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linic門诊新视野
心血管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大器械注册与临床  ·  【器械临床一起学】国家卫健委:禁止临床出现无 ... ·  昨天  
drpei  ·  每逢佳节胖 N ... ·  昨天  
drpei  ·  腺样体贴是不是智商税?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Clinic門诊新视野

探索|JACC:TOMAHAWK、COACT试验的贝叶斯再分析——心脏骤停复苏、无ST段抬高患者采用延迟造影更具优势!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2-05 16:30

正文

根据《成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诊疗中国共识》,如果怀疑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心脏骤停的原因为心源性,且心电图提示ST段抬高,在排除禁忌证后,必须进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而对于无ST段抬高的亚组患者,心脏骤停的潜在原因更复杂多样,即刻冠状动脉造影和延迟冠状动脉造影之间的优劣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近期, Tharusan Thevathasan教授 及其团队在 JACC 杂志上发表的TOMAHAWK试验及COACT试验的贝叶斯再分析结果显示,在成功复苏的院外心脏骤停且心电图无ST段抬高的患者中,与延迟/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即刻冠状动脉造影致使患者30天死亡率增加的概率处于相当高的水平,这提示,即刻冠状动脉造影或许会对这类患者产生“有害”影响。从临床实践的审慎角度出发,或许更应当优先考虑采用延迟冠状动脉造影的策略,以此来最大程度保障对这类患者诊疗的科学性与安全性,但尚需更多研究给予更为充分的验证。

研究背景
TOMAHAWK(无ST段抬高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OACT(心脏骤停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这两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对成功复苏的院外心脏骤停且心电图无ST段抬高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时机进行了深入探究。两项研究结果均显示,在短期全因死亡率方面,即刻冠状动脉造影与延迟/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呈中性。其中,TOMAHAWK试验显示,即刻冠状动脉造影有造成损害的趋势,不过采用传统的频率学派方法分析时,该结果并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对这两项试验进行概率分析或许可能有助于更深入、更好地理解其临床发现。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基于贝叶斯模型对这两项试验进行再分析。研究者对这两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分别在各队列中以及合并队列中进行了事后分析。主要终点为30天全因死亡率,采用贝叶斯逻辑回归进行分析。贝叶斯分析是对主要的频率分析的补充。根据设计两项试验时所做的假设,先验(priors)范围包括“持平”、“中性”、“阳性”和“阴性”先验。
研究结果
在TOMAHAWK试验中,就所有先验分布而言,即刻冠状动脉造影致使死亡率增加的后验概率(posterior probability)非常高,处于90%至97%之间。所有先验分布对应的比值比(ORs)均显示出损害倾向。同样,在COACT试验中,就30天死亡率这一主要终点而言,比值比范围处于0.98至1.11之间。当合并两项试验进行分析时,即刻冠状动脉造影致使死亡率增加的概率较高,处于83%至95%之间,而且所有先验分布对应的比值比同样显示出损害倾向。

TOMAHAWK试验及COACT试验的联合分析



研究结论

贝叶斯再分析显示,在TOMAHAWK试验以及合并试验队列中,即刻冠状动脉造影与延迟/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相比,30天死亡率增加的概率非常高。这些研究结果可能会改变目前对这两项试验的理解,即从“中性”转向即刻冠状动脉造影在成功复苏的院外心脏骤停且无ST段抬高患者中可能存在“有害”影响。因此,在DISCO(院外心脏骤停直接或亚急性冠状动脉造影)试验结果公布之前,临床实践中或许更应采用延迟冠状动脉造影的策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