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BA智库
MBA智库专业中文经管门户网站,专注经济管理人士能力提升,分享经济管理知识分享,打造经理人职业生活圈。旗下拥有百科、资讯、文档、商学院、培训等频道。下载MBA智库百科APP,做经管知识达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MBA智库

为什么你越努力工作,反而越穷了?

MBA智库  · 公众号  ·  · 2017-11-14 12:0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绿标 收听 恒声 的精读语音  ☝

文/阿秀 编辑/露露


BBC纪录片《人生七年》曾经记录了这样一个现象:富人的孩子最终都变成了富人,而穷人的孩子往往都变成了穷人。


换句话说, 贫穷和富有,都是会遗传的。


01

贫穷的思维根源: 稀缺心态


穷人面临的第一层困境,就是穷人思维。


美国经济学家穆来纳森跟心理学家沙菲尔发现:穷人之所以越来越穷,原因不在于不够努力,罪魁祸首是稀缺心态,越是缺钱,就越会在意钱,却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


金钱的稀缺俘获了穷人的大脑,阻塞了穷人的认知能力。


穆来纳森说:“人们的视野会因稀缺心态变得狭窄,形成管窥之见,即只能通过‘管子’的孔洞看清少量物体,而无视管外的一切。”


印度有一个很繁华的克延比都蔬菜市场,那里的小贩每天向富人借1000卢比去进货,买完菜以后收回1100卢比,要还给富人1050卢比,自己只赚50卢比。


其实这些小贩只需要每天省下5卢比,依靠复利效应,只需要50天,就可以不用去向富人借钱了,然后他们的收入就会大幅度攀升。


财富触手可得,可是所有的小贩都坚持向富人借钱,每天付给富人50卢比利息,9年过去, 富人不用工作却越来越富,穷人辛勤工作却越来越穷。


穆来纳森说: “长期处于稀缺状态的穷人,会被稀缺心态消耗大量带宽,其判断力和认知能力会因过于关注眼前问题而大大降低,而没有多余带宽来考虑投资和长远发展事宜。”


稀缺心态会导致严重的短视,让人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 导致找了一份仅仅是“能赚钱”的工作。


玩命加班,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和有效的自我提升,更不用说去管理支出,进行有效的资产投资了。


沃伦·巴菲特(右)和查理·芒格(左)


02

贫穷的现实根源: “老鼠赛跑陷阱”


知乎上有一个浏览量上百万的问题:为什么很多「小土豪」宣称钱靠赚不靠省,而巴菲特和芒格仍推崇节俭生活?


有些答案虽然获赞很多,但是都没有答到点上。


在全世界卖出去2900万册的理财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说。


那些说钱靠赚不靠省的人都是在“傻人花傻钱”,富人是先富起来再花钱享乐,而穷人则是富起来之前就开始花钱享乐。


清崎讲了“老鼠赛跑陷阱”的故事:老鼠在转轮上跑步,却不知道它跑得越快,轮子转的就越快,最终老鼠精疲力竭只好停下来。


穷人之所以根本不可能实现财富自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陷入了老鼠“赛跑陷阱”。


人年龄越大,收入越高,但欲望也越来越大,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承担的家庭责任越来越重,花的钱也就越来越多。


收入的增长有明显的天花板,但是支出的增长却没有。


就像我的一个读者小高,他是北京一家服装企业的资深销售经理。


每年基本工资大约有12W左右,加上5W左右的销售提成,在北京虽然进不了高收入人群,但工作6年的他也该存下一些钱了,但事实却是欠了一屁股债。


他每月的花销如下:租房(2500元)、谈恋爱(2000元)、衣食娱乐(4000元)的费用,给老家父母的生活费(500元),妹妹上大学的部分生活费用(1000元)。


除去上面很多硬性支出以外,他的零碎花销也非常庞大。


例如我曾经提醒他查了一下滴滴的行程单,他很吃惊的发现光今年上半年的打车费,就花了将近4000块,相当于上半年总收入的5%。


各项支出一抵消,就没剩下什么钱了。


像小高这样的人并不少见,尽管工资不低,可工作好几年之后,还是没有多少存款。


贫穷的首要问题不是收入太少,而是支出太多。


麦当劳创始人雷·克罗格在为分店选址


03

那么富人是如何打破思维和现实局限的呢?


其实想要打破缠绕在穷人身上的思维和现实锁链,一跃成为富人也并不难。


学着做老板,投资那些即便是你什么都不干,仍然能够自动钱生钱的资产,让资产构成你的财务护城河。


1974年,麦当劳创始人克罗格到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MBA班讲课。


克罗格笑着问大家“你们觉得我是做什么发家的呢?”


