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股票前,想听我讲讲理念吧。
周五讲智盈高级课,里面讲到了巴菲特的启示。
自己也重新看了他的一些资料,深刻感受到,抄底的重要性。
巴菲特大牛的收益,几乎都是抄底得来的。
而近几年由于美股持股的走牛,没有股灾发生,同时伯克希尔的资金量和名气,已经找不到容纳他的隐形好公司。
这也是为什么他近几年收益大幅下滑,从过去的20%下滑到13%左右。
要赚大钱,一个靠选能穿越牛熊的成长股。一个靠在股灾和利空后勇敢的进入,也就是老巴说的5元买10元东西。
真心地,感受到A股的好处,市场经常带给我们大跌,暴跌。
巴菲特主要投资还是在传统行业,科技股由于不确定性大,当能看清公司好坏时,往往估值已经不便宜了。科技股就这德行,刚好一点时就捧上天,但也容易被颠覆。
下图是巴菲特持股情况:
我们回顾巴菲特的投资,
一类是资产类。比如银行、能源、运输、电信等。这类一般用5元买10元的思路,买便宜。
一类是消费类。吃喝玩乐,也是成长性更好,股价容易走长牛的行业。买龙头。
一类是科技类。IBM和苹果。 这类至今他还没有特别好的收益。原因我之前说的,科技股初期很难判断,等刚看到有起色,估值就高了。而未来又容易被颠覆。 巴菲特买IBM的技术,买苹果的消费性,还是有点区别。
那么我们通过股神的这些经验,大致可以分出了底仓和动仓。
资产类,适合底仓持有。
科技类,适合动仓波段。
消费股属于进可攻退可守。
巴菲特的投资思路,也是经历过较大的变化。从捡烟屁股,到找估值合理的好公司。从过去注重便宜,到后来注重优质。
这也是他身边的大神芒格给他的帮助。
当然,巴老的投资,最难做到的是稳健、复利。
所谓稳健,就是他在50年的投资生涯中,年亏损仅2次。 一次是互联网泡沫引发的2001年的亏损6.2%,一次是08年金融危机亏损9.6%。
复利,就是那句名言——没人愿意慢慢变富。
即使我们不做价值投资,巴老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比如抄底带来的收益。他现在很痛苦,因为他钱太多,而美股一直没有股灾,实在没优质的便宜货可以买了。
想想曾经那些底部的票,多美好。
比如现金流的优势。他虽然苹果买的不便宜,但是也不怕下跌,有足够现金再买,只要他还是好公司。 我说的资产再平衡,也是这个道理。
比如资产的配置。 有资产类,有消费类,还有小部分科技。
美国大量优质资产在股市,美国人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在股市。
相比中国,股市优质资产贫乏,虽然这两年逐步的上市加速了,但还有很多好企业在港股和美股上市。
而中国散户虽然数量多,但投资在股市的资金比例较少。也许是因为地产牵涉资金太多吧。
我坚定的认为股市是个极其重要的资产增值的地方。
回首过去十几年,除了买房可以让自己曾经牛逼的“年薪十万”,变成百万资产。 存款只能带来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
而未来,房产当然还是个重要的资产增值配置。
但就像股市一样,牛市中的一切风险,都会被上涨所掩盖。
我自己,除了对股票有兴趣,其他不熟的不做。我是上海人,有房子,所以也没怎么想过再投资房子。而且房子如果不能3成首付(加政府的杠杆),基本没有投资意义了。
有人拉我做其他开店什么的投资,统统回绝。 我只懂股票,只参与股市。 赢面大的事不做,干嘛去做不懂的。何况熊市这么好的投资机会。
说回到股市,按照这个上涨模式,当大家都明白了2400是便宜的地方,是不是真的回不去了?
如果市场继续上涨,股票会逐步补涨。咋办呢。
我们只能找找还处于底部,基本面尚可,有补涨机会的票。
前年公司要求做了个“白马模型”,当时作为益盟软件续费的福利。现在估计除了我有,都到期了。以后也不会再有了。
后来,为了抄底,在这个模型基础上,有做了个“底部白马模型”,精选还处于相对低位的。
上面这张图,就是白马底部模型的个股。
再结合白马模型里的个股,我把形态上还处于相对低位的股票和大家分享下。