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寄给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的防疫物资,因为发件人写错地址,95箱包裹被送到了张弟所在的武汉市黄陂区邮政分公司双凤投递班。
按照正常的处理流程,改址的包裹需要重新回到武汉转运中心进行分拨操作,再按照新的名址投递。黄陂区邮政分公司属于郊区局,每天只有两趟邮车。改址投递意味着即便通过当天第二趟邮车把包裹送回转运中心,最快也要第二天才能妥投。
“怎么办?”身为投递班班长,这个棘手的问题摆在张弟的面前。思虑片刻之后,张弟决定,自己开邮车直接送过去。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虽然从黄陂区开车前往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往返不过60多公里,但此时,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所在的市中心已经成为疫情的中心,处在郊区的黄陂区还是相对安全。更何况,此行的目的地是医院,多数人为之避恐不及的地方。
情况紧急,容不得犹豫!这是一批寄往医院的防疫物资,眼下武汉各大医院防护物资紧张的消息已经受到全国人民关注。张弟深知及时把这批物资送到医院的意义。“早一天送到,不仅是救急,更是在救命!”张弟告诉记者,驱车前往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送货的路上,高速公路畅通无阻,就只有一辆邮车在路上跑着,“现在是关键时刻,我们邮政人是顶得上、靠得住,是值得信赖的”!
从2019年“双12”至今,张弟一直没能好好的休息一天。春节前主要是“年货节”包裹的配送,随着1月20日疫情日趋严重后,市民们开始减少出行,并将购买年货的渠道转到了线上,这个春节,每天的配送量并未如往年那样进入淡季,反而越来越多。早上6:00起床,7:00到岗,一直忙到晚上六七点,是张弟和他投递班同事们这段时间的工作常态。
然而,随着疫情的发展,张弟和他的同事们发现,投递越来越困难了。一方面,许多单位和小区为了防控疫情,都禁止陌生人进入,张弟和他的同事们被挡在了门外;另一方面,一些收件人出于种种考虑,对已经送达的快件,要求暂存在站点,待疫情缓解后再派送,“以前两三百件包裹,一天就送完了,现在带着100件出去,可能要带回来四五十件”。
为了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上级单位也要求投递班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聚集。即便如此,在春节期间,双凤投递班仍有四五个人坚守岗位,优先派送医疗单位和消费者购买的医疗防护物资。春节过后,除了家在乡镇,因交通暂停而无法返岗的4人外,双凤投递班其余16人已全部到岗。
张弟告诉记者,他们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也对配送方式进行了调整。“我们先电话联系客户,约定好配送时间,请他们到空旷的路口来交接快件。”张弟说,消费者来取件时,他们保持一米开外的距离,核对收件人的电话和姓名,确定无误后,迅速完成交接,尽可能减少接触。
“过去,多数消费者都希望我们能送货上门,现在情况特殊,他们也都很理解,取完件后,好多人还不忘和我们说一声‘谢谢’,我们听了心里也觉得很温暖。”张弟说。
疫情当前,人与人之间保持着距离,而彼此的心却更近了。张弟告诉记者,他们双凤投递班20个人负责投递的区域,是黄陂区政府所在地,服务群众超过20万人,其中包括黄陂区人民医院和黄陂区中医医院。优先保障医院包裹的投递,是他们这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前几天送一批防疫物资到中医院,是7件大货,负责接收物资的一位女同志让我把车停在大门口保卫处等她,她出来后一问才知道,他们行政楼距离大门口还有好一段距离,她知道现在是特殊时期,很多人对到医院都带有一点恐惧,便让我在外面等,离病房远一点,好让我心里也踏实一点。”张弟说,这位医院的同志如此替他着想,让他觉得暖暖的,并坚持把这批物资送到了医院的行政楼下。“这么多医务人员都在医院坚守岗位,他们都不怕,我做好了防护,有什么好怕的?”张弟说,从那以后,他每次到医院送件,都提前联系好对接人,对接人一般都提前到约定的地点等他,以减少他在医院等候时暴露的风险。
“大家的心态不一样了。”张弟说,“以前我们送快递,是单纯地在为他们提供服务;现在送快递,我们也是在为他们服务,但他们会认为,我们是在支持他们的工作,因为我们送去的防疫物资,都是他们最急需的。”
“希望疫情早一点过去,这样,我们就能把消费者要求暂存的包裹全都送出去,这样,我的心里也就踏实了。”张弟说。
来源:国家邮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