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每当冬天来临,家里有客人来访时,是这样的:
北方:外面冷,快进屋暖活暖活!
南方:屋里太冷,出去走走晒晒太阳。
过两天就要小雪节气了,天气预报说北京明天有70%的可能在市区见到雪,想想还有一点小激动,作为一个北方人,这几年在北京看雪都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温暖的南方更是很难看到雪,又到了南方人云赏雪的时候。
南方人对北方的冬天,有着迷一般的向往,北方人对于南方的冬天,则有着浪漫的幻想!
很久很久的几年前
很久很久以前,或者说就是几年前,冬天“北方冷,南方热”一直都是很多人的共识。
北方的画风应该是:洁白的雪花从天上飘下来很美,尤其是下过雪的第二天,房屋上、树枝上、地上,到处是雪,白色的房屋、白色的大地,白色素洁的世界。
然后西北风又大又冷,冷的让人难受!
在北方生活应该是这样的:
也有可能是这样的:
还有人的感觉是这样的
南方应该是而且就是一年四季如春,短袖小外套,鸟语伴花香,阳光明媚又温暖,生活充满惬意,应该是这样的:
温度渭泾分明:
于是,有很多的南方人特意在冬天跑去北方看雪!很多北方人在冬天跑去南方过冬。
后来发现:南方除了能热走非洲人,也会冷的冻哭北方人。冷的想像北方一样各种温阳、火炉都用上。
现在因为冷空气刚刚到来,在冷空气“锋前增温”效应下,南方气温略有升温,但之后温度还是会下降。
在成都的冬天,动物园里的企鹅是需要烤暖气的。
随着近几年网上信息交流的便利性,南北方冬天的画风也逐渐变奇怪。冬季全国都会降温,南方虽然降得不是很多,但身体感觉到的冷是真冷啊。网上一直流传着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冷到骨头里,穿再多没有用,而且没有暖气供应,屋内屋外都很冷,甚至有时候屋外更暖和。大学时浙江的朋友跟我说:冬天放假在家,最舒服的就是中午去室外晒太阳,白天屋内比屋外还冷,晚上冻得直哆嗦,很早就上床窝着了。北方有暖气,舒服的根本不想出宿舍。北方冬天屋外白雪皑皑,温度能到零下10-30℃,而室内却是零上20-30℃,在室内穿着裤衩、背心啃冰棍简直就是常态。有的时候室内太热,每天还要打开窗户放放“热气”。出门的时候,外套、围巾、帽子全副武装就可以了,挡住了寒风就不会太冷,要不直接就不出门了。南方的艳阳里裹紧棉被,夜里湿冷难耐。北方的屋内四季如春,还能欣赏雪景,所以来北方过冬吧。最近北方开始供暖,发现很多人都开始上火了,北京刚下过雨,温度只要个位,但今天我们在公司特别想开空调降温,热的“和南方一样”。南方这两天虽然很暖和,但听广西和上海的同事说,南方冬天湿冷的厉害,又冷又不舒服,现在条件好了,开空调也闷闷的,特别难受。其实南北方不一样的环境真的很适合把养生方法换一下。南方,明明最低气温是零上十度,却发现已经冷的离不开秋裤,身体冻得直哆嗦。其实我们平常说的冷不冷,说的都是身体感觉到的温度。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用来形容南北方冬季体感温度,十分恰当。我们自身感觉到的温度除了环境温度,还与空气的湿度和风的大小有关,最折磨人的就是湿度。南方的夏天,潮湿的空气,汗液蒸发慢,人体散热也变慢,人就闷热的难受,而到了冬天,它们又让人冷得透骨。大家都知道平常穿湿衣服会特别冷,而空气中如果有大量水分,身体的热量也会被不断消耗、浪费掉,如果湿度大到衣服都不能干透,身体的温度就会更快的偷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以2017年12月为例,北方代表性城市相对湿度最低的北京只有37%。而南方主要城市的空气湿度没有60%以下的:上海、南京、杭州、长沙、南宁都在65%上下,网红宜居城市成都则直接冲到了80%。南方冬天湿气重,寒冷穿透性强,伤害高,寒湿重的问题反而会很多,身体既需要温暖也需要祛湿。网上南方取暖秘诀:靠“抖”!其实不用“抖”,有这些冬季也可以感觉到温暖西藏很多寺庙、家庭都会睡前点藏香驱寒,帮助睡眠。它的阳气特别足,最适合用来辟邪、驱寒、化湿、理气。这款藏香是由赞普松赞干布时期的御前大臣吞弥·桑布扎,在圣地吞干邓仲发明的柏磨工艺手作而成。利用山顶水流带动水车转动一点点把制香的材料磨成香粉,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工艺传承千余年相当不容易,而且制香时身心需要非常清净,一不小心就会断掉。温旦汤足浴粉是在中医化痰名方二陈汤的基础上加上了竹茹和枳实,着重于化痰祛湿,温热力度稍弱,但不容易上火,所有体质的人都能用。每天用15分钟静静的泡个jio,既可以放松精神,还可以通过脚步的经络调理全身的气血,祛除入侵人体的痰湿。当然,广东、海南冬天也很舒服,因为更靠南、海洋调控温度,暖到可以穿衬衣过冬。北方天气冷,但空气湿度小,只是物理攻击,身体感觉到的只有冷风的冷,这时候穿的严实一点就好了。而且屋子里有暖气,空气干的更厉害,被冷风冻到的烦恼反而没有干热上火的烦恼多。尤其是大家都比较喜欢进补,冬天胃口好,肉、蛋、奶等高热量、高营养、大补的食物种类多,吃的也多,又因为外面冷运动少。很多人特别容易上火、积食,出现:爆痘、口臭、嗓子干疼、皮肤干、头发干、口臭等等上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