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据派THU
本订阅号是“THU数据派”的姊妹账号,致力于传播大数据价值、培养数据思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派THU  ·  殷志健:我的大数据能力提升之路 | ... ·  4 天前  
大数据文摘  ·  ChatGPT上线「AI打工人」功能,Age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据派THU

PyTorch FlexAttention技术实践:基于BlockMask实现因果注意力与变长序列处理

数据派THU  · 公众号  · 大数据  · 2025-01-23 17:00

正文

来源:DeepHub IMBA

本文约2000字,建议阅读5分钟

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torch 2.5及以上版本中新引入的FlexAttention和BlockMask功能来实现因果注意力机制与填充输入的处理。


鉴于目前网络上缺乏关于FlexAttention处理填充输入序列的完整代码示例和技术讨论,本文将详细阐述一种实现方法,该方法同时涵盖了因果注意力机制的实现。


本文不会详细讨论FlexAttention的理论基础,如需了解更多技术细节,建议参考PyTorch官方博客。



环境配置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pytorch-labs/attention-gym.git   cd attention-gym   pip install .   cd ../


我们通过attention-gym仓库进行安装,这样可以确保组件间的兼容性,同时获取其可视化工具的使用权限。


MultiheadFlexAttention实现


为了在transformer架构中有效地使用flex_attention,需要在多头注意力模块中进行实现。


     class MultiheadFlexAttentio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d_in, d_out, n_heads, bias=False):               """               描述:实现基于flex_attention的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PyTorch模块             参数:                 d_in: int, 输入张量维度                 d_out: int, 输出张量维度                 n_heads: int, 注意力头数                 bias: bool, 是否在query、key和value计算中使用偏置项             """               super().__init__()               assert d_out % n_heads == 0, "d_out must be divisible by n_heads"                      self.n_heads = n_heads               self.d_head = d_out // n_heads               self.d_out = d_out                      self.in_proj = nn.Linear(d_in, 3 * d_out, bias=bias)               self.out_proj = nn.Linear(d_out, d_out)


此处定义了模型的核心参数,包括输入输出维度及线性变换层。


 def forward(self, x, block_mask):               """               描述:多头自注意力模块的前向计算过程             参数:                 x: torch.Tensor, 输入张量,维度为(batch_size, max_seq_len, d_in)                 block_mask: torch.Tensor, flex_attention使用的块状掩码             """               batch_size, max_seq_len, d_in = x.shape                       # 通过线性变换生成query、key、value的组合表示             qkv = self.in_proj(x)                      # 将qkv分解并重组为多头形式             qkv = qkv.view(batch_size, max_seq_len, 3, self.n_heads, self.d_head)                      # 调整张量维度以适配flex_attention的输入要求             qkv = qkv.permute(2, 0, 3, 1, 4)                      # 解析得到query、key、value张量             queries, keys, values = qkv                       # 利用flex_attention计算注意力权重             attn = flex_attention(queries, keys, values, block_mask=block_mask)                      # 合并多头注意力的输出             attn = attn.transpose(1, 2).contiguous().view(batch_size, max_seq_len, self.d_out)                      # 执行输出映射             attn = self.out_proj(attn)                return attn, queries, keys


该前向传播函数的实现与PyTorch标准的MultiheadAttention类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引入了block_mask参数并采用flex_attention函数进行注意力计算。


mask_mod函数实现


FlexAttention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够高效地实现和使用自定义注意力掩码,而无需编写特定的CUDA核心代码。


要使用此功能,需要将掩码定义为布尔类型张量。首先实现一个因果掩码,这是FlexAttention开发者在其官方博客中提供的基础示例。


因果掩码


 def causal(b, h, q_idx, kv_idx):       return q_idx >= kv_idx


这里的参数说明:

