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家-腾讯新闻
精选大家文章,畅享阅读时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夜书屋  ·  悟了,王慧玲写给女性的救赎之书! ·  2 天前  
深夜书屋  ·  听大冰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  4 天前  
周国平  ·  不要无计划地走进新年的春天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家-腾讯新闻

尼德罗:为什么爸爸应该深度参与育儿

大家-腾讯新闻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4-07 17:09

正文


文 | 尼德罗


我是一名文字工作者,也是一个刚满5个月孩子的爸爸。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我见证了孩子孕育、诞生和养育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他人生的开始阶段,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尤其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各种突发状况、手忙脚乱、情绪波荡,让那一个月有了“度日如年”的感觉。


好在育儿就像创业,渡过了从0到1的阶段,后面的路会相对宽一些。到了第二个月、第三个月,以及在百日之后我们脱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帮助,全由自己来带,整个过程变得越来越顺。虽然育儿本身一定会不断出现各种挑战和难题,但至少不会像之前那样慌张,那样手足无措。


由于我的工作性质问题,我有大量在家的时间。原本用来阅读、写作、自娱自乐、社交的时间,因为孩子的到来,我开始用在了买菜做饭、扫地擦地、换尿布哄睡、陪聊给娃洗澡等等琐事上。某种程度上,我既主动也被动地深度卷入到了育儿过程中,如果是别的工作,我便没有机会卷入得这么深。


虽然我的案例比较特殊,能够在时间和精力上如此投入的爸爸会很少,但从我的主观感受出发,我觉得极其有价值。我也在一开始就建议,只要日常生活中能与母子(女)经常见面的爸爸,都应该尝试深度参与其中。


丈夫参与育儿的必要性,可以先从进化的角度切入阐释。


由于人类具有比其他哺乳动物大的多的脑容量,所以导致了新生儿脑袋(相比其他动物)很大,身体能量供给会向大脑倾斜。过去农村里有一句俗话,“牛犊18跌,之后就会走”,即小牛生下来之后不能完全站起来,但摔了18次之后就可以自己站立、走动。对比小牛,人类从出生到站立、会走需要12-14个月,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头脑发达,四肢相对简单。


新生儿特别弱小,母亲的生产过程又特别艰辛且伴随高风险。所以,人类想要持续繁衍,由母亲单独抚养孩子的方式一定会带来种族羸弱甚至灭绝的后果。只有提供精子的父亲加入其中,才可以实现种族的延续。说到这里,不难看出,父亲对母亲的帮助,是基于种族繁衍的需要,这是生物学的定律,不需要讲太多道理。


说完进化论中的解释,我们回到现今这个时代,讨论为何丈夫应该深度参与育儿,需要回应的问题可能更加尖锐。那就是,丈夫对家庭的帮助主要通过“物质供给”来实现。从采集-狩猎时代到农业时代,甚至到工业时代,男性在物质分配的竞争中占据了较大优势,所以“男主外,女主内”居然可以被很多女人认可。但那是建立在“家务劳动”不能市场化的基础上。


一方面,女性在后工业时代获得了更平等的教育背景,现在很多985大学的女生数量已经超过男生了。女性在职场竞争中不输男性,这给女性发声提供了基础性的权力;另一方面,在脱离温饱阶段之后,早期育儿等家务的变得越来越关乎一个家庭的生活品质。它不是简单的把孩子喂饱穿暖,而是带有专业性、技术含量和微妙的人性化统筹管理能力。


举个例子,同样是大学毕业的一对夫妻,他们有着各自的工作,但因为生育和养育,女人需要停歇至少一年。如果考虑孩子3岁以前需要更充足、更专业的呵护,一个女人要中断的职业生涯可能长达4年。在夫妻彼此都有职场竞争的能力和压力的前提下,除了生育和哺乳本身男性不能代劳,其余工作都应该实现家庭内部的协同分工。


我觉得可以打一个比喻,婚姻如果是一家公司,那么育儿可能是公司里最大最复杂和最重要的项目。不管丈夫在公司中是主角(CEO)还是配角(副总裁),如果不能参与到公司里最大最重要的项目中去,丈夫一定会丧失相应的地位,会被边缘化,也会制造各种矛盾。


地位从来都是干出来的,单单靠在外挣钱,这种外围协助的做法,只能算边缘参与,算一种策应——女性早已不是没有能力挣钱。如同我们很难想象,“两弹一星”工程里,粮草供给的负责人可以获得“两弹元勋”的称号。同样的道理,在外赚钱养家的丈夫,实际上面对的是一个相对简单局面,而妻子在育儿中面对的,则是更为复杂、不可控的局面。


我和我的几位同事都曾调自我侃道,工作就是放假,出差就是休假。如果爸爸们不能认同这一点,基本上只能说明对育儿的艰辛程度,还有着严重的认知匮乏。



作为爸爸,需要积极学习育儿的理论知识,并尝试参与到实践中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与妻子保持“知识同步”而不是“知识鸿沟”,方便彼此沟通,达到夫妻之间的情绪共振;另一方面,多一个人投入,就多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手段,理顺育儿工作本身。我的感受是,爸爸如果能够多了解育儿过程,乃至参与其中,至少可以获得下述几方面的好处:


