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我看了一部韩剧,叫《请回答1988》。
它在豆瓣评分高达9.5分,既有偶像剧的浪漫,又有家庭剧的温馨。我不知道之后会不会有韩剧超越它,但至少它现在是我心目中的韩剧第一名。
相信我,这是一部做父母必看的剧。每个人都能在剧中看到过去或现在的自己,在大哭大笑后明白一些那时候不懂的事情。
《请回答1988》的故事发生在80年代韩国双门洞一条窄胡同里的五家人之间。
双门洞学习最好,脾气最差的孩子叫成宝拉。为了参加司法考试,她必须前往考试院封闭学习。这也是她人生真正意义的第一次离家。
临出发前,弟弟帮她搬行李,妈妈絮絮叨叨叮嘱她记得往家里打电话,平时十分嫌弃她的妹妹也出来相送,只有爸爸没有来。妈妈说:今天(周六)银行有事,爸爸回去加班了。
宝拉听完后,嘴上说没关系,脸上还是写满了“失落”。可是,当她将车子驶出胡同不远,就发现爸爸站在路边,等她。
车子停稳,爸爸递给她一个黑色塑料袋。宝拉打开一看,居然是一袋药。
头痛的、着凉的、感冒严重的……都是非常普通非常容易买到的药。宝拉撇撇嘴:“那里(考试院)也能买到,那里也有药店。”爸爸只是笑,再掏出一卷钱说“这个,拿着,也买点肉吃吃吧,想吃肉了,别在食堂买500块(韩币)的玩意吃。”
这是整部剧中父女俩为数不多两人单独在一起的镜头,却戳中无数人的泪点。成爸爸像我们很多人的父母一样,传统内敛,不善于用言辞表达对子女的爱。但一袋药,一卷钱,寥寥无几的对白,已经将他内心想跟女儿的话表露无遗。对于即将离家为前程拼搏的女儿,他的最大期望,就是健健康康。
这个泪点,来得突然,又在情理之中。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成宝拉,我们都曾在离家前,被父母千叮咛万嘱咐注意身体,还被他们塞了一大堆生活用品。
十三年前,我上大学,也是我的第一次离家。
记得当时爸妈收拾了整整两大袋行李,差不多掏空半个家的节奏。到站可想而知,自己一个人是完全拖不动的,非常庆幸当时自己没有手机,不然一定打电话回家发飙。
幸好学校安排学长迎接新生,两个学长1人拎1袋搬到宿舍。当学长气喘吁吁把东西抬上五楼。我只能惭愧地抱歉:“也不知道爸妈为什么塞这么多东西。”学长感慨:“你爸妈是真的关心你,不然也不会带这么多。”
到宿舍后我开始整理满满当当的行李,翻看我妈塞的各种有的没的:苹果、咸菜、感冒药……就是这些哪里都能买到的东西,让我沉沉地背着,跋山涉水,累个半死。那几分抱怨又隐隐爬上心头,耳边却响起学长的那句话。
是的啊,每一样东西,都可以买得到,可是他们总是担心我忘了啊。
在爸妈心里,我永远都是那个需要他们守护的孩子,而我的健康就是他们最大的期望——直到离家后,我才懂得这个道理。
参加工作后,每次回家过年,在离家的时候,他们依然喜欢往我的行李箱塞满东西:
自家养的鸡下蛋了,他们说带上,自家养的,营养足。
邻居送了两颗白菜,他们说带上,无污染,吃得放心。
……
就和这个视频一毛一样
家里有的,他们觉得好的东西都想让我带走。其实很多次想跟他们说,我已经工作挣钱,饿了自己会买吃的,天凉了自己会去买新衣服。别塞了,带这些东西很累很麻烦,家里有的外面都可以买到。
最夸张的一次行李超重20斤,最后自己默默花了700块托运回工作地方。
我始终没有把那一个“别”字说出口,只希望爸妈放心,他们的关心我全部接收。
前年,我成为了一个妈妈。
生下宝宝准备重返工作,当时整个人是极度焦虑的,头发大把大把地掉。一边是要照顾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一边要重新熟悉久违的工作。偶尔打电话回家诉苦,好像这样就能舒畅些。
不久后,妈妈主动提出帮我照顾孩子。她一来抢着给宝宝喂牛奶、洗婴儿衣服,洗澡、哄睡……几乎承包了照顾宝宝的所有事情。她说:你能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
我本来认为妈妈之所以这么积极,是因为老人家想亲近孙子,所以心安理得接受她的忙碌。直到一个周末,大早起床就发现,昨晚很晚睡觉的妈妈已经在婴儿房照顾宝宝,哄着他:乖乖不要吵,让你妈妈睡多会。
妈妈在老家的时候,晚上8点不到就能边看电视边打瞌睡,现在已经完全变成了夜猫子,每天还要大清早起来,守着可能随时哭醒的宝宝。
她总说,人老了,觉少。
原来所做不过是想我多点时间休息,真正想要照顾的孩子还是我。
我们都会结婚生子,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庆幸的是,有爸妈在,我们永远是他们想要守护的孩子。
无论是我学生时代,那个几乎塞下了整个家的行李箱;还是我当妈后,无意中听到的那句“人老,觉少”,其实都是我妈在关心我的健康——这个期望不会随时间改变,只会随着时间强化。
因为懂得,所以离家在外,哪怕工作再忙,也会记得要按时“洗手吃饭”。
当离开家,没了爸妈的耳听面命,大家都容易因为寒冷的天气而忽略洗手这件小事,给自己一个科学的保护,才是回应爸妈期望的最佳方法。舒肤佳可以洗去99%细菌,还可以提供12小时的长效保护。照顾好自己的健康,才是对家人的最好回应。
点击阅读原文,守护自己的健康,用行动回应家人的最大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