  • b:批次大小

  • h:注意力头数

  • q_idx:query位置索引

  • kv_idx:key/value位置索引


例如,对于序列长度为5的输入,q_idx表示为torch.Tensor([0,1,2,3,4])。


q_idx >= kv_idx返回一个因果布尔掩码,确保注意力计算只考虑当前位置及其之前的token。


接下来将实现填充掩码来处理变长序列的填充部分。


填充掩码实现


填充掩码与因果掩码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批次依赖性,即掩码值取决于每个序列中填充token的具体位置。实现时需要通过填充标记表来识别序列中应被忽略的填充token。


 def create_padding_mask(pads):       def padding(b, h, q_idx, kv_idx):           return ~pads[b, q_idx] & ~pads[b, kv_idx]       return padding


pads是一个形状为(batch_size, max_seq_len)的布尔张量,填充位置标记为True,有效token位置标记为False。此padding mask_mod函数生成填充掩码,仅当query和key/value位置均为非填充token时才允许注意力计算。


实验设置与数据准备


在组合掩码并应用到MultiheadFlexAttention之前,需要先设置相关参数并准备实验数据。


 # 多头注意力参数配置 d_in = 64   d_out = 64   n_heads = 8      # 初始化多头注意力模块 mhfa = MultiheadFlexAttention(d_in, d_out, n_heads).to(device)      # 数据维度设置 batch_size = 1 # 支持任意批次大小 max_seq_len = 10      # 生成随机输入数据 input_data = torch.randn(batch_size, max_seq_len, d_in).to(device)接下来,对input_data进行修改,添加随机的末尾零填充。 # 添加随机零填充 pad = torch.zeros(1, d_in).to(device)   pad_idxs = [(b, range(torch.randint(max_seq_len//2, max_seq_len + 1, (1,)).item(), max_seq_len)) for b in range(batch_size)]   for b, idxs in pad_idxs:       input_data[b, idxs] = pad


现在需要为padding mask_mod函数构建填充标记表。


 # 构建填充标记掩码 collapsed_input = input_data[:, :, 0] # (batch_size, max_seq_len)   pads = torch.eq(collapsed_input, 0).to(device)


注意,mask_mod函数不需要考虑input_data的嵌入维度,因此在创建填充标记表(pads)时可以将该维度压缩。


组合因果掩码和填充掩码


此时我们已具备创建综合注意力掩码所需的全部组件。


 # 构建组合掩码 causal_mask = causal   padding_mask = create_padding_mask(pads)   masks = [causal, padding_mask]   combined_mask = and_masks(*masks)   causal_padding_mask = create_block_mask(combined_mask, B=batch_size, H=None, Q_LEN=max_seq_len, KV_LEN=max_seq_len, _compile=True)


在这里,我们通过torch.flex_attention提供的and_masks函数将causal和padding mask_mod函数进行组合,从而生成统一的BlockMask。


说明:开发团队建议启用 _compile_ 参数可显著提升BlockMasks的生成效率,这对于批次相关的掩码处理尤其重要。


现在可以利用MultiheadFlexAttention类对input_data执行注意力计算,同时应用编译后的自定义注意力掩码。


 # 执行前向计算 attn_output, query, key = mhfa(input_data, causal_padding_mask)


使用attention-gym提供的可视化工具来分析注意力分布。


 # 可视化第一个序列的注意力分布 visualize_attention_scores(       query,       key,       mask_mod=combined_mask,       device=device,       name="causal_padding_mask",       path=Path("./causal_padding_mask.png"),   )


上图展示了包含三个填充token的序列的掩码后因果注意力分布。


从可视化结果可以观察到,填充token和未来token的注意力权重都被有效地屏蔽,验证了实现的正确性。


编辑:于腾凯
校对:梁锦程


关于我们

数据派THU作为数据科学类公众号,背靠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分享前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创新研究动态、持续传播数据科学知识,努力建设数据人才聚集平台、打造中国大数据最强集团军。



新浪微博:@数据派THU

微信视频号:数据派THU

今日头条:数据派T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