第一,可以增加夫妻感情。试想一下,当丈夫下班回家,看到哇哇大哭的孩子。如果没有育儿经验,可能会很直接地问“是不是饿了”。有经验的母亲可以体会到,“是不是饿了”这句话其实非常得伤人,因为这意味着外人在否定你的哺育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妻子原本焦虑的内心可能会变得怒火攻心,接下来你就吃不了兜着走吧。


但假如丈夫深度参与其中,懂得孩子哭闹的多种原因,甚至懂得“婴语的秘密”。那么,经历过喂奶粉、拍嗝、换尿布、洗澡、哄睡、带医院、打疫苗等等洗礼的爸爸,不但可以有效减轻妻子负担,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一种“同情之理解”的能力。事务分担、情感认可,这是同样有资格在职场打拼的妈妈们,十分渴望得到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刚开始爸爸帮倒忙没有关系,只要细心投入,坚持几天,情况一定会好转,妈妈一定会感受到爸爸的浓浓爱意。


第二,可以排除长辈干扰。这里的用词可能不太客气,似乎长辈成了负担,成了麻烦制造者。我想很直白地表示,很多情况的确是这样。虽然长辈有各种类型,但是总体上,经历过大跃进、饥荒年代和文革的这一代长辈,他们所秉持的零散的、经验性的育儿知识,充满了难以计数的方法论错谬。1个月给孩子喂稀饭、3个月抱着孩子站立着蹦跳、孩子困到兴奋还要继续玩,数不胜数的错误做法表明,长辈与我们在育儿问题上陷入的分歧,是体系化的、方向性的。


爸爸的介入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即在与妻子的一道学习中,保持育儿的科学性。与此同时,这样做还使得,客观上也为妻子建立起了一道防火墙,以避免长辈介入时对妻子的过大压力。看起来纠缠不清的婆媳关系,发生的根源在于丈夫在育儿中的缺位。两个最爱你的女人,为了养育你的孩子,结果陷入水火不容之地。有时候我想,这样的男人是多么地无能和无耻。纵使他在其他方面取得不俗业绩,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一败涂地的。反之,爸爸把很多活儿给干了,与妻子实现充分沟通,再返回与自己的母亲做沟通,整个家庭也会理得更顺,长辈方面也会更轻松。


第三,可以增强孩子安全感。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投入,可以让孩子更频繁地获得关注和关心。科学研究表明,“童年时期曾遭受彻底忽视的孩子长大后,极有可能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正常的另一面:美貌、信任与养育的生物学》,p314)。从出生开始,如果父亲可以投入更多照料孩子,母亲可以获得一定程度解放,这样母亲心情会更开心。母亲的微笑对孩子的影响极大,一个成天哭丧着脸的母亲不可能带出性格乐观开朗的孩子。当然,这一判断同样适用父亲。


第四,可以增强爸爸的职业竞争力。4月2日在深圳有一场数字领袖峰会,BAT三大巨头悉数出席,讨论的主题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应对和挑战。快人快语的马云在分析“新零售”时提到,过去企业想得最多的是“何如卖掉更多产品”,未来企业必须多想的是“如何更好服务消费者”。服务能力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在这方面,女性的亲和力、耐心、同理心,都会变成更大的优势。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原本出门,我只需要一分钟,但现在出门,需要考虑孩子要不要喂奶,给孩子换尿不湿,检查母婴包是否齐备等等,没有20分钟几乎不可能可以出门。急躁的父亲通过深度参与育儿,原先火爆的脾气会有所收敛,原先武断的看法会变得慎重,原先不可挑战的自以为是姿态会逐渐消失。从社会竞争的角度来看,具有男子气概的丈夫,如果进一步拥有亲和力,将对保住他未来的饭碗非常有好处。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之后,人与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机器竞争效率没有意义,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需要具备更强的情境感知能力。


对于爸爸们来说,这是一个充满变局的时代。政治、经济、军事动荡不安,但家庭内部的结构也在发生巨大变化,女性脑子里的想法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此前单纯的“男主外”,通过赚钱养家、展示肌肉保护母子(女)的方式,已经被冠以“直男癌综合症”。越来越多的女性之所以愿意被剩下,愿意只要你一颗精子,甚至敢于跟你离婚。很大的因素在于,希望你参与育儿,更胜于希望你仅仅赚钱养家。


换句话来说,赚钱女人也会,男人没有资格垄断。育儿不能只有女人会,男人也必须加入。所以,只有敢于打破传统“内外有别”的局面,只有敢于做家庭煮夫,这样的队友才是靠谱的,才能受到女性欢迎。


这是21世纪,这是后工业时代,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但这些名词都不重要。从远古时代开始,大自然在设计男性代码的时候,几乎所有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撩妹”。所以,今天的我们遇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我们不但要取得传统意义上的事业辉煌,还要在个体化的育儿工作中展现非凡能力。说实话,起初我有点无奈,但后来意识到,只有这样,独立、美丽、睿智的优质女性,才会真正靠向我们。如此一来,我又有什么理由不洗心革面、自我迭代呢?


【作者简介】 

蒋友柏

尼德罗|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广州媒体人

【相关推荐】

侯虹斌:全职主妇更怕孩子看不起自己

许骥:作为男性,我尊重全职妈妈这份工

凌岚:美国全职主妇的尊严是怎样保障的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