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网
人民网官方公众号,每天为您提供最权威、最及时、最好看的新闻报道和热点解读。权威、实力,源自人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街派 生活报  ·  涉嫌危害公众健康?知名纯净水被举报!哈尔滨很 ... ·  22 小时前  
新华社  ·  北京市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 ·  4 天前  
人民日报  ·  交警深夜“买菜”?网友点赞! ·  5 天前  
人民网  ·  新纪录产生!150000000000+ ·  5 天前  
南方周末  ·  为什么刷完短视频反而感觉无聊?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网

高铁代替绿皮车,方便面江湖地位不保?

人民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10-01 17:11

正文


从“方便地吃饱”迈向“健康地吃好”,今年方便食品行业的变化,是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样本。

  在经历五年连续下跌后,以方便面、冷冻食品等为主体的中国方便食品行业筑底复苏。近日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上,业内人士认为,以创新推动健康转型和价值提升,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方便食品“东山再起”的最大考验



  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面,是很多人从孩提时就挥之不去的味蕾记忆。春运神器、加班拍档、创业伴侣、泡网绝配……方便面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饮食符号,而见证着我们的一段段生活。在里约奥运会上,马龙和张继科取得优异表现,奖励是教练刘国梁亲手煮的方便面;在创业初期,阿里巴巴也曾专门聘请一个能把方便面煮出50种味道的员工。方便面之所以能成“国民食品”,离不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时间和效率的重视。中国也因此毫不意外地成了方便面消费第一大国,每年销售近400亿包,相当于世界总消费量的一半。


  饮食习惯的变迁,浓缩了一个社会的发展之路。今天,中国人依然重视时间和效率,同时也更加重视绿色和健康。因此,被贴上“油炸”“添加剂”等标签的传统方便食品,在满足人们绿色生活、健康发展的追求上,就显得力有不逮。长期以来,方便食品所填补的单位与家之间的饮食空间,遭受外卖行业异军突起的强烈冲击;多年来产品停留在“加量不加价”的逻辑上,对食客尤其是年轻人的味蕾吸引力不足。销售下滑、市场萎缩,深陷内外交织的发展危机,造成了方便食品行业如今江河日下的困顿


  有人说,作为出行领域的“供给侧改革”,高铁正用“快餐加咖啡”的饮食消费,加速替代绿皮车之前的“花生瓜子方便面”。当绿皮车换成了迅驰的高铁,当小卖部升级成琳琅的超市,当外卖四处开花、网购无处不在,一碗泡面该何处安放?唯有顺应时代潮流、实现改革转型才能觅得生机。今年以来方便食品行业的暖意,正来自大刀阔斧的创新变革。在今年报送的创新产品中,60%以上的方便面放弃油炸,降油减盐趋势明显;调味包的“工业味”大幅降低,增加了天然配料和脱水蔬菜的应用;面条形态也在一贯的拉面基础上,增加了荞麦面、土豆面、刀削面、米粉等款式。总体来看,低热量、低脂肪、低糖低盐的方便食品正成为主流,契合消费者健康、营养、安全的饮食习惯。这些变化,让方便食品有了“正餐化”的契机


  今年方便食品行业的变化,也是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样本。不久前,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提出要大力促进主食产业化,支持推进主食制品的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等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发展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落实这一要求,就不能只局限于生产配方的推陈出新,还要着眼于产品理念的更迭,改变人们“方便食品等于垃圾食品”的刻板印象。比如,在方便面的老家日本,方便面不仅没有消失,人均消费量反而比中国更高,还专门建了两座博物馆来展示方便面的发展历史。可见,转变产品观念,从“方便地吃饱”迈向“健康地吃好”,市场依然会对方便食品敞开怀抱



  有位泡面达人,为了寻找完美的泡面,在20年的时间里品尝了40多个国家的5600多种泡面。其实,哪有完美的泡面,只有不断进化革新的饮食。只要产业革新能跟上市场需求的步伐,那么在人们的餐桌上,方便面就依然会是可供选择的佳肴之一,这股美味也就永远不会消失。


你一般什么时候会想吃方便面?


大家都在看


共和国,生日快乐!


多所高校推高颜值“校徽月饼”,这次有你家的吗?


7.1亿人潮!超级黄金周开启,你去哪“打卡”了?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ID:rmrbpl 原标题:方便面能否“东山再起”



主 编丨杨鸿光 编 辑丨张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