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精准医药GETG
为中国患者提供全新的、高端的、精准的基因治疗药物及其方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南日报  ·  倒计时1天! ·  6 小时前  
株洲交通频道广播电台  ·  20℃+雪+大雨!湖南本周天气又要“发癫”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精准医药GETG

为什么流感如此常见却能使很多人丧命?

精准医药GETG  · 公众号  ·  · 2018-01-15 08:55

正文

2017年11月的一个周末,来自美国凤凰城20岁的姑娘Murrieta感到身体不适,早早地就停止了工作。第二天她被诊断出得了流感,便服用了抗病毒药物特敏福。但是周二的早上,她就开始出现呼吸困难和咳血的症状。家人紧急将她送到医院,X光检查表明病毒感染导致了肺炎,医生对她采用静脉注射抗生素后将她转移到了ICU。但11月28日,周二下午3点25分,也就是被诊断为流感的第二天,Murrieta就不幸地永远离开了我们。


这是一个令人扼腕的故事。


近期,流感肆虐季来袭,门诊人山人海,大家好像已经习以为常。但一些普通的病毒对很多人来讲竟然是致死性的。据世卫组织统计,每年全世界范围内因为流感导致严重疾病的病例有300-500万,其中30万-60万是致死性的。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6年,每年与流感有关的死亡人数为1万2千人到5万6千人不等。


中国疾控中心在2012年第一次估算了本地居民的流感超额死亡率,每年我国因流感造成的非自然死亡人数约20万人。


这是怎么样的一个数字呢?大概是癌症死亡人数的十分之一;大概是艾滋病死亡人数的十倍!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上图是历史上几次流感爆发时的死亡人数,吓了小编一跳!动不动就上百万死亡人数。


那么问题来了,流感是怎样致人死亡的呢?


流感病毒

图片来源:来源于视觉中国。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身体在尽力治愈自己的同时也杀死了自己。


“流感导致的死亡不像被一颗子弹击中或被一只黑寡妇毒蜘蛛咬了一口,”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传染性疾病医师Adalja这样描述。“流感病毒自身不会致死,传染性疾病致死经常是病毒与宿主发生复杂互作的结果”。


在通过眼睛、鼻子或嘴巴等进入人体之后,流感病毒就开始攻击人体的细胞来实现自身的快速复制。一旦病毒达到一定的量级,就会触发免疫系统强烈的响应。我们身体内的免疫系统开始调兵遣将,利用一些白血球、抗体和炎性反应分子来与病毒对抗。T细胞重点攻击病毒的藏匿之地,特别是呼吸道和肺部。在大多数成年人体内,这套流程可以正常运转,所以他们在几天或一两周内就会痊愈了。 但是有时候免疫系统的反应过于激烈以至于误伤了友军,肺部过多的组织被毁坏从而不能向血液传递足够的氧气,导致供氧不足和死亡。


免疫系统

来源于视觉中国


在另一些死亡病例中,死因不是流感病毒触发了致病的免疫反应,而是继发性的感染。很多情况下,一些链球菌属和链球菌属的细菌感染肺部,它们是这场灾难中的罪魁祸首。呼吸道的细菌感染可以向身体的其他部位和血液传播,甚至导致感染性休克。费城儿童医院的数据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流感致死病例是病毒压制了免疫系统导致;另外的三分之一是由于继发性细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响应;剩下病人的死亡是器官衰竭所致。


除了细菌性肺炎之外,流感的继发感染有很多种类,轻微的有耳部感染;比较严重的会引发心肌炎、脑炎或横纹肌溶解。瑞氏综合症是一种令人费解的大脑疾病,常常由病毒感染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是另一种由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紊乱的免疫系统攻击外周神经系统。在某些情况下格林-巴利综合征会导致部分或近乎全部瘫痪,需要进行人工呼吸辅助病人来进行呼吸。


这些并发症不常见,但却是致命的。


格林-巴利综合征引起的神经损伤

来源于wiki


死于最初病毒感染导致的免疫反应与继发性细菌感染的人数往往取决于病毒株和病人所处环境的清洁程度。


臭名昭著的1918年大流感让5000万-1亿人死于非命,其中大部分是由于继发的细菌感染导致的。但是一些强毒性的病毒株例如引起禽流感的病毒更喜欢依靠自己的力量打垮免疫系统,因为它们自身已经足够强大。


流感病毒的感染情况与年龄也有很大关系。


2009年H1N1流感中,大部分感病人群是年轻人;但是在典型的流感季节中死神常常光顾孩子和老人。免疫系统像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很多器官组成的适应性网络学习着怎样识别敌人并迅速做出反应。孩子的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而老人的免疫系统又常常被年龄和一些潜在的疾病破坏,所以孩子和老人在病毒的侵染中是最大的受害者。 世卫组织统计数据表明除了5岁以下的孩子和65岁以上的老人之外,另外一些易感人群是孕妇、医护工作者和慢性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哮喘、心肺疾病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