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兰中国总经理、品牌创始人郑俊杰告诉WBO,目前奥兰小红帽的专利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奥兰’以及‘奥兰小红帽’都已获得注册保护,第二,经典的狼头红披风IP形象,以美术作品形式在国家版权局完成著作权登记,并将该图形注册为第33类葡萄酒商标,第三,奥兰小红帽正标中,衣服正面‘knock Knock’字样也进行了注册。最后,西班牙公司还将西班牙语的“奥兰”进行了注册。”
针对上述情况,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类名称和酒标近似并非个案,操作手法在行业内并不鲜见。“通常,这类企业会先在海外寻找散装酒源,再联系装瓶厂进行灌装,最终贴上相关标签。由于酒确实从国外进口,商家便可名正言顺地标注‘法国原产’,从而获取市场信任。”
南京葡萄酒进口商范曾补充说:“这些疑似擦边产品的商标设计往往借鉴知名品牌,仅做少量修改,例如更改配色或人物姿态,整体风格却保持高度相似。在平台搜索中,这类产品就容易与知名品牌酒混淆,特别是对不熟悉葡萄酒的消费者来说,极难辨别。”
青岛公益律师张光耀指出,知识产权“擦边”的本质是部分商家通过模仿知名品牌的名称、商标、包装,制造消费者误认,从而获取不正当商业利益。这种行为不仅涉嫌违反《商标法》,还可能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禁止的混淆行为。
“但从司法实践来看,法院在判定此类案件时,重点考量是否足以导致消费者误认。然而,由于部分商家采取隐蔽性较强的模仿手段,如修改个别汉字、使用近似拼音等,权利人在维权时仍需克服取证难、周期长等现实挑战。”
针对这类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2024年10月实施了新版《商标侵权案件违法经营额计算办法》。该《办法》扩大了违法经营额计算的范围,让侵权成本有明显提升,进一步遏制了此类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