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抱歉,这是一份姗姗来迟的获奖名单。
历时一个多月,小米直达服务测评大赛终于要出结果了。对于本次大赛的结果,我们想和你一起慢慢地揭晓。
8月11日,通过发布文章
《悬赏|小米联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寻找产品界“奇葩说”之王#大赛,正式开启!》
来推开了我们的大赛之门;
8月31日,通过收到最后一封投稿来结束我们的征稿之旅。
原以为不会有太多人参与,因为本次大赛有一个门槛要求——必须要MIUI系统才能体验。
但没想到,短短20天,就吸引了五百多人来参与;这些参与者,有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的作者和专栏作家,有纯粹的产品爱好者,还有小米的粉丝、知名自媒体……
从运营方向到市场格局,从优缺点建议到产品设计……不一而足,各种新奇的脑洞让人啧啧称奇,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
而且在征稿阶段,有很多参赛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
有位参赛者,前一天还说没手机无法参加,第二天就给我们交了一篇稿子:
有位参赛者,与大赛很有缘,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刚好订购了一部小米手机,然后就麻溜地书写出一篇文章:
有位参赛者,即使没有小米手机,也尽力去借来体验,并输出了一篇不错的稿子;
还有的参赛者,虽然没有小米手机,但他跑去了小米实体店体验了一番,然后也输出了一篇不错的文章: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的参赛者热情非凡,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期间,也不乏来自小米产品的自身魅力——我们的参赛者为了体验小米直达服务功能,特意重新购置一部新手机:
像下图的这位参赛者,在作品最后表达了自己对小米直达服务的期待之情:
还有下图的这位朋友,虽然闹了场“乌龙”,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真诚——通过长文来表达自己的粉丝之情:
……
也正是参赛者的积极参与和用心书写,我们的参赛作品才能得到小米直达服务方面的认可:
其实,从9月1日到9月13日,为期13天的审稿之途,我们不仅体会到了每位参赛者的真心支持,还看到了每篇作品的苦心创作。
这位参赛者,为了输出一篇好文章,他能不断地打磨:
还有这位参赛者为了把自己的参赛作品能更好地分享出来,选择重新梳理并修改:
本次大赛的所有参赛作品,皆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和小米组成的评审团进行了初审、复审和终审。
说实话,评审的过程并未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而我们没有按原定计划的时间来宣布结果,是有原因的:
在初审和复审的时候,我们的评审团就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很多文章难以达成一致的意见。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何况是面对用心撰写的作品。
为此,我们的评委们对参赛作品进行了三次审核。
在文章主题、操作可行性、分析深度和创意度等评审标准下,评审团在一遍遍的细心阅读中对作品进行多次地推敲,并经过层层筛选,终于在一次次的艰难抉择中敲定了本次大赛的获奖名单(虽然做决定的那刻总有点心痛的感觉),具体如下:
最佳创意奖(3名)
小米6(6GB+128G),价值2899元
获奖者有:
-
杨智茗
(昵称:木頭)《与其他轻应用相比,直达服务如何体现差异化》
-
吴刑一夫
( 昵称:丶追杀那只熊)《细数直达服务需要迈过哪些大坑》
-
尹杰
亮
《西天取经,一路直达——看小米直达服务的印度之旅》
最佳脑洞奖(6名)
米家全景相机套装,价值1699元
获奖者有:
-
曾响铃
《小米直达服务要打破APP的魔咒,胜算几何?》
-
王兆天、杨加林
《小米直达服务: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相爱相杀》
-
曾文闻
(昵称:枯叶)《新的移动互联网体验,一款“万能”APP》
-
王虎
(昵称:老虎讲运营)《从运营视角,看用户使用小米直达服务的3大环节》
-
陈宗朋
《小米直达服务,或许是下一代的生活方式》
-
刘旷
《刚起跑的小米直达服务:前有用户壁垒,后有技术难题》
最佳参与奖(20名)
小米手环2,价值149元
获奖者有:
-
高晓月
《小米直达服务——连接应用新生态》
-
章文
(昵称:潘帕斯雄鹰)《从直达服务的前世今身看小米直达服务的特点和方向》
-
程彦雯
《我眼中的小米直达服务》
-
李刚
(昵称:芒果道长)《小米直达服务的困境和当务之急》
-
楠43
《存精华内容‧因替代而生─以用户立场看直达服务》
-
聂昊
《APP终结者! 直达服务行业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