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学学术前沿
识时务 有情怀 讲方法 结善缘 —— 易明法律研究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drpei  ·  养育一个男孩,需要过多少关? ·  2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磁敏感成像(SWI)为什么要这么扫! ·  4 天前  
E药经理人  ·  印度制药巨头凭啥冲进全球“TOP10”?专访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学学术前沿

纳新 | 西南政法大学七所研究院联袂招纳首批科研助理

法学学术前沿  · 公众号  ·  · 2024-09-15 12:19

正文




七所研究院联袂招纳首批科研助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西南政法大学作为全国培养法学人才最多的政法大学,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坚持教育为本,通过科技助力,着力人才培养,探索融合新思维、新赛道、新聚焦、新元素的育人新机制。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我校“双一流”建设,全方位挖掘科研育人全要素,充分发挥科研育人新功能,更好借助科研新平台,实现优势资源新拓展,助力学科交叉融合新发展,我校拟试点科研平台助研计划,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培养目标

1.夯实学生科研素养,通过科研助力人才培养,促使学生锤炼科研思维,基本掌握科研创新方法论,包括选题与信息搜集、科研工具与方法使用等;

2.培养学生在科研工作中的团队学习与合作能力;

3.综合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二、培养形式

1.跨学科培养: 打破学院和学科壁垒,建立跨学科的科研攻关体系,开展相关领域研究,拓宽学生学术视野。


2.师徒制培养: 探索师徒制培养方式,由导师组对科研助理开展系统性学术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支持学生更早、更多参与前沿性、高水平的科学研究。


3.项目制培养: 通过在科研项目中承担特定的科研任务,强化学生科研训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依托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和论文选题,帮助学生更好规划自身学术的长远发展。



三、招纳信息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

2020年11月18日,西南政法大学整合校内研究资源,正式成立西南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明确提出研究院建设是我校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贯彻落实到科研教学以及社会服务工作全领域、各环节的“重要平台”。成立后,研究院成为教育部“高校习近平法治思想协同研究成员单位”、重庆市委依法治市办重点支持建设单位。历经四年的建设,研究院充分发挥了西南政法大学“政法院校”的法学专业优势,积极承担研究阐释宣传传播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神圣使命,集合研究力量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阐释传播工作,攻克系列习近平法治思想重大理论课题,产出一大批高质量精品成果,圆满完成“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等系列重要宣讲活动。研究院在研究阐释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方面的突出表现,受到了多位领导的高度肯定。


2023年4月,重庆市委宣传部将研究院批准命名为“重庆市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研究院正式成为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下设研究单位。为进一步推动研究院实体化建设,统筹推进理论研究、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等工作,努力当好学习研究阐释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排头兵”。为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贡献我校的智慧和力量,研究院拟招募科研助理,欢迎热心于参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系列重要工作的同学加入我院!


1.纳新范围

本次助理纳新拟面向我校大一法学专业本科生,5—10名。同时,欢迎优秀的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学博士研究生报名参加。


2.工作内容与形式

(1)协助研究院开展学术交流和日常管理工作。

(2)协助研究院主办全国性重大学术研讨活动、重要接待的解说任务。

(3)协助研究院组织开展研究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课题工作。

(4)协助开展相关主题宣讲活动,参与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等系列活动。

(5)协助研究院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建设和理论阐释工作。参与编撰、翻译系列权威性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著作文库的重要活动。

(6)探索师徒制培养方式,由导师组对研究助理开展专门学术训练。


3.报名方式

有意向的同学请于2024年9月17日前,将申请表及个人简历打包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邮件标题标明“姓名+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科研助理申请”。


附件: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科研助理申请表









科技技术法学研究院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历史变革期,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复杂演变。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推动世界变革,随着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期,科技法治优势已经成为一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先机的关键变量。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科技法治的创新需求比科技创新需求更加迫切。基于此,西南政法大学整合优势科研力量组建成立了科学技术法学研究院。研究院聚集了一大批在该领域有精深研究的杰出学者,紧紧围绕数字科技法治、生命科技法治、空间科技法治、能源科技法治等领域前沿问题深入开展研究。研究院将举办品牌性学术论坛、专题学术工作坊、实务研学、校外访学等系列学术活动。现研究院诚挚招募研究助理,欢迎志同道合的同学加入我们!


1.纳新范围

本次助理纳新面向校内外对科技法学有强烈兴趣的、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共10-15人,特别欢迎优秀本科生申报。


2.工作内容与形式

(1)承担研究院的日常工作,包括公众号运营、研讨会会务、讲座的事务性工作、文献资料的整理校对等。

(2)参与研究院相关课题的调研。

(3)参与课题研究、研究院举办的专题学术工作坊、学术会议或全国性论坛等。

(4)探索师徒制培养方式,由导师组对科研助理开展专门学术训练。


3.报名方式

本次纳新面向2024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请有意向的同学于2024年9月17日前填写申请表并提交至[email protected],邮件标题标明“姓名+学院+年级+专业+科学技术法学研究院研究助理申请表”,并加入纳新QQ群“206741986”,以便答疑及开展后续工作。


附件:

1.科学技术法学研究院研究助理申请表
2.科学技术法学研究院导师名单









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

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研究院成立于2024年3月,是研究比较刑事法学专门科研机构,也是刑事法学研究的国际交流平台。研究院将致力于中外刑事法学交流合作和我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一方面将域外优秀学术资源引入我国,另一方面也积极向域外传播我国的优秀理论,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格局的刑事法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究院将积极贯彻刑事一体化理念,推动刑法、刑事诉讼法、犯罪学等各学科深度融合,打通学科壁垒,以大刑事法学科建设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智识。研究院将通过项目研究、国际会议、品牌讲座、访学交流、出版传播等方式,聚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整合资源,协调学科发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推动刑事法学科现代化,孵化优秀人才和高质量成果。


为进一步推动比较刑事法学领域的人才培养,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拟招募研究助理,深度参与研究院的日常工作和科学研究,并探索师徒制培养方式,由导师组对研究助理开展专门学术训练,为比较刑事法学研究储备人才。欢迎有志于从事比较刑事法学研究的同学加入我们!


1.纳新范围

本次助理纳新面向校内外对比较刑事法学有强烈兴趣的、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共10-15人,特别欢迎优秀本科生申报。


2.工作内容与形式

(1)承担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的日常工作,包括公众号等新媒体的运营、会议的会务、讲座的事务性工作、短期外教在我校讲学期间的事务性工作、文献资料的整理校对、比较刑事法学文献中心的日常运营维护等。

(2)参与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相关课题的研究。

(3)参与研究院举办的专题学术工作坊、学术会议或全国性论坛等。

(4)探索师徒制培养方式,由导师组对研究助理开展专门学术训练。


3.报名方式

请关注后续具体纳新公告。









立法研究院(地方立法协同创新中心)

西南政法大学立法研究院(地方立法协同创新中心)是西南政法大学实体化运行的科研机构。中心成立于 2011 年 5 月;2013 年 7 月,协同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司法局申报“重庆市 2011 协同创新中心 ”并成功获批;2022 年 1 月,被教育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023年立法研究院成为司法部立法联系点(直通车),目前已申报全国人大立法联系点。历经15年建设,西南政法大学立法研究院已成为在国家立法和地方法治建设方面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学术平台。


为进一步发挥我校国家级平台——立法研究院(地方立法协同创新中心)的科研优势,推进我校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立法研究院拟招募科研助理,协助参与研究院的日常工作和科学研究,并采用人才师徒制培养方式,以专业导师、实务专家共同组成的导师组对科研助理悉心指导培养,开展相关学术训练,培养优秀人才。欢迎有志于深入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法治中国一体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同学加入我院!


1.纳新范围

本次助理纳新原则上面向本校对立法理论与实践、法治政府建设、立法监督与备案审查等相关领域学术研究和实务工作有浓厚兴趣的大一本科生,10—15人;优秀的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大二本科生,可破格录取。


2.工作内容与形式

(1)协助立法研究院的立法资讯收集、立法宣传、立法沙龙等日常学术工作。包括公众号等新媒体的运营、会议会务、讲座事务性工作、文献资料整理校对、立法学文献中心日常运营维护等。

(2)协助参加国内外最新立法草案咨询工作,参与前沿性立法理论相关课题研究工作。

(3)协助研究院举办的专题学术工作坊、学术会议或全国性论坛等事务。

(4)优先推荐参加每年度全国立法模拟大赛。

(5)参与各地人大机关、地方政府的立法调研工作, 参与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的调研。

(6)探索师徒制培养方式,由导师组对科研助理开展学术训练。协助研究院的立法文库、立法译丛、立法期刊、立法课题等相关日常管理事务。


3.报名方式

有意向的同学请于2024年9月17日前,将申请表及个人简历打包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邮件标题标明“姓名+学院+立法研究院科研助理申请”。


附件:

立法研究院科研助理申请表








重庆城市治理与发展研究院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2024年5月,中共重庆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对“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作出系统部署。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我校于2024年4月成立了重庆城市治理与发展研究院,由校长林维教授担任院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周振超教授担任执行院长,科研处处长张震教授、商学院院长韩炜教授、国家安全学院党委副书记倪春乐教授等担任副院长。研究院自成立以来,成功举办“首届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高端论坛”。2024年8月,研究院入选重庆市第五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下一步,学校将立足创新城市治理实践开展研究,注重抓好研究成果转化运用,力争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服务,实现超大、特大城市治理理论研究、决策咨询、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地快速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治理领域的人才培养,形成系统的城市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城市治理与发展研究院拟招募研究助理。相关要求如下:


1.纳新范围

本次助理纳新面向校内外对城市治理有强烈兴趣的、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本科生一年级学生,共10-15人。


2.工作内容与形式

(1)承担研究院的日常工作,包括公众号运营、研讨会会务、讲座的事务性工作、文献资料的整理校对等。

(2)参与研究院相关课题的调研。

(3)参与课题研究、研究院举办的专题学术工作坊、学术会议或全国性论坛等。

(4)探索师徒制培养方式,由导师组对科研助理开展专门学术训练。


3.报名方式

有意向的同学请于2024年9月17日前,将申请表及个人简历打包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邮件标题标明“姓名+学院+重庆城市治理与发展研究院科研助理申请”。


附件:

重庆城市治理与发展研究院科研助理申请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