园春·天同 | 天同文化 ·  昨天  
西安头条  ·  突发重大刑案!警方通告 ·  2 天前  
西安头条  ·  突发重大刑案!警方通告 ·  2 天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  ·  【MV】守护希望 ·  2 天前  
最高人民法院  ·  守好群众“钱袋子”,重庆法院在行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律逻辑

重磅!央行出手,力度超预期!如何影响楼市、股市、汇率?

法律逻辑  · 公众号  · 法律  · 2018-10-09 22:56

正文




海外金融市场度过了惊心动魄的一周,就在大家担心长假后国内金融市场开盘会大跌之际,中国央行刚刚送来了重磅利好。



今天(10月7日)中午11点50分,央行突然放出大招, 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根据央行官网的新闻通稿、答记者问,此次降准的主要信息是:


1、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2、央行同时宣布10月15日到期的 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作 ,跟降准释放的部分资金对冲。


3、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在对冲上述4500亿MLF资金外, 还可以带来7500亿的增量资金。


4、 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5、降准是否会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央行的回答是: “不会形成贬值压力。” 但是,“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招商证券认为,国庆假日最后一天公布降准的目的是 对冲国庆期间全球股债双杀,并不意味货币政策转向放松。




年内第四次降准


据财联社统计,这是今年以来第四次降准,此前1月、4月和7月分别下调过银行准备金率。


这是今年以来的第四次定向降准,虽然在市场预期之内,但本次直接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的增量资金高达7500亿元, 还是超乎预期。 市场普遍认为,选择此时点宣布降准,将直接利好节后开盘的股市,避免A股跟随海外股市震荡补跌调整。


图片来源:财联社




财经作家刘晓博分析,央行此次降准非常“爷们儿”:


1、力度是1%,不是常见的0.5%;没有使用“定向降准”,而是堂堂正正的全面降准。一次性给市场增加了7500亿的资金,这是基础货币,理论上可以最多衍生出将 近4万亿的广义货币M2;


2、500亿置换MLF,隐含这银行成本的大幅降低。因为降准释放的是银行自己的资金,而MLF是向央行借的较高利率的钱。 仅这4500亿置换,就可以让银行每年节省150亿元的成本。


3、这 对于实体经济、股市和楼市,都构成利好 ,意味着资金量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大家都可以感受到央行传递的暖意。


4、展望未来,在年底之前,央行应该还会有一次降准,仍然是为了对抗经济下行压力。目前为止,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仍然没有反弹到两位数,只有重返10%甚至12%以上,才有可能稳住经济。


5、即便是有双倍力度的降准, 如果国家队不直接买买买,下周初A股仍然有可能下跌。 至于A股的市场底,也还没有最终确认,但A股的确在酝酿一轮较大机会。


6、这次降准,会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央行最后那句“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其实已经透露了玄机。但人民币汇率不是可以随意波动的。




四个关键点

1

关键点一:为何要再次定向降准?


实际上, 机构对于央行定向降准早有预期 ,且普遍认为第四轮降准会在10月落地。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确实存在流动性缺口,需要靠降准释放更多的资金来补充。根据统计,10月13日将有4515亿MLF到期,10月16日将有1500亿国库现金定存到期,二者合计回笼资金6015亿。因此,如果10月降准并置换MLF既不会使资金面出现过大的波动,又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期限结构、支持实体经济融资。


再度定向降准的主要目的, 仍在于刺激银行扩表,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与此同时,用降准这一低成本、释放中长期资金的方式替换期限短、成本相对较高的MLF资金,可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表示,再度降准置换MLF,可拉长资金的期限结构,有助于压缩期限利差;持续的降准,最终会有助于改善市场风险偏好,压缩信用利差,改善民营企业融资条件。


2

关键点二:此时宣布降准消息的特殊用意


不过, 即便市场猜到了央行近期要降准,但都没想到会选择在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宣布此消息。 要知道,按照央行过去的习惯,都是周五傍晚发重磅消息。此前市场不少分析人士预测,第四轮降准会在10月12日(下周五)宣布。


但为何央行会选择在今日宣布呢?有何特殊用意?


有市场人士认为, 这或许是为了对冲国庆假期海外金融市场剧烈波动 ,防止明日国内金融市场开盘后大幅度补跌有关。在过去一周里,受美元持续走强影响和美债收益率大涨影响,海外多国金融市场再度上演股债汇三杀,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演过山车行情,多次跌破6.90重要关口。



外围市场的波动必定会波及国内市场,此时宣布降准消息, 无疑是释放重大利好对冲负面影响。


西南证券宏观团队认为,央行继续降准,显示央行政策已经明确的以稳定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为主。因此, 长假后A股开盘后的走势,可能会比此前预期的要好不少。


3

关键点三:降准力度超预期,央行称不改货币政策取向


本次定向降准有两大超预期的方面, 一是宣布的时点超预期,另一个则是降准的力度超预期。


本次降准1个百分点,共释放资金 1.2万亿元 ,除置换到期的4500亿元MLF资金外,还另外释放增量资金高达7500亿元。相比之下,今年6月宣布的第三次定向降准只下调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释放净流动性约4000亿元;今年4月宣布的第二次定向降准尽管也下调了1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但释放的增量资金也只有4000亿元左右。


在此之前,不少机构认为央行本次降准会下调0.5个百分点,但实际却降了1个百分点。


为何央行会释放如此多的增量资金,是否意味着大水漫灌?


对此,央行有关负责人解释称, 本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银根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降准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资金则与10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称, 降准支持实体经济。 总体来说,M2增速和社融增速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本次降准仍然以满足融资需求为目的,并不是大水漫灌。


4

关键点四:人民币贬值压力犹存


毫无疑问,再次降准释放长期低成本资金, 对银行、股市、企业来说都是利好 ,但在给市场提供利好的同时,有机构担心降准会给人民币汇率造成贬值压力。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灝表示,选择这个时间节点操作,对流动性、预期、情绪影响皆偏中性。看来九月经济数据进一步明显放缓, 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存。


不过,市场也在普遍认为, 尽管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存,但相对可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