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7日)中午11点50分,央行突然放出大招,
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根据央行官网的新闻通稿、答记者问,此次降准的主要信息是:
1、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2、央行同时宣布10月15日到期的
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作
,跟降准释放的部分资金对冲。
3、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在对冲上述4500亿MLF资金外,
还可以带来7500亿的增量资金。
4、
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5、降准是否会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央行的回答是:
“不会形成贬值压力。”
但是,“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招商证券认为,国庆假日最后一天公布降准的目的是
对冲国庆期间全球股债双杀,并不意味货币政策转向放松。
据财联社统计,这是今年以来第四次降准,此前1月、4月和7月分别下调过银行准备金率。
这是今年以来的第四次定向降准,虽然在市场预期之内,但本次直接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的增量资金高达7500亿元,
还是超乎预期。
市场普遍认为,选择此时点宣布降准,将直接利好节后开盘的股市,避免A股跟随海外股市震荡补跌调整。
图片来源:财联社
1、力度是1%,不是常见的0.5%;没有使用“定向降准”,而是堂堂正正的全面降准。一次性给市场增加了7500亿的资金,这是基础货币,理论上可以最多衍生出将
近4万亿的广义货币M2;
2、500亿置换MLF,隐含这银行成本的大幅降低。因为降准释放的是银行自己的资金,而MLF是向央行借的较高利率的钱。
仅这4500亿置换,就可以让银行每年节省150亿元的成本。
3、这
对于实体经济、股市和楼市,都构成利好
,意味着资金量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大家都可以感受到央行传递的暖意。
4、展望未来,在年底之前,央行应该还会有一次降准,仍然是为了对抗经济下行压力。目前为止,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仍然没有反弹到两位数,只有重返10%甚至12%以上,才有可能稳住经济。
5、即便是有双倍力度的降准,
如果国家队不直接买买买,下周初A股仍然有可能下跌。
至于A股的市场底,也还没有最终确认,但A股的确在酝酿一轮较大机会。
6、这次降准,会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央行最后那句“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其实已经透露了玄机。但人民币汇率不是可以随意波动的。
实际上,
机构对于央行定向降准早有预期
,且普遍认为第四轮降准会在10月落地。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确实存在流动性缺口,需要靠降准释放更多的资金来补充。根据统计,10月13日将有4515亿MLF到期,10月16日将有1500亿国库现金定存到期,二者合计回笼资金6015亿。因此,如果10月降准并置换MLF既不会使资金面出现过大的波动,又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期限结构、支持实体经济融资。
再度定向降准的主要目的,
仍在于刺激银行扩表,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与此同时,用降准这一低成本、释放中长期资金的方式替换期限短、成本相对较高的MLF资金,可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表示,再度降准置换MLF,可拉长资金的期限结构,有助于压缩期限利差;持续的降准,最终会有助于改善市场风险偏好,压缩信用利差,改善民营企业融资条件。
不过,
即便市场猜到了央行近期要降准,但都没想到会选择在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宣布此消息。
要知道,按照央行过去的习惯,都是周五傍晚发重磅消息。此前市场不少分析人士预测,第四轮降准会在10月12日(下周五)宣布。
但为何央行会选择在今日宣布呢?有何特殊用意?
有市场人士认为,
这或许是为了对冲国庆假期海外金融市场剧烈波动
,防止明日国内金融市场开盘后大幅度补跌有关。在过去一周里,受美元持续走强影响和美债收益率大涨影响,海外多国金融市场再度上演股债汇三杀,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演过山车行情,多次跌破6.90重要关口。
外围市场的波动必定会波及国内市场,此时宣布降准消息,
无疑是释放重大利好对冲负面影响。
西南证券宏观团队认为,央行继续降准,显示央行政策已经明确的以稳定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为主。因此,
长假后A股开盘后的走势,可能会比此前预期的要好不少。
本次定向降准有两大超预期的方面,
一是宣布的时点超预期,另一个则是降准的力度超预期。
本次降准1个百分点,共释放资金
1.2万亿元
,除置换到期的4500亿元MLF资金外,还另外释放增量资金高达7500亿元。相比之下,今年6月宣布的第三次定向降准只下调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释放净流动性约4000亿元;今年4月宣布的第二次定向降准尽管也下调了1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但释放的增量资金也只有4000亿元左右。
在此之前,不少机构认为央行本次降准会下调0.5个百分点,但实际却降了1个百分点。
为何央行会释放如此多的增量资金,是否意味着大水漫灌?
对此,央行有关负责人解释称,
本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银根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降准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资金则与10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称,
降准支持实体经济。
总体来说,M2增速和社融增速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本次降准仍然以满足融资需求为目的,并不是大水漫灌。
毫无疑问,再次降准释放长期低成本资金,
对银行、股市、企业来说都是利好
,但在给市场提供利好的同时,有机构担心降准会给人民币汇率造成贬值压力。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灝表示,选择这个时间节点操作,对流动性、预期、情绪影响皆偏中性。看来九月经济数据进一步明显放缓,
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存。
不过,市场也在普遍认为,
尽管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存,但相对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