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城乡金融报
全国性金融行业媒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记录者、传播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哎咆科技  ·  Apple 智能国行版要来了,苹果官宣! ·  10 小时前  
ZOL中关村在线  ·  备受期待!曝苹果下周将发布新款iPhone ·  昨天  
ZOL中关村在线  ·  你的第一部手机是iPhone还是安卓? ·  昨天  
EETOP  ·  国外AI专家深度剖析:盛赞DeepSeek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城乡金融报

猕猴桃上市 国产品质持续提升

中国城乡金融报  · 公众号  ·  · 2024-10-17 18:15

正文


“其形如梨,其色如桃,

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


这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猕猴桃的描述。

近年来,圆润饱满、酸甜可口的猕猴桃不仅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还因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获得了“水果之王”“维C之王”等美誉。金秋时节,各地进入了猕猴桃上市旺季,“红心”“黄心”“绿心”猕猴桃轮番登场。

在选购猕猴桃的时候,许多人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 “进口的奇异果和本土的猕猴桃是什么关系?”

实际上,许多人眼中的“洋水果”,其真正的家乡恰恰是中国。 早在唐朝,诗人岑参就曾写下过“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的诗句,记录下野生猕猴桃在我国的种植情景。

20世纪初,新西兰从我国引进了野生猕猴桃种子,1959年新西兰为拓展美国市场,便以其国鸟“kiwi”(几维鸟)重新命名猕猴桃,“kiwi fruit”(奇异果)开始为世人熟知,逐渐成为新西兰的“国民水果”。

相较于新西兰,我国猕猴桃产业起步较晚,产业化、商品化发展的时间还不到40年。近年来,随着我国猕猴桃产业在种植和保鲜技术方面的不断突破,初步形成了陕西、四川、贵州等多个猕猴桃优势产区。国产猕猴桃凭实力“圈粉”,靠技术“破局”,走出了一条堪称“奇异”的发展之路。

▲图为游客在陕西一处猕猴桃种植基地体验采摘乐趣。李广庆 摄影


坚持规模化种植,大幅提升品质。 过去,国产猕猴桃以小农户种植为主,规模化程度不高。近年来,各大主产区大力实施猕猴桃产业提升工程,通过订单农业等形式提升产业规模化程度,加速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和果业产业化联合体。同时,各地加强产学研合作,成功培育出我国特有的“东红”等红心猕猴桃品种,使得国产猕猴桃在品相、口感和质量等方面实现了大幅提升。

探索即食技术,引领产业方向。 猕猴桃是后熟水果,消费者将其购买回家后往往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能食用,如果存放不当,还容易出现失水或过熟腐烂等情况。陕西宝鸡眉县等地与高校联合组建研发团队,研究出通过增氧、控温等手段让猕猴桃迅速进入后熟过程的技术手段,让国产猕猴桃不再出现“硬着不能吃,软了吃不及”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国产猕猴桃的市场竞争力。

发挥电商优势,拓宽市场销路。 在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国产猕猴桃借助电商平台的强大助力,实现了销量和知名度的快速提升。其中,四川广元苍溪县等地采取建设直播基地、整合项目资金、建立带货达人“传帮带”制度等措施,不断壮大电商主体,让猕猴桃不仅“种得好”而且“卖得俏”。


如今,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国,果园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猕猴桃的进口量同样位居世界首位。笔者调研发现,由于我国猕猴桃产业 缺乏品种一致性好、品牌影响力强的拳头产品 ,在品牌建设、营销推广等方面也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因此难以占领全球的高端市场。据统计,我国30个国家地理标志猕猴桃品牌的价值总额为900亿元左右,仅为新西兰佳沛品牌价值的1/7。

为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痛点、难点,笔者建议,可借鉴新西兰奇异果产业 “抱团发展” 模式的经验,聚力打造精品品牌,抱团参与国际竞争。此外,还应 持续把猕猴桃产业“做精”“做优” 。在生产端继续加强新品种选育和技术攻关,努力提升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在销售端借助电商平台数据,充分了解不同地域消费者的猕猴桃购买偏好和实际需求,做到精准运输、精准投放、持续供应,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复购率。



文字:田颖



编辑:沈苏月

编审:李彦赤
责审:黄景莉

欢迎关注中国城乡金融报视频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