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哥发现,有些人对别人,比对自己都好。
平时都舍不得下馆子,但朋友聚餐总要抢着买单;
每天的工作都忙到很晚,但同事找来帮忙,一定满不在乎地答应下来;
遇到争执明明自己有理,却忍不住退让,微微拱手:“你说的都对……”
但凡遇到什么问题,第一时间就会想:“是不是又是我,哪里做的不够好?”
这样总是想着讨好别人,真的,很累。
01
有部日本电影,叫《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主人公松子,是一位一辈子都在渴望爱,追求幸福的姑娘。
年幼时,父亲只疼爱体弱多病的妹妹,敏感的小松子因得不到父爱而失落。
偶然中,她发现只要扮鬼脸就换来父亲一笑,于是为了引起父亲注意,她的整个童年,就定格成了一张又一张努力扮丑、做鬼脸的画面。
长大后的松子内心同样渴望着幸福。她遇到过很过男人,却时常遇人不淑。然而不管是被欺骗,还是被利用,只要让她感觉到一丝温暖,她都可以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
男朋友打她,她仍对其笑脸相迎,仿佛只要有人相伴,生活就有了意义和方向。
年少时怕被家人抛弃,长大后不想孤身一人,松子始终没有安全感,她也努力用自己的爱来换取别人带来的安全感。她宽容、隐忍,懂得付出,甚至舍弃尊严,任谁都可以发她一张含金量满满的“好人卡”,然而最终,她只是一个人孤独地离开这个世界,一如电影里反复出现的那句太宰治的名言,“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
02
电影中有这样的细节,松子小时候爱扮鬼脸的习惯,贯穿了她的一生。不论什么时候,只要遇到拍照的时候,她都会条件反射地摆出鬼脸——小时候是讨好父亲,长大后讨好的对象,也许就成了这个残酷的生活本身。
追求幸福本身没什么错,不该被冠以“被嫌弃”这样的形容。但是像松子这样,将自己的幸福都寄托到别人身上,只有别人认可了自己,才会感到存在的价值,就显得有些悲哀了。
从亲情到爱情包括友情,松子一辈子都在付出自己,讨好别人,想要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价值。
可她偏偏,忘记了讨好自己。
03
诚然,人是社会动物,很多时候,别人就像一面镜子,我们需要通过别人,看到自己的价值。于是我们总在不知不觉中讨好别人,以期得到更好的评价。
然而,别人觉得你变“好”了,就是真的好了吗?
很可能只不过是你变得“听话”了,变得更符合他们对你的期待,或者你对他们而言更有价值;而更多时候,不论你怎么讨好别人,他们心里还是会认为:“
其实你可以做的更好呀。
”
而且
,“
别人
”永远不可能是“
所有人
”,我们没有办法让所有人都对我们满意。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更加自我一些,更加自在一些,更加讨好自己一些呢?
04
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我们可以选择大声说不;
遇到不想做的事情,我们可以
选择
抬手拒绝;
遇到别人不理解的情况,也不用为了迎合别人,改变自己……
成年人的世界固然很累,固然缺少了“童话色彩”,但并不是不可以偶尔“任性”一回,
我们还是有的选择的
。
就拿喝酒来说吧,在有人劝酒的酒桌上,发现自己不想喝,那就任性的滴酒不沾,然后不会因喝多了而呕吐,不会因宿醉而头疼,不也让人非常开心吗?
对不起,今天不想喝~
又或者,一个人的时候,想要喝酒了,就打开一款自己喜欢的葡萄酒,静
静的喝一杯,思考下生活,感慨下命运,也可以十分美好了。
(对不起放错图了)
一个人静静的喝酒,也可以很潇洒,很幸福~
赫尔曼·黑塞曾说:“
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
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我们做的不够好,而是我们对
自己不够好。讨好别人,终究是把幸福的掌握拱手推给了别人;多让自己开心一些,才能打心眼里,喜欢这个不尽如人意的世界。
希望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我们能对自己更好一些,多讨好一下自己,那才是人生最美的样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