学生们理所当然的说“卖汉堡呀”。


克罗格又笑了“我就知道你们会这么说,可我并不是做汉堡的,而是卖房地产的。”


为什么麦当劳的创始人卖房地产发家呢?


克罗格解释说麦当劳最大的营收来源于加盟商租赁麦当劳分店。


由于克罗格一向很重视店面的地理位置,宁可把公司的绝大部分营收用来买地,所以每个分店的出租价格都非常高,利润很丰厚。


麦当劳拥有的房地产比教皇都多,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独立地产商,每年出租土地的利润占了公司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真正为麦当劳赚钱的的不是吃完就算的汉堡,而是可以不断利用的土地。


这就是真正的富人思维


一方面打破“稀缺心态”,克罗格眼光长远,跳出了钱本身去做长远规划。


另一方面抛弃打工心态,不要想着努力工作赚钱,而是把大部分赚来的钱都用来购买优质资产,让钱自己生钱。


那么,我们普通人具体该怎么做呢?



04

成为财富的主人而非奴隶


想实现财富自由,归根结底的就是一句话。


要转变稀缺心态,跳出金钱本身来进行长远规划, 把自己所有的财富转化成可以钱生钱的资产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1)把人生规划强行拉进管道视野


暴风影音的创始人冯鑫曾经说过,一个人只有找到自己在天地中的位置,才能够真正有所成就。


那么该如何找到,并一步步的走到这个位置呢?


这就要你 把人生规划的问题强行拉进管道视野,逼迫自己从长远上去规划自己的人生。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研究,他们找来一批出身环境和智商都差不太多的年轻人。


其中27%的人没有人生规划,60%的人有非常模糊的人生规划,10%的人有短期规划,只有3%的人有长期规划。


25年之后,有长远规划的几乎都成了社会顶尖人士;


有短期规划的都成了中产阶级例如医生、律师,有模糊规划的生活在社会中下层;


没什么出息但又特别希望孩子有出息;


完全没有规划的那些人成了社会最底层,整天都在怨天尤人


所以一定要强行逼迫自己思考长远规划的问题, 把时间尺度放在20年以上,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愿景和使命到底该是什么,以及该如何实现。


2)投资钱生钱的资产:构建财务护城河


任何不需要你付出劳动就可以获得盈利的东西,都可以看作是资产。


例如你雇人就可以经营的餐厅,完全不需要你到现场就可以盈利。


或者是你写的一首畅销歌曲,每个人在KTV里点唱一次,都要向你缴纳版权费用。


又或者是证券、基金等等……


只有当你的所有财富都在为你自动生产财富,你才可能拥有真正的财务自由。



3)培养老板心态:找最优秀的人才为你工作


只会一个人冲锋陷阵是成不了名将,只会独自拼命工作的人也成不了富豪。


真正聪明的人需要招徕更优秀的人才来一起工作。


例如我一位在上海的设计师朋友,组建了一个临时工作室,招募了一批自由职业设计师为他工作,他只在每单里抽取15%的中介费。


他自己可以在做设计的同时,把自己做不了的工作分给别人,既减轻了负担,又扩大了业务量,在业界维护了很好的声誉,客单量源源不断的提升。


一年下来,他的收入比只当设计师的时候,翻了两番。


4)延迟满足:减少支出


富人不是不享乐,而是在最后享乐。


而穷人则不相同,穷人在最开始的时候享乐,因此穷人原始资本的积累速度大大降低了。


因此穷人一定要延迟满足,不要看到什么东西都想买,要知道你买来的很多东西都不是必须的。


这里就记住一条准则: 犹豫要不要买的东西,别买。


-THE END-


● 作 者:阿秀, 一个追求“句秀、骨秀、神秀”的文字梦想家,一个热爱码字的个人管理专家。插坐学院专栏作家,百度学术主笔,脉脉特约专栏作者。个人公众号“进击的阿秀”(ID:zchxuexi),欢迎关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主播: 恒声 用微笑回报生活,让声音定格美好。愿我的声音能够传递温暖和感动,陪你走过人生中的每一程。个人微信公众号:恒声音乐日志(ID:FMfenghengsheng)


绝不该错过的精彩文章:

同学会上的差距,让我足足哭了一宿

比起中年秃顶油腻,

最该预防的

是信息癌

什么样的工作赚钱多又不累?

"先搞起来",你就已经干掉了50%以上的竞争者

(点击蓝字直接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木雕  ·  木构即将称霸?
8 年前
大家-腾讯新闻  ·  尼德罗:为什么爸爸应该深度参与育儿
8 年前
陈安之  ·  你的丈夫,决定了你的长相!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