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冬天的传统习俗、食物养生以及生活建议。通过民谣、古人的冬天、现代人的生活等方面,展示了冬季养生的智慧和方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冬天的传统习俗和民间谚语
文章通过介绍冬至的传统习俗和民间谚语,如“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通”等,展示了人们对冬天的认知和期盼。
关键观点2: 食物养生
文章强调了冬季食物养生的重要性,介绍了羊肉、白菜、萝卜、黑茶等冬季宜食的食物,并解释了它们对身体的益处。
关键观点3: 冬季生活建议
文章提到了冬季宜晚睡晚起,注重睡眠的重要性,以及民间忙碌冬季的景象。同时强调了冬季是养藏之际,需要吃好喝好,好好生活。
关键观点4: 读者互动和提醒
文章最后提醒读者注意平台规则调整,需要“星标”公众号才能第一时间看到文章推送和精美封面,并鼓励读者点赞和分享。
正文
封面|pexels-sankina-sasha ©古人没有暖气,没有羽绒服、大棉袄,物质匮乏,他们的冬天是带着对冬的害怕,带着对春暖的向往,数着过的。很是艰难,却也一年又一年等到了河边柳,雁归来,桃花开。我们的冬天,在物质条件上好过了许多。祝愿我们在带着盼春的同时,也吃好喝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治虚劳寒冷。”冬至已至,天寒地冻的日子,一碗羊肉汤下肚,冷得哆嗦的身体马上从头到脚暖过来,羊肉能“祛寒”,温暖被寒风吹冷的心。冬天吃火锅,最后家人都喜欢下几道白菜。既收汁纳油,又甜甜软软,很是好吃。白菜也叫“平安菜”。平时吃了养胃生津,冬季吃了预防感冒,易上火的人吃了清虚火。冬天大鱼大肉之后,都喜欢吃上几口清清胃。苏东坡说:“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菘”是白菜的雅称,说像小羊羔一样鲜美,又像熊掌一样十分有营养。白菜一年四季常绿,看着也很怡人。《伤寒论》说:“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冬天虽冷,但阳气内藏,又多食肉类热物,容易使得阳气积累过多,产生燥热。在中医上认为,萝卜为寒物,食萝卜可祛火生津,清解积热。汪曾祺喜欢将萝卜切片“汆羊肉汤,味鲜而清淡。”也可以煮萝卜排骨汤,撒些葱花,简单易食。冬,宜食黑。黑茶、芝麻糊、乌鸡汤、黑米,又被称作“药米”“寿米”,多吃可能够延年益寿。泡好的黑米倒入炖盅,几颗红枣,慢慢炖,直到能闻到浓浓的米香,“水米融洽,柔腻如一”的样子便可美美地喝起来了。软糯柔黏,不放糖都带着丝丝甜。据传这是张骞进入西汉宫廷时,将它作为贡品进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害给它起个美称叫“黑珍珠”。所以古人说:“寿米墨黑珍珠闪,养身益体汇于碗。”一枕黑甜,让身体与精神都好好地睡个饱足。等第二日的太阳爬到树梢,再在暖和的被窝里软绵绵地伸个懒腰,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幸福的模样。民间俗话说:“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同时也是给忙碌了大半年的我们,一个好好休息的机会。到了冬天,人就变得懒懒,不想出门,甚至不想出被窝。年少时候,大人们总会说:多动一动,人才能暖起来。确实大冷天,田地都闲下来了,没有农忙事务,他们还是忙忙碌碌。准备过冬的柴火,收收地里的大白菜,或者做腊肉、腊鱼、腊鸭,又或是走亲访友......一整个冬天没有几天消停的,若是出太阳的日子,能忙得浑身暖呼呼。不过,倒也因为如此,人也热气腾腾地,干什么都起劲,从不失一颗热腾腾的心。岁月的冰冷有时超越自然的风霜,想努力为之,而深冬当中有时自身难保,唯有祈愿春暖花开的那一天。在此之前除了吃好喝好,就像常使我们身体保持温暖一样,我们的心也需要好好呵护。趁天地寂静,补一补缺失的部分,以待时机。
致亲爱的物道家人们,有读者反映最近看不到封面头图,因为平台规则调整了,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星标”《物道》公众号,才能第一时间看到文章推送和精美封面哦!看图指